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浙商较为乐观:虚拟经济热实体经济冷

7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6.9分,相比上月微升0.1分,属“较为乐观”  本刊记者 白友文  要简单地窥探经济冷暖,最直观的方式莫过于看股市和房市。持续前几个月的攻势,股指重返3000点,房市也继续升温,迎来了房价及
成交量的双丰收,就连租房市场也迅速升温。但相比两市的热火朝天,处于实体经济一线的企业家们的信心如何?本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并没有附和房股两市的热情,7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6.9分,环比6月份仅微升了0.1分。  7月份,《浙商》杂志向100家样本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显示:对当前经济形势及企业经营状态的研判中,有42家企业表示“乐观”,占比47.7%;29家企业表示“一般”,占比33%;17家企业表示“不乐观”,占比19.3%。据此计算,7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6.9分。  同4、5月份相比,6、7月份浙商信心呈现出了下滑趋势,7月份浙商信心指数相比4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下滑了0.9个百分点。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影响了浙商的信心?  “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回暖,只是国家政策拉动表现”,问卷中,一位浙商这样写到。而持有这种观点的浙商占了很大比例(下文会对数据做出分析)。对于当前资本市场的行情大涨,许多浙商认为,是银行天量放贷后流动性充裕的必然结果,“实体经济前景不明,利润率又低,我们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实业做得太辛苦,这种心态下,企业资金难免会跑进资本市场赚快钱。资本市场泡沫又在放大了,实体经济何时转好却很难说。”绍兴一企业主在问卷中写到。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对实体经济前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浙商信心指数的较快回升,而浙商信心不振也反映出了制造业的困境。正如问卷中一位浙商所言,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是标与本的关系。如果脱离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单方面回暖,根基不牢。中国经济要真正回暖,最根本的是要实体经济暖起来,而这需要政策的有的放矢。  百家企业调查  炒房炒股赚快钱  投入虚拟经济金额占总投资额在10%以内的企业逾半数,尚属“小赌怡情”  本刊记者 白友文  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  股市投资,有长期价值投资和短线快进快出两种主要手法,做企业亦是存在“放长线钓大鱼”(放眼长远)及“该出手时就出手”(立足当下)两种理念。是坚持做好实业,还是冲进资本市场赚点快钱?这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但要做出选择却实属不易,因为其关系企业发展的战略抉择。本期问卷,《浙商》杂志就通胀预期下的制造业企业如何选择做了调查。调查显示,九成以上浙商涉足虚拟经济。  通胀预期与应对招术  截至5月份,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高达5.8万亿元,已超过了2008年全年的信贷增量。而国外的操作也都大体相同,疯开印钞机。面对实体经济并无多大好转的局面,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前些阶段,已有专家发出严防通胀的呼声。那么,企业家怎么看通胀?为应对通胀,他们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浙商认为通胀会发生,30.7%的浙商认为通胀不会发生,另外14.8%的浙商表示对通胀是否会来临难以判断。  通胀何时会爆发呢?问卷中,56家企业给出了自己的预期,其中:16.1%的浙商认为通胀会在今年下半年到来;57.1%的浙商认为通胀爆发是在明年上半年;26.8%的浙商认为通胀爆发还需较长一段时间,可能是明年下半年,也可能是2011年。  基于这种预期,以商人的“精明”,浙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通胀?  问卷中,26.1%的浙商选择投资房产来进行企业资产保值;13.6%的浙商选择了投资股市;29.5%的浙商选择了购买黄金;选择购置矿产及大宗物品来保值的浙商亦占13.6%;选择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的浙商占10.2%。从中可以看出,购买黄金、房产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资产保值手段。此外,有24位浙商选择了两项(以上)资产产品来进行保值,占比达29.5%。  值得注意的是,有14家企业表示不会涉足虚拟经济,占比15.9%。从原因上看,有些是因为预期通胀不会到来,有些则是因为专心于主业,“练好内功,改造厂房、设备等。”一名浙商在问卷中这样写到。表示专心于主业的企业中,有2家已是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其他几家在浙江本土也都经营得非常不错。  94.3%的浙商企业涉足虚拟经济  真正踏踏实实专做主业则需要企业家具有非凡的定力。而对一般浙商来说,到资本市场赚快钱对企业来说是难以拒绝的诱惑。那么,企业会拿出多大资金来投入资本市场呢?  88家企业中,对资本市场基本没有涉及的企业占5.7%,而投资资本市场金额占企业总投资金额50%以上的企业亦有5家,占比5.7%。投资资本市场金额比重在10%以内的企业有47家,占比53.4%;比重在10-30%之间的企业有17家,占比19.3%;比重在30%-50%之间的企业有14家,占比15.9%。  94.3%的企业对资本市场多多少少有所涉及!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6月份曾根据自己的实际调研测算出,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这表明,虽然国家上半年新增放贷数额巨大,但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的资金并不是很多。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投入并不是太大,问卷中投资资本市场金额比重在10%以内的企业就占了半数以上。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企业家 “小赌怡情”的心理,即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到资本市场小试牛刀。即使亏了,也不至于对企业有什么大的影响。资本市场相比实业来钱快,也轻松,企业家若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理智很容易被贪欲所吞食。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时,本刊曾调查了多家破产的行业龙头企业,它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在资本市场栽的跟斗。  对制造业没热情实属无奈  中国经济的复苏,根本上要依赖实体经济的回暖,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们对自己企业前途的信心和信念。由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企业当前恋上了资本市场。从情理上讲,大多数企业凝结了企业家很多的心血在里面,感情上就不想把主业做好不太可能。那么,是哪些因素限制了企业家们对主业的热情呢?  “您认为目前一些企业不愿意把钱投向实体经济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反馈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升是影响因素的企业家分别占19.3%、9.1%的比重。正如一位浙商所言:“企业家如果因为材料及用工成本上升而丧失激情,那未免太夸张。”有53位浙商认为“市场需求不旺,短期难回暖”是导致企业家丧失投资制造业激情的主要原因,占比60.2%;有32位浙商认为资本市场来钱快,转移了企业家的激情;有21位浙商认为制造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是影响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需求不旺、经济回暖难以预期是影响浙商信心指数的主要因素。而资本市场相比制造业具有进入门槛低、回报周期短等特点,使得当下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青睐度大大提高。  “5月初,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试探性地投了1000万元分别购买了固定收益类和房产信托等基金,6月把另外700万元做了基金专户理财。目前这些投资已经有收益,投资这个赚钱比做实业来得快并且轻松多了。”  谁还愿意做实业?  本刊记者 楼方芳  “现在的楼市、股市简直疯了,我心里对通胀也开始恐惧。”日前,《浙商》记者在杭州金诚财富投资公司举办的一场投资沙龙上与吴峰谈起通胀预期时,他感到了焦虑。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接着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加速供应引发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而相对经济最为乐观的中国,前4个月货币M2增速为25.95%,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  事实上,从5月开始,愈演愈烈的“通胀”一说,已然开始渗入到消费者的骨髓之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通胀的恐惧,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这一波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疯狂上涨的背后故事。  吴峰,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长期从事外贸服装加工出口。对于手头有些闲钱的中产阶层来说,在通胀预期的背景下给这笔钱找个避险通道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果真的出现了通胀,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吴峰说,“不知道别人是何感受,我感到了深深的忧虑。但是除了做生意外,我没有其他的投资途径和经验。通胀要是真的来了,我的钱该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年辛苦积累的钱缩水?”  自从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以来,虽然吴峰的企业加工订单大多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受危机的影响不大。但是,目前整个经济环境还处于疲弱的状态,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社会有谁能独善其身?而要是通胀真的来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消费没有跟上来,做实业的出路就会越来越窄。不要说扩大企业规模了,就连维持目前现状的能力都没有。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尤其低,吴峰的企业基本处于保本状态。  “5月初,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试探性地投了1000万元分别购买了固定收益类和房产信托等基金,6月把另外700万元做了基金专户理财。目前这些投资已经有收益,投资这个赚钱比做实业来得快并且轻松多了。在这样的通胀预期背景下,谁还愿意做实业?”吴峰苦涩地笑道,“我还会把资金从实业中转移出来,继续做基金等投资,做实业太苦、太累。”  吴峰的苦衷在于,热衷于打造实业王国的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只能放弃实业的扩张,不得不到资本市场中寻求避风港。外贸行业转内销谈何容易?以服装加工业为例,  国内市场本来产能就过剩,再把大量外销产品投到国内市场是不现实的。  眼下,杭州的各种投资沙龙又重新火爆起来。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各类投资形势堪比2007年股市6000点时的疯狂,许多原本从来没有接触过资本市场投资的企业家也开始主动联系他们,寻求保卫资产的各类途径,而这类投资者中原来从事外贸行业的企业家占了不少比例。

时间: 2024-10-26 00:41:37

7月份浙商较为乐观:虚拟经济热实体经济冷的相关文章

通胀预期激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或再次背离

邹新 历史似乎总在重演. 金融市场的诸多利好和实体经济的一些良好数据正在不断刺激全球投资者的"看多"压倒"看空".从大宗商品市场到股市,从黄金市场到受此次金融危机重创的房市,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凸显全球通胀预期的激升.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1年通胀预期和5年通胀预期分别为2.8%和2.9%,较2008年末的1.7%和2.6%大幅上升. 资金结构性流动日趋活跃 从4月份开始,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日趋良好.稳定.以三月期美元TED利差为代表的反映信贷紧缩的指标近期持续下行

阿里网络零售交易额破万亿 马云称电商绝不是虚拟经济

本报讯 (记者李斌)昨天,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554.html">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截至2012年11月30日晚9点50分,旗下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本年度突破10000亿元,达到10007亿元. "我们很幸运,能够适逢互联网这个时代,一起见证并参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给我们社会带来的一次次惊喜和改变.1万亿只是刚刚开始,我们正在步入10万亿的时代,未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必将产生1000万数量级的小而美的企业."阿里巴

京津浙商乐当藤蔓经济牵线人

日前,浙江省领导赴京.津考察,并与两地浙商进行座谈.在京.津的浙商有近80万人,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200亿元. 本刊记者 楼方芳 10月15日早晨,天气晴朗,温暖的阳光撒满了整个北京城.这一天,王燕早早地起了床,特意从衣柜里挑选了一套最喜欢的正装穿上,轻轻地理了理碎发,欢快地上了车.已经入秋的北京有丝丝的凉意,但王燕的心却是暖暖的,还带着些许激动.因为今天来自娘家的领导们--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率领省党政代表团,特意到北京来看望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作为嘉美东方教育投资集团董事长的

政策微调触动浙商神经

9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7.3,相比8月份下降1.0,属"较为乐观". <浙商>记者 白友文 <浙商>杂志向100家样本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1份.统计结果显示:对经济环境及当前企业经营状况的研判中,有45家企业表示"乐观",占比55.6%:有27家企业表示"一般",占比33.3%:有9家企业表示"不乐观",占比11.1%.依此计算,9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7.3,相比8月份浙商信心指数,直

浙商月度信心指数回升

11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7.5,相比10月份上升0.4,属"非常乐观". 本刊记者 白友文 11月,<浙商>杂志向100家样本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7份.统计结果显示:对经济环境及当前企业经营状况的研判中,有49家企业表示"乐观",占比56.3%:有30家企业表示"一般",占比34.5%:有8家企业表示"不乐观",占比9.2%. 依此计算,11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为7.5,相比10月份浙商信心指数,上

半数浙商承认领先优势减弱

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不再,浙商如若不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突破,势必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执笔 │本刊记者 胡忻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浙江民企数曾经连续13年居榜首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兄弟省份.但此次榜单上,浙商军团似乎初现颓势.与江苏省118家上榜民企相比,浙江144家民企数量大有被赶超之势. 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浙江民企受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影响难免上升乏力.毕竟中小企业日子难过,大型民企同样也不轻松. 浙商的领先优势是否正在消失?在失去领军优

打造楼宇经济浙商系

建筑本身的标志意义和品牌负载,让全国各个城市的一幢幢浙商大厦渐渐合成为楼宇经济的"浙商系". 本刊记者 朱健 8月中旬,武汉汉口建设大道金融区.占地12.8万平方米的浙商国际大厦在此破土动工.大厦投资总额达12亿元,共48层,高209米,建成后将成为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高端写字楼地标. 事实上,这并非首个由浙商打造的城市地标.在中国各地,很多挂着"浙商"金字招牌的大厦正在甚至已然拔地而起.原本定位于"会馆"的浙商大厦,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丰富形态相胶合

2012年9月份最受欢迎美国虚拟主机提供商TOP5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中国IDC评述网10月10日报道:据WebHostingdi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最受欢迎虚拟主机提供商Top5依次是AT&T.FastWebHost .JustHost.Crytone和Acenet.与8月份相比,FastWebHost和Crytone是新上榜.下面,IDC评述网与大家一起关注9月份美国最受欢迎虚拟主机提

德国经济最强州向浙商招手

"中国企业想要在德国开办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注册资本25000欧元,登记时至少支付一半资金." 文/ 滕盛琼 摄/郎赢旻 700多年前,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旅行,并写下<马可.波罗游记>,称杭州是"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700年后的今天,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来到杭州,不过他们这次来的目的不是旅行,而是邀请浙商去欧洲投资. 9月24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投资环境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由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www.nr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