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生打工挣钱助200个农民工家庭七夕团聚,仅28对夫妻参加,团聚时间大多仅有6小时
8月23日晚,花甲之年的农民工刘丰山带着自己的老伴儿坐在酒桌旁一脸羞涩。他们来郑州打工两年,一直在建筑工地做勤杂工,难得有两人独处的空间。
8月23日晚,结婚27年、53岁的汪国营第一次和妻子喝了交杯酒,喝完俩人开心地笑了。汪国营说,这个七夕情人节,自己和妻子还有三个第一次:第一次住进豪华酒店的大包间,第一次像城里人一样吃大餐,更重要的是第一次过七夕情人节。
和他们一样相聚七夕夜的农民工夫妻共有28对,但大部分夫妻的相聚时间仅有6小时,8月24日凌晨4点多,28个入住酒店的农民工家庭陆续被包工头叫醒起床退房。
8月28日,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活动发起人、来自郑州市交通职业学院的12名“90后”大学生不约而同用到了“困难重重”这4个字。他们没想到,这场旨在帮助农民工的“架鹊桥”活动,会开展得如此艰难:不仅引发一些网友挖苦讽刺,热议其“作秀”,遭遇农民工家庭数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尴尬,更留下了来去匆匆的遗憾。
“我们12个人拿出了暑假打工挣来的1.2万元钱,最初的目标是在宾馆订200个房间,满足200个农民工家庭的团聚需求,没想到困难太大了。”王旭辉说。
这群“90后”的善意,也在拷问着这样一个现实:即便是借着情人节的名义,要帮助农民工夫妻完成一次真正的家庭团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开房”系误读
帮助农民工只因“感同身受”
8月16日,一篇名为《“架起爱心鹊桥七夕农民工夫妻会”的倡议书》的帖子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就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这份由郑州市交通职业学院12名“90后”大学生共同撰写的倡议书说:经过商议,我们准备将暑假实践赚到的1.2万元工资全部捐出,于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预定郑州市某宾馆房间200间,免费邀请200个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家庭在此团聚。
一时间,上万名网友跟帖回复,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大学生”、“农民工”、“七夕开房”等关键词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让这些大学生备受质疑。
“拿自己打工挣的一点钱,让农民工过情人节,根本没法改变农民工家庭"聚少离多"的现状。”部分网友认为,大学生掏钱给农民工“开房”,压根就没考虑到交通费、误工费等这些农民工夫妻间见面的实际成本,纯粹是找个噱头自我炒作,“作秀想出名都疯了!”
一些网友更是通过骚扰电话和谩骂短信的方式,向负责此次活动的大学生联系人表达不满。
“我们从来没提过"开房",我们强调的是团聚,一家三口也可报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也可报名,"开房"是一些媒体和网友的误读。”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郑州市交通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付云鹏感到有些委屈,“质疑的声音太多了,我的手机都调成静音了,但是只要你真正去工地像农民工那样干几天活,就明白我们为啥这样做了。”
今年暑假,付云鹏和另外11名同学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一家建筑工地当了一个月的安全检查员,用他自己的话说“总算是和农民工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很多农民工一两年都不回家,即使妻子来看望,也就是在工棚里说说话,没条件住在一起。” 谈到发布这个倡议书的“初衷”,付云鹏说,正是亲眼看到农民工夫妻间“聚少离多”的现状,他们决定捐出打工挣的钱,“让农民工过个舒舒服服的中国情人节。
多方支持
活动依然遭遇冷场
对于自己学校12名大学生的举动,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给予了及时支持。经过该校专门召开的会议研究,除了对这12名学生进行表彰外,学校还专门拨出经费并组织了30多名志愿者,支持他们把这件事做好。
与此同时,位于郑州南三环的一家名为凯宾世家的酒店,愿意为活动提供40个免费房间,酒店还要为入住的这些农民工夫妻举行欢迎仪式,同时设晚宴来宴请农民工。
“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为农民工们做点事,也是我们全体职工的心愿。”郑州世纪欢乐园副总经理韩泓在网上看到大学生们的善举后“十分感动”,决定为七夕团圆的农民工夫妻提供免费游园服务。
然而,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项引发热议的公益活动似乎没有太多的“市场”。
8月28日,谈起组织此次公益活动的感受时,已经开始新学期课程的12名“90后”大学生不约而同用到了“困难重重”这4个字。一些参与此次活动的大学生甚至觉得有点“出力不讨好”。
“整个活动中,有很多困难,最初谈酒店时是各种碰壁,接着是征集农民工时遇到麻烦。” 王旭辉说,自己和同学们在征集活动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很支持这样的活动,但还是有人质疑,害怕被骗,应征的不是很多。
事实上,从最初发帖时要征集200对农民工夫妻,到后来从73对报名者中筛选出38对,再到最终七夕夜仅有28对夫妻赴约,爱心遭遇冷场,让活动发起人之一、郑州市交通职业学院大学生王旭辉连称“尴尬”。
对于这种结果,王旭辉等人也想好了对策:发动同学分头去郑州的建筑工地,接受农民工“面对面报名”,“主要是我们的宣传渠道太单一,农民工又很少上网,不知道这个消息。”
此外,这12名大学生还决定,由于酒店免费安排了务工夫妻的吃住,他们“集资”的1.2万元,将专门设立一个爱心基金,“继续帮扶那些有需要的农民工”。
来去匆匆
家庭团聚有多难?
8月24日凌晨4点多,28个入住酒店的农民工家庭已陆续被包工头叫醒起床退房。至上午8点,来参加团聚活动的28对农民工夫妻全部退房离开。
“当时天还没亮,有个姓黄的包工头就找来面包车把人拉走了,有的农民工孩子还没睡醒,我们准备的自助早餐也没吃上。” 凯宾世家酒店的经理王楠介绍说,很多农民工都说自己早晨6点就要上班,赶工期。
而在8月23日七夕节当晚,这些农民工也是“姗姗来迟”。当晚,参加鹊桥会的打工夫妻只有28对,这些农民工来自郑州市区的多个工地,不仅有河南本省的务工人员,也有来自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的打工者。
按照事先的计划,活动将在当天18时30分到19时30分开始,由于农民工来得较晚,活动一直推迟。对于大部分农民工家庭来说,这个七夕节的家庭团聚前后仅仅只有6个小时。
即便如此,所有前来参加活动的农民工都感到“幸福”。
和他们不一样的是,一些务工者夫妻虽然报了名,但最终却没能来。
组织活动的大学生王旭辉和付云鹏分析说,是四个原因导致这些务工者夫妻无缘“农民工夫妻会”:一是有的报名者年龄小,一问才知道正在谈朋友,没领结婚证;二是自己作为进城务工者,七夕当天不是法定节假日,很多人时间不允许;三是家人亲友一般都在老家,来郑州一次不方便,况且一路的车费和食宿的开销也不是个小数目;四是过七夕节是个私密的事儿,这么多人关注着,抹不开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