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突围:模式派与技术之争

  “工业4.0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全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控制产品的管理水平。”2014年12月21日,一场围绕“德国工业4.0”的高端论坛在号称 “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的中国成都隆重展开,德国电子与信息技术协会董事长、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伯恩哈德·蒂斯如是说。

  在德国SAP装备制造首席专家郭智麟看来,德国工业4.0带来的将是产品智能制造的个性化、高端服务和创新性。

  面对德国“智能制造”的美好前景,国内正在筹备或计划涉足工业4.0的传统企业倍受鼓舞。不过,中国企业应如何迎接工业4.0?在上述会议上,分别秉持技术派与商业模式派的相关企业陷入激烈交锋。

  技术派认为,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全球共享,中国企业必须扎实推进研发,应自主掌握核心技术,避免重蹈汽车领域的覆辙。而商业模式派则认为,与德国制造的精细、日本制造的精准相比,国内企业难以达到,着力点应在“快”,如快速设计、快速制造等。

  模式派:看重发展方式/

  5年前,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一直号称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首次遭遇了“用工荒”。政府出台了刺激政策,起到了经济托底的效果。但是,“产业升级”计划还是因为危机而受到一定影响。

  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直接抛出了疑问,“之前是找不到人,现在是用不起人,人员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企业怎么抢占市场?”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特别是传统“制造强国”德国野心勃勃的工业4.0计划,中国决策层也推出了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

  郭智麟表示,“为什么工业4.0在中国这么热?因为谈到的事情都是中国企业需要的,比如高端设备。大家都知道,中国所有设备都偏向中低端,中低端利润率肯定较低,我们还是量产的。”

  不过,围绕工业4.0的追赶浪潮,仍处于发育期的中国传统企业似乎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派认为商业模式是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世界是平的,比如借助资本的力量,但另一派坚持掌握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上海高威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津松认为,工业4.0需要解决如何在中国落地的关键问题。与德国制造的精细化、日本制造的精准化相比,中国制造这两个都相对薄弱。中国企业应从成本的4个维度入手,尤其是须考虑常被忽略的时间成本。

  田津松表示,中国企业的着力点应在“快”字,快速适应市场、快速制造等,但须注意企业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智能化企业管理和差异化经营模式。

  “完全靠自己一点一点掌握核心技术,很可能会丧失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技术必须要做,但更关键的是企业要在发展方式上下工夫。我们可以学电商,中国电商短短几年走到全球前列,主要是学了国外最新模式,借力全球资本,人才也全球引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奎亦如是说。

  曲道奎以中国高铁为例,认为中国高铁能够成功走出去,得益于中国这个大市场及其培育起来的南北车集团。在他看来,与自主研发和开放式平台相比,依靠国际资源整合将是一个关键策略。

  技术派:首先应把工业化做好/

  与模式派相比,技术派显得要冷静、低调一些。丁汉表示,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以前较多是搬运、喷漆、焊接、装配,但在航空业使用大的机翼铣削、磨抛机器人,有一些技术不是短期能解决的,练好内功把技术搞上去是紧迫任务。

  “德国80%的博士毕业后走向企业界,基础理论很扎实,技术上突破力较强,而这方面正是我们的短板,我们需要做基础理论积累,真正给企业带来竞争力和效益。”丁汉强调说。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于德海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现工业4.0,首先应把工业化做好。工业4.0其实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工业化是智能制造的物理基础,比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及其控制、执行等的关键部件,这些都是工业化的前提。”

  于德海进一步称,“大家讲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这些技术全世界可以共享,但工业化的技术,像高端的控制技术,别说国与国之间,即便是企业之间,也是不交流的,这个没有可跨越的,也不存在中国能走出一种捷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加上国家的顶层设计,各自发挥协同优势。”

时间: 2024-09-28 21:43:36

“工业4.0”中国突围:模式派与技术之争的相关文章

SAP物联网/工业4.0亮相工博会 展示未来供应链数字化趋势

11月1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Fair)盛大开幕,SAP携新一代"物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智能互联物流解决方案"两大重量级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ICTS),展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供应链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上海市市长杨雄等领导莅临SAP展位进行参观. 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正彻底改变着企业设计.计划.制造.交付和运营产品与资产等供应链

领袖观点:工业4.0、物联网与数字化如何改变世界

距离富士通论坛2015只有倒计时两天的时间了.在本次大会上,来自富士通的行业与技术领袖还将针对许多时下热门的话题分享最新观点和最佳实践.本文分享自富士通EMEIA地区首席技术官Joseph Reger博士,他以独到的视角解读了工业4.0.物联网以及数字化等技术与概念,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者极具参考价值.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各行各业都在谈论转型.工业4.0,或者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为我们所熟知的业务方式带来变革. 数字化变革将彻底颠覆传统价值链中的各个业务流程,甚至

工业4.0未动 ICT先行

什么是工业?按照字典中的解释,就是指采掘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以及对工业品原料及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根据总体的分工,工业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又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在有些国家中,工业也称制造业,通常仅指加工工业.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消费者来说,工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轻工业,或者说是加工工业.即人类加工与改造自然界物质的一种产业,而采掘工业是我们平时不会接触到的,这就好比我们整天和手机上的应用打交道,但没有人会关心这些应用后台所连接的数据中心,采掘工业就相当于数据中心,它们负责收集自然

工业4.0激发中国制造业ICT深度应用

中国可称为"世界工厂",但在制造业高歌猛进的同时,没有核心技术.大而不强等问题还是会不断出现.随着工业4.0概念的渐进,中国也在不断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未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创新.精益制造.柔性生产以及供应链集成,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基调. 制造业的领域广而宽,在其中有一个细分行业"试验仪器",其作用在于找到产品早期的设计和质量缺陷,从而帮助产品更好的修改设计和工艺. 重庆银河在此细分领域可谓是隐形冠军,目前全球试验仪器行业产值将近15亿,其中重

Docker:软件的工业4.0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开源的容器应用引擎Docker在企业IT市场中风生水起.尽管容器(Container)技术并非一个新生事物,但是 Docker解决了利用LXC(Linux Container)来实现类似VM的功能,并且通过更加节省的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更多的计算资源,实现集群架构下快速实现应用交付,因而得到了业界的追捧. Docker:软件的工业4.0模式 实际上,Container在英语中除了容器的意思之外,更为常见的用法是海运集装箱.我们可以把交付运行环境设想成海运,OS如同一个货轮,每一个在O

工业4.0到来,有中国的位置吗?

春节前后,中国制造业就没什么太好的消息,企业连夜倒闭,老板自杀未遂,工人罢工.国际资本纷纷撤离,还有全国总工会和富士康有关加班与人性的大讨论,而春节之后例行的用工荒更是给这个行业雪上加霜.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有着琳琅满目的背景和原因,但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如此大面积的危机,则充分说明了"中国制造"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恰逢此时,德国人提出工业4.0概念,风靡全球,也让中国制造隐约看到一丝曙光,于是,中国的从业者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画好了工业4.0的蓝图以及炒作线路图,准备大干一场. 不过,令

PTC联手阿里云共同提高中国工业4.0认可度

免费开通大数据服务: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很多企业对一些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不够快,这不能怪我们的企业家,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整个市场要做这样的转型,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需要下定决心的事情."PTC(美国参数软件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寿宇澄这样评价中国工业企业对转型的犹疑态度. PTC曾在中国市场做过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的中国工业企业中,认可工业4.0并认为可以立即应用的人,只占百分之十几.但寿宇澄乐观地告诉记者:&q

工业4.0时代企业如何用CRM实现模式变革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变革的巨大浪潮之中,对于制造业来说,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而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推进智能模式变革,积极促进转型升级,走信息化建设道路.智能制造包含范围广泛,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等.而在这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引进一款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则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CRM能够帮助企业在信息化模式变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

苗圩: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工业4.0的切入点

21世纪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但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也在进一步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 随着两会的召开各种政策也浮出水面,"中国制造2025"已经成为政府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发展规划,规划大约用三十年时间完成.纲要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是强调创新驱动,第二是质量为先,第三是绿色发展,第四是结构优化,第五是人才为本. 其同德国提出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