物联网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中间件、架构、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高频智能卡、微波无源无线射频识别(RFID)、北斗芯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研发取得突破。一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已经建成并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已完成200多项物联网基础共性和重点应用国家标准立项。我国主导完成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下面是2016-2020年物联网技术发展规划: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新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万物互联的泛在接入、高效传输、海量异构信息处理和设备智能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等,都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物联网技术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研究低功耗处理器技术和面向物联网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开展面向重点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及可靠性领域技术水平。研究面向服务的物联网网络体系架构、通信技术及组网等智能传输技术,加快发展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物联网感知数据与知识表达、智能决策、跨平台和能力开放处理、开放式公共数据服务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支持物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组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外围模块。发展支持多应用、安全可控的标识管理体系。加强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集成创新,重点研发满足物联网服务需求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分析物联网技术发展规划,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与重要引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和“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可见物联网已成为行业应用的基础,并开始向各行业加速渗透,融合集成创新能力愈发强大。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创新成果不断呈现,物移融合将成为ICT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未来在车联网、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重点消费领域,融入移动互联网创新元素,不仅可能催生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同时会开辟巨大的产业提升空间,对于提振物联网产业活力至关重要。因此十三五时期,需要物联网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在工业制造和现代农业等传统行业领域,车联网、智能家居和医疗健康等消费民生领域,推广特色应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