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一个具备多重身份的自由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实践主义者。他的思维深度,深;行动维度,广;准确归类,难。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结合但不限于《从0到1》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些概念对蒂尔在创业和风险投资领域中的理念和实践进行相对粗线条的理性探讨。和其他媒体不同,我们的文章绝非对蒂尔观点的复述。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蒂尔的创投理论和实践是指向长期和创新的。这与国内很多投机性质的创业和投资是完全不契合的。
基本情况简介
·泛人类改革实践
到目前为止,蒂尔深度涉及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和泛人类改革两大块。这两个领域可以看做是蒂尔践行自身商业和政治哲学的整体工程。
泛人类改革领域非常超前,需要具备较完善的哲学框架和巨大的个人勇气作为支撑才会敢于尝试和挑战。这是多数顶级风投都不会也不敢轻易触碰的早期领域。
在泛人类改革领域,他主要希望通过突破性科技和自由主义哲学在多个维度上完成对人类生活的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改造:
推动超人工智能奇点(ASISingularity)时代的到来,一旦成真,人类的大脑和身体可能会出现深刻的改变(或者灭绝);
通过生物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途径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并提高健康水平,最终让死亡和衰老消失;
设立 Breakout Labs实验室为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有颠覆性长期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提供早期发展资金用于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作为自由主义的践行者,设立ThielFellowship奖励基金,鼓励20岁以下优秀学生辍学创业;
推动在公海建立起基于多样化社会、政治和司法系统的完全永久自治的海洋人类社区Seasteading。
如果说泛人类改革实在过于超前和难以捉摸,创业和投资还是可以做切实探讨的。毕竟,这些是相对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主要教育与商业经历
彼得·A·蒂尔(Peter Andreas Thiel),1967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加州;
少年时期取得全美范围内国际象棋大师(Chess Master)称号;
本科在斯坦福大学主修20世纪哲学,研究生在斯坦福法学院主修法学;
在纽约短暂从事法律工作后,进入瑞信集团做了3年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员;
1996年创办多交易策略对冲基金ThielCapital Management;
1998年和乌克兰人Max Levchin创立Confinity并与后来大名鼎鼎的 ElonMusk的创业公司X.com合并并将公司更名为PayPal,2002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PayPal出售给eBay;
在创建PayPal期间所组建起的核心团队就是后来名震硅谷的“PayPal黑帮”,由“黑帮”成员所创建的独角兽公司(市值超过10亿美元)有:Tesla、SpaceX、LinkedIn、YouTube、Yelp、Yammer和Palantir等;
2002年创建全球宏观对冲基金 ClariumCapital,基金管理资产市值在2008年一度高达70亿美元,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值下跌到了2011年时的3.5亿美元左右(这应该算是搞砸了吧?);
2003年创建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主要客户为政府情报机构和金融机构,据说公司目前估值在80亿美元以上;
2004年8月,向Facebook投入50万美元天使投资,成为该公司的第一个外部投资人,至今他仍然是Facebook的董事会成员;
2005年建立风投基金Founders Fund,专注投资于“真正的创新公司”,系统性的实践独特的风投策略;
2012年6月,建立pre-IPO阶段PE基金 Mithril。
哲学、法学、衍生品交易、多策略对冲基金、创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投资全部都不是容易入门的领域,但蒂尔能够在其中的几个领域中进行规模化的实践操作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本身说明,与大学里的教授和多数投资人相比,他是个不拘一格、拒绝从众且具备充分战略眼光的实践者。
·模仿欲望理论:避免竞争的思想源头
蒂尔信奉保守自由主义,深受斯坦福大学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教授雷内·吉拉尔(René Girard)提出的模仿欲望(mimeticdesire)理论影响。
我们下面简要谈一下模仿欲望理论:
模仿欲望理论是吉拉尔在研究历史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如:福楼拜、司汤达、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发现的人类心理倾向机制。
他发现,伟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产生欲望都是从别的人物那里“借来的”。也就是说,小说中人物的欲望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于其他人物对某个“目标”的欲望而引发的模仿性追求心理。
由于伟大作家在写作时基本可以做到对现实模型的真实描述而非主观虚构情节,因此,吉拉尔提出把这种模仿欲望的心理倾向推而广之到全人类的社会心理机制上来。
吉拉尔将产生欲望的人称为“主体”,被追求的目标称为“客体”,被模仿的人称为“中介物(mediator)”。
主体对客体的欲望由中介物所引发,主体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获得客体,而是与客体构建起中介物和客体之间同样的关系。
这样一来,中介物就变成了主体构建这一关系过程中的障碍。如果中介物和主体处于同一或可触及的社会阶层,那么主体对中介物的敌对情绪就会越来越大,中介物反过来也会对主体产生同样的敌对情绪。这种敌对情绪被称为“模仿式敌对(mimetic rivalry)”。
将这个模型放在社会层面看,模仿产生了敌对,而敌对则进一步加剧了模仿,原来的目标已被忘记,主要目标变成了挫败其他主体。
模仿式敌对的结果就是加剧竞争烈度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暴力,中介物和主体往往都不会获得满意的收获,原本作为被追求物的客体也有可能被当成替罪羊而毁灭。
基本而言,以上就是对吉拉尔模仿欲望理论的粗糙描述,该理论后来被引申至人类社会和宗教形态的形成与演化上,我们在此不做展开。
那么这个理论和蒂尔的避免竞争说又有什么联系呢?
蒂尔在研究生时期就读的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但选择法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法学而选择,只是因为看到其他优秀的人选择了这个专业。
毕业后,他到纽约的一家著名律所Sullivan & Cromwell工作了7个月,据他自己回忆,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不快乐的时期”。
通过这段有些纠结的经历,吉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给蒂尔狠狠上了一课。他也由此意识到:
从个人角度而言,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只是潜意识和社会叠加在你头脑中的“最优选择”。这个看似主动实则被动选择的结果就是所有的目标都是指向如何赢得竞争(比如比其他同事强)而不是如何促进客体(比如法学理论、司法实操)的完善。
如果吉拉尔的理论的确适用于对人类社会形态进行整体描述,那么商业领域也不会例外。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公司在进入某个行业时的思维模式完全是出于模仿他人而非独立思考。公司之间互相模仿的结果就是加剧某一行业中的竞争从而让各参与方的利润率和成长性受限并在总体上抑制该行业的成长和完善速度。
广义O2O、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垂直移动社交都是现下火热的创业领域。但有多少人是基于独立思考才进入某一行业进行创业的呢?如果是为了模仿而进入这个领域,而且并非投机性质的创业,这样的公司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做的很累。
蒂尔在书中提到,PayPal和Elon Musk的X.com曾经是在线支付领域激烈竞争的两家公司。正是由于和Musk对消除竞争的态度达成一致才促成了PayPal的合并案并一举成为当时最大的在线支付公司。
最近合并的滴滴和快的肯定也有减少竞争烈度的考虑,相信这都是深思熟虑的理性之举。一些线下O2O公司之间的基层员工在争夺业务时的暴力行为;在线旅游公司之间的PR战争都很好的说明了竞争对行业本身的损耗而非促进。
·追求垄断并非新提法:优秀公司一直在践行
蒂尔在书中提到,好的公司应该追求垄断,避免竞争。对于垄断型公司,他提出了四项基本特征:
独有的技术,较现有解决方案有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
网络效应,越多人使用你的服务,你的服务价值越大;
规模经济,服务/产品提供的数量越多,你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品牌,对以上几项的综合并搭配以出色的用户体验、市场及PR策略。
其实这几个提法并非蒂尔的原创,也并不是很新的理论,他只是在书里着重提出以让以技术人员为主的创业者们明确了解到优秀公司所应具备的特质有哪些。当然,蒂尔所指的“垄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垄断而是可以为公司自身和社会整体创造更多福利的垄断。
一直以来,遵循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所寻觅的正是具备这些经济垄断特质的投资标的,优秀的企业家所努力建立的也正是这类公司。只不过价值投资者对这类垄断特质有一个专有名词:“经济护城河(economic moat)”。
构建商业上的经济护城河就意味着把他人试图进入公司所在领域进行竞争的企图给长期、有效的屏蔽掉,从而让公司享受长期的优质收益率和现金回报(竞争企图是怎么来的?吉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就可以给予解释)。
事实上,蒂尔在书中对垄断特质的描述还可以进行细化和补充。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像高用户转换成本(如,操作系统、2B类软件);独特地理位置(如,依云矿泉水、茅台);渠道铺设(如,宝洁)以及政策壁垒(如,你懂的)等也是建立垄断型商业模式的可能选项。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以电商举个例子:
淘宝平台构建的经济护城河的是网络效应(商家+顾客数互为促进)和渠道铺设(占据了小商家线上的2C入口);
京东构建的则是规模经济(通过规模降低固定成本)和品牌(自营保持商品的正品率和良品率、快速递送)。
当然,这只是最简化最初版本静态展示,篇幅有限,不在此展开讨论。
总体而言,如果一家公司在其中的一项特征上特别突出并且能够和另外的几项不是非常突出的点做有效的组合,这样的公司将自己打造成具备垄断特质公司的概率就会增大。
在这部分的最后,我们要明确说明一下,竞争不竞争很多时候并不是某家公司自己说了算的。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于人类有模仿欲望的天性,总会有人希望进来争一争。因此,要想避免自己的公司卷入竞争,你的商业模式就必须有效的让他人在很长的时间里死了这条心。这,很难、很难。
·“黑帮”的含义:价值观志同;执行面道合
所谓“PayPal黑帮(PayPal Mafia)”,指的是蒂尔在创建PayPal期间所组建的的团队。后来这些人成为了硅谷创业投资的重要力量,而蒂尔则被称为“PayPal黑帮教父(Don of the PayPal Mafia)”
如果你未曾听说过“PayPal黑帮”,相信你总会对下面这些公司的名字有所耳闻:
PayPal、Palantir、Facebook、特斯拉、LinkedIn(领英)、SpaceX、Oculus、Airbnb、Spotify、Lyft、Yelp、Yammer、Reddit、Zygna、Flickr、Last.fm······
上面这些公司要么是由“黑帮”成员创建,要么接受了“黑帮”成员的早期投资和帮助。
蒂尔在斯坦福上学期间创办了保守自由主义哲学刊物《The Stanford Review(斯坦福评论)》,并由此结识了Keith Rabois、 David O. Sacks(Yammer及Geni.com创始人)和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等部分“Paypal黑帮”成员,后来包括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在内的成员也多是由这些人发展而来。
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商业关系或者兄弟情谊,他们对世界、社会、政治、哲学和个人价值的理解在很多层面上都是趋同的。这种深层价值观在底层的重合和在动态中的趋同就是所谓的“志同”。反映在商业上,当大家在执行层面上能够达成一致时,就显现出所谓的“道和”。
说白了,这就是理想中的核心团队形态。这种形态更容易让创业公司对内对外构建起独有的企业文化,并且可以让核心团队在长期的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和安心。
对日后的生活而言,即便大家以后不在一个机构里就职了,内心里也深知背后的支援一直都在。
蒂尔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创业团队成员一定是在早期互相了解且共过事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创业就去找相应职能的人才搭建核心班子,这类团队在面对变数时的固有风险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
蒂尔在书中也提到,初创公司在招聘早期成员时需要非常谨慎,创始人必须亲力亲为。除了看重对方的职业技能之外,很重要的两点是是否能够让对方真正理解公司的愿景以及与核心团队真心的互相认同并对与大家在一块工作感到兴奋。
从团队的组建可以引伸出公司文化的建立,这一切都和创始团队的DNA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人,特别是外企背景的人都对职业性(professional)这个词非常熟悉,这对于完成流程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保持职业性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职业性意味着员工在工作以外的其他时间无交集,这就意味着价值观不会有过多的交集,这就意味着无法一起完成远期目标。
因此,创业公司所找到的成员除了聪明和有执行力之外,他还应该与跟创业团队一同玩耍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这,应该就是所谓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始人们应该自问一下,自己的团队能够做到吗?如果足够诚实,相信很多人的答案并非是肯定的。
不过,要提醒一句,强迫员工和你玩耍可能是更糟糕的方式。
·面向长期:战略规划是创业公司的差异化之源
除了对初创核心团队及利益分配方式进行强调之外,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要做战略规划也是蒂尔强调的重点之一。这也是网易科技在写作垂直社交报告《社交磁场》一书内容时一直在强调的观点。
我们在《社交磁场》的文章里曾经提到,精益创业的理念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执行时的快速迭代、试错和自保上,但这并不足以让一家公司产生垄断优势。要想产生垄断优势或者经济护城河,核心创业团队必须能够高屋建瓴的对自己的产品、业务形态、团队演化进行长期的大体规划,并以此形成真正的垄断优势。
蒂尔在书中明确提出,“规划优先于机遇”。对于很多人而言,视野短期化是他们基本的思维模式,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举几个例子,苹果推出iPod并不是为了做个mp3;Facebook从哈佛校园起步并不是为了做个校园实名BBS;Snapchat从阅后即焚入手并不是为了做个发裸照的玩具;微信从“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延展并不是为了做成约炮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有几个人在当时能够看得明白呢?大概都忙着duang,duang,duang了吧?
创投领域从业者普遍的短视化和投机动机也是很多创业热门词(buzzword)背后隐藏了巨大创业和投资失败风险的原因。
彼得·蒂尔创投哲学:长线创新并不一定适合中国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傅昊2015-3-2 9:02:40行业:互联网
导读:如果说乔布斯是一个专注于设计的产品和战略天才,那么彼得·蒂尔则是一个让人更加难以琢磨和透彻理解的人物。
关于风投的策略和实践
·FoundersFund投资些什么?
Founders Fund(以下简称“FF”)是蒂尔在2005年创建的风投基金。在FF的网站首页这样写道:
我们投资于解决困难问题的聪明人,这些难题通常是科学或者工程问题。
从FF的投资领域来看,主要分为航天与运输;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高级机器/软件);能源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FF具有代表性的投资组合公司有:Palantir(数据分析),SpaceX(航天),Airbnb(住房分享),Spotify(流音乐),Facebook(社交),lyft(汽车分享),Oculus(VR),ZocDoc(互联网医疗),Knewton(教育),Stemcentrx(生物科技),stripe(货币支付),quancast(互联网广告),wish(电商平台)、Oyster(电子书订阅)等等。
至于FF对每个领域具体的观点,限于篇幅,我们不在此展开。推荐读者到FF官网上自行阅读研究,相信会有所帮助和启发。
除了以上几大领域之外,FF也不会把其他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拒之门外。FF的宣言文章写道:“最好的公司所创造的是属于它们自己的新领域”。
对于FF而言,最具成功可能性的公司通常会具备如下几个特质:
它们不是热门(热门投资领域的标的通常都很贵;比如,团购网站Groupon估值就达到了好几十亿美元);
它们难以评估(这是它们不够热门的原因之一);
它们本身具有技术实现风险,但这些风险并非是不可逾越的;
如果它们获得了成功,它们的技术所实现的价值将会是极为巨大的。
当然,这是FF团队自己发展出来的投资理念,他们的观念和方法未必适用于其他的风投基金。
·资产分配:All-In式下注风风火火出重手
蒂尔对风险投资策略的基本观点是:看准后,出重手。
他在书中写道,“在FF,我们的每只基金只会集中于5到7只投资标的。基于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我们认为每一家公司都有很大可能成长为市值达到几十亿美元规模的公司。”
下面谈一下FF出重手策略的可行性,这主要考虑三点:
1)单期基金规模;
2)单期基金存续期;
3)投资团队的基本价值观和综合能力。
a、关于基金规模
到2014年,FF基金已经募集了5期。这5期基金的单期募集额度如下:
数据来源:wikipedia
从表中可见,FF的单期基金规模从2005年一开始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0亿美元。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体量的游戏了。我们不知道FF在各期基金中的单笔投资额度是多少,如果蒂尔所说的“单期基金只投资于5-7家公司”为真,那么这就意味着单笔风险投资额度均值从最初一期的0.1亿美元左右增长到了最新一期的1.5亿美元以上。
随着单期基金募集额度的增大,对于集中式早期投资的要求就越高,不仅是由于单笔投资数额更大,基金对投资标的未来的成长性和业务规模预期值也会相应提高。这会将投资的难度提升很多,FF是否还会贯彻出重手的早期投资策略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
顺便吐个槽,很多国内初创公司动辄宣称融资几千万上亿美元,看看FF的单期基金规模就知道他们宣布的数字是否足够靠谱了。
b、关于基金存续期
基金的存续期方面,如果遵从行业传统的7到10年,投资于早期技术类企业是非常不容易成功的。因为,除了所投资项目固有的商业风险之外,存续期对GP(普通合伙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值得考虑的行为驱动因素。
我们并不清楚FF每期基金的存续期是多久,但FF在官网上明确写着,“···FF的合伙人和员工向本基金合计投入的资本是所有投资人中份额最大的”。传统而言,GP出资会占基金份额的1%左右,但FF的GP出资达到了基金份额的20%。因此,我们推测FF的LP(有限合伙人)都是长线LP。
对于拿了短线LP资金的基金而言,投资于FF看重的投资标的类型可能是不可行的。
c、关于投资团队的价值观和能力
从我们的角度看,“看准后,出重手”是一种非常高阶的玩法。这需要非常深厚的底层知识和跨领域思维模型架构支撑才可能玩得转。这也是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最为喜欢的投资策略。
其实,投资策略很多时候无所谓对错。特定投资策略的优劣需要和投资人的性格倾向、知识储备和基本价值观一同考虑才能在大体上区分出优劣。
对于多数VC而言,这种集中下注、只投资于“从0到1”类公司的策略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模仿的,找到合适自己的策略才是最合理的。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会宣称自己的基金只投资于从0到1类的企业,但从概率上而言,我们对此存疑。
·创业者和投资人:找到不能说的秘密
说了半天“从0到1”,蒂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上文谈过,追求垄断等价于建立公司的经济护城河,也谈到了很多做法并不是新的做法。那么蒂尔的从0到1究竟有什么值得单独拿出来讲的呢?
好生意需要具备垄断特性,但很多具备垄断特质的好生意却未必是“从0到1”的,这是蒂尔没有明确说明的地方。
快消品市场上的一些著名品牌就是典型的“非从0到1”类的好生意,无论是xx可乐还是xxx凉茶再或是xxx药牙膏都是通过品牌和渠道策略建立起来的好生意。为什么我们说这些公司并不是从0到1的公司呢?
我们认为,蒂尔的从0到1所指的应该是同时符合以下几点的人类活动:
a) 通过解开他所说的“秘密”,从而建立起一家价值10亿美元以上级别的公司;
b) “秘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家普遍觉得需要被解决但又认为无法被大规模有效解决的问题;
c) “秘密”中用以解决问题的元素可能已经存在雏形了,创业者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并推动其中的关键(技术)元素随着公司整体同步向前演化。
“秘密”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佛家的真空妙有说。通过将真空中已有的元素进行全新的排列组合二创造出一个可自行系统性演化的全新产物并为创业者、投资人、消费者和社会整体提供更大的长期便利和价值。
投资人要找到这样的“秘密”以及能够解开秘密的团队应该会有一个相对高效的动态方法框架,但很可能这并不是很容易构建也不容易系统性描述的方法,更多的时候可能只能通过试错和感性认知来进行筛选。当然,聪明的投资人也会在这个过程里逐步学习找到自己在投资领域里的“秘密”。
创业者要想找到并且解开秘密则会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不确定性意味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这是一件对创始人的眼光和公司的持续学习与演化能力都要求极高的事。
由此看来,从0到1所描述的是全人类范围内的小概率事件,是非常理想化的创新模式。从概率和常识上而言,绝大多数即便是很棒的创业项目也是难以达到这个评判标准的。
因此,从0到1的模式很可能并不是像听上去那么普适的创业方法。当然,理论上讲,如果大家都向着这个方向各自努力去靠近,相信世界的确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理性看待彼得·蒂尔
·理论的局限性:时间,会给我答案
当某种广受欢迎的观点在被提出后却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对其适用性进行有效验证时,最合理的态度就是批判性的接受。
在通常维度上而言,蒂尔所投资的部分公司当然可以说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但坦率讲,无论其目前的规模有多大,所有这些公司的存活时间都还不够长。
蒂尔提出了“从0到1”,但他并没有明确说明创新企业在达到1的阶段后应该以何种机制维持垄断状态。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蒂尔表述的默认前提是:一旦企业形成某种形态的垄断那么它就会在以几十年计的时间长度里保持垄断状态。
然而,没人可以否认的是,这个世界始终是处于变化中的不确定的世界。如果我们对蒂尔的默认前提理解准确,那么这个前提是可以被提出修改意见的。
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从0到1这个做法对于一家特定的公司而言是否是可以复用的?
毕竟,蒂尔所提出的“秘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发现的。
我们不敢对蒂尔的理论整体妄加评价,但对于特定的一家公司而言,从0到1这个命题的持久性是否能够真实成立依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另外,蒂尔在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是在理想情况下才能实现的。现实往往是不完美的,因此,创业者和投资人不得不在很多时候进行妥协,只不过,一些特定的关键控制点是不可以妥协的。
无论是在硅谷、美国还是中国,彼得·蒂尔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甚至有从“PayPal黑帮教父”转变为类似于帮主乔布斯的神化倾向。如果说乔布斯是一个专注于设计的产品和战略天才,那么彼得·蒂尔则是一个让人更加难以琢磨和透彻理解的人物。总之,无论一个人曾经实现了怎样的伟业,盲目的崇拜和追捧并不是一个特别可取的长期态度。
·其他:请去看原始课程笔记以及···别人的思想
蒂尔的书当然是不错的学习资源,但这是经过有意筛选和编辑后的“洁本”材料。如果读者希望能够更好的了解他以及FF的创业投资哲学,我们提醒各位可以自己到本书原始作者Blake Masters的个人官网查看全本英文笔记。另外,Founders Fund英文官网上列示有该基金的投资宣言。相信这些材料会为读者了解蒂尔的投资哲学带来更多的价值。
除此之外,有一些美国创投界的一流实践者也开设了自己的博客,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去寻找。毕竟,主动寻找不一样的声音是实践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没错,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但听什么是什么的梦想也就只能在做梦时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