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技术负责人Dmitri Dolgov:自动驾驶的核心是建立人对汽车的信任 | AAAI 2017

去年 12 月,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从 Google X 中剥离,成为 Alphabet 旗下一家独立公司 Waymo。

从 2007 年至今,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已经进行了超过 200 万英里的测试,但至今未有成型的消费级产品出炉。而如今谷歌拆分出 Waymo,或许是不再将注意力集中于造车,而是将无人驾驶系统更好地(或者说更快地)进行商业化。

今天,Waymo 技术负责人,原谷歌视觉识别软件工程师 Dmitri Dolgov 在 AAAI 2017 的现场带来了名为《自动驾驶汽车与移动化未来》的主题演讲,与雷锋网及在场的各位听众们一同回顾了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八年来的进展。

全球每年有
1200 万人因交通事故而丧生,而在美国,这个数字达到了 350 万。而其中,94%
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驾驶失误导致的,包括饮酒、超速、疲劳驾驶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自动驾驶这个强需求也就应运而生,人类也需要一个这样的「老司机」来帮助人类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Dolgov

认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衡量效果。一个是驾驶能力;一个是鲁棒性。如果二者都不兼具,那这辆汽车就毫无价值;而如果驾驶能力好,鲁棒性稍弱,那么它会是一个好的

demo,能够承载一些试验性的工作,但还不能让它放心上路;而如果能力弱而鲁棒性好,则算得上是一个半成品。「当然,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一个两者兼具的产品。而谷歌项目的这八年,也就是一个不断努力提升驾驶能力与鲁棒性的过程。」


2009 年,谷歌开始尝试改装六辆丰田普锐斯和一辆奥迪
TT,并在加州山景城进行路测,从环绕太浩湖、到圣克拉门托,再到走遍所有的跨海大桥,甚至还去了著名的九曲花街(雷锋网按:以九曲十八弯的道路而闻名的一条街)。不过舆论当时并把自动驾驶太当回事,觉得那还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在谷歌项目的前两年,团队最重要的任务是理解问题所在。我们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弄明白自动驾驶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

而为了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因素对汽车的干预,谷歌团队邀请了一名名为 Steve(音)的盲人来参与道路测试。

在 2012 年的时候,谷歌汽车的鲁棒性已经够好,当时已经达到了 level-3 的水平。「我们当时设计的驾驶理念是让汽车自主行驶,但当它遇到无法解决的复杂情况时,它会反馈给司机,并继续保持行驶以等待司机控制汽车。」

但这还不够。Dologv 认为,自动驾驶的核心是要建立人对系统的信任。「汽车的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舒适,感到安全。」

三年后,当谷歌再次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测试时,此时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了: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没有挂挡。视频中,这位谷歌工程师坐在缓缓行驶的谷歌汽车里,用钳子剪掉了传感器的电线,车子马上停了下来,并发出了警报声。

(然后这位工程师就发出了奸笑)

在这个时候,车体的各种传感器已经是我们所熟知的版本:近场的前后雷达,还有顶端的激光摄像机/雷达。自动驾驶首先要解决的是从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噪音,并分析出对汽车产生影响的信息。目前的分辨率精确到什么程度呢?Dologv 举了个例子,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可以探测到前方数百英里处刚刚从旧金山国际机场起飞的一辆飞机。

但只有识别当然也远远不够。Dologv 表示,自动驾驶是实际上一种社交行为,汽车在驾驶过程中都是依照「识别——分类——判断——预测——行动」的逻辑来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需要与环境产生交互和反馈。

Dologv

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自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检测到最右边的车道有两辆汽车,还有一辆自行车。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经过短时间的分析后,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发现,两辆汽车都停在路边。此外,越来越多的信息能够帮助汽车判断出此时的情况:后面车辆的警灯、放在地上的防撞桩、站在道路上的人(可能是警察)、开着的车门……综合上述情况,汽车需要学会判断此情此景可能代表着什么情况,并根据这些内容做出相应的预测(比如是否应该放缓速度或者变道以避开站在路上的警察),最后做出相应的决策。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一些让汽车摸不着头脑的情况,比如……

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训练里程,包括
2500 万英里的道路测试数据;10 亿英里的模拟训练数据(截至 2016 年),已经将每 1000 英里的驾驶危险系数从 2015 年的
0.80 降低到 2016 年的 0.20。但对自动驾驶这种亟需大量数据的系统而言,这还只是九牛一毛。

Dologv 最后表示,现在每年全球会产生 10 万亿英里的行驶里程,而美国自然占了大头。而在未来,Waymo 也将持续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计算力、识别能力及预测能力,将自动驾驶技术更快地带给人们便利。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也同样希望能继续听到Waymo的好消息。

本文作者:奕欣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时间: 2024-07-29 20:32:36

Waymo技术负责人Dmitri Dolgov:自动驾驶的核心是建立人对汽车的信任 | AAAI 2017的相关文章

蓝图出炉:大家将能够利用英伟达技术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车辆

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8月24日 新闻消息: 英伟达公司已经正式公布其最新系统芯片Parker(亦有代客停车者之意),其将专门用于自动驾驶车辆. 我们在今年年初见到的PX 2设备就包含有两块Parker处理器.这款硬件能够利用车载摄像头及其它传感器数据作为视频输入内容,借此控制车辆巡航.而车内的人工智能模型负责持续就车速.行车位置等决策做出判断. 如此一来,车辆将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而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则根据周遭对象进行训练.目前的深度学习系统需要利用大量数据以发现个中模式.识别物体并理解周边

传感技术将成自动驾驶行业核心

随着自动驾驶产业日趋成熟的同时,诸多企业争相投入光达(LiDAR)等产品技术开发,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既有的传感器也不断进化,使得性能及价格面竞争优势显著提升,让人高度期待车用传感器产品今后的突破发展. 据日经新闻(Nikkei)引用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报告,2020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3,000亿日圆(约27.787亿美元)扩大至9,000亿日圆,成长幅度更将是所有车用传感器类型之最. 现阶段与ADAS搭载运用的车用传感器主流产品为毫米波雷达及

全网唯一完整译文 | Waymo无人车报告:通往自动驾驶之路

前不久,Waymo(前Google自动驾驶项目)向美国交通部提交了一份43页的安全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说明了Waymo如何装备和训练自动驾驶车辆,从而避免驾驶中的一般和意外情况发生.这份报告是Waymo以第一视角,对自己自动驾驶技术的最完整解读. 据雷锋网了解,Waymo可能最快今年11月上线自动驾驶打车服务.在自动驾驶走向商业化之际,Waymo的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自己八年开发的总结,也彰显了它对自己及新技术的信心.或许我们将迎来一个自动驾驶的新世界,这份报告则是一个起点. 以下是Waymo报告完整

自动驾驶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ICCV2015主题报告回顾

自动驾驶汽车过去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现在似乎已经离我们近在咫尺,这得益于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的飞速提升.在这些新技术中,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对自动驾驶领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以回顾ICCV2015主题报告的形式为大家简要介绍究竟有哪些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了自动驾驶领域. 2015年,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顶级会议ICCV中,组委会针对自动驾驶专题,邀请了来自戴姆勒.丰田.牛津大学.博世公司等世界顶级研究者做了主题报告.下面为大家推荐这次主题

“钱”景大好的自动驾驶卡车,比你离想象中更近

下一波自动驾驶"浪潮"在哪里?答案只有两个字--卡车. 当前全球自驾技术研发正如火如荼展开,其中自然少不了卡车的戏份,但总体出镜率上,普通轿车还是比卡车多一些.这是否意味自动驾驶卡车距离我们更远?究竟目前自动驾驶卡车发展如何? 日前纽约时报发表了关于自动驾驶卡车的长文,从独辟蹊径的视角阐述了该行业的成长与机遇以及发展现状.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在尽可能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您做如下编译: "总有一天卡车会自行驶出仓库,在没有人类或司机驾驶室的帮助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quo

【首发】地平线A+轮融资近亿美元,英特尔领投联手发力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地平线刚刚宣布了A+轮融资情况:总额近亿美元,英特尔投资领投,嘉实投资联合投资,其他参投方包括现任股东晨兴资本.高瓴资本.双湖投资和线性资本.泰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丹尼尔·麦克纳马拉尔 (Daniel McNamara)将加入地平线公司董事会. 本轮(A+)融资预期于2017年年底全部完成.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于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19日举办的英特尔投资 CEO 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此前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放言"对标英特尔"&qu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驭势吴甘沙:如何突围自动驾驶汽车?

创始人的初心 2016 年 3 月 27 日,吴甘沙当选新智元 2016 人工智能创业家时,在新智元超智能时代论坛上发表了一番演讲,题目为:让出行成为享受.   "知识分子要让他去革命的话,一定要触及他的根本利益,以此推理,外企的高管要出来创业也得触及他的根本利益.去年7 月我搬到顺义,在中关村上班,于是开始了每天三个小时在上班路上的痛苦日子.所以,当有一天我的创业合作伙伴赵勇和我谈起自动驾驶时,我的内心一下子就原力觉醒了."   吴甘沙是有创业梦想的.早在2001 年,吴甘沙就差点投

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处理器的“三国时代”| 清华人工智能研习社

昨天,匆匆从机场赶到清华的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用这样一句话为其在清华x-lab人工智能研习社的讲座开场. 这位曾经在百度开创了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又进一步开拓了中国最引人注目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地平线"的连续创业者略带抱歉的称,自己不擅长讲述商业模式.创业感悟.经历.自喻为"技术人",余凯在清华的这次讲座更多的偏向技术内容,而在清华,这显然比"创业故事"更令现场听众振奋. 图:11月9日,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在清华做了题为<

对话大众集团中国总裁海兹曼 | ALL in新能源,强化中国本土化自动驾驶研发

雷锋网·新智驾按:上个月由大众集团CEO穆伦公布的"Roadmap E",将大众全系产品电气化转型的最晚时间点定在了2030年,也让大众成为众多传统车企中对新能源布局最为高调的车企之一.事实上,这却远不是大众庞大转型战略的全貌.面向未来出行,大众集团作何思考?而对于越发快速增长的在华市场,大众的本土化策略又是怎样逐步践行呢? 雷锋网·新智驾与诸多媒体受<未来出行说>之邀,对大众集团中国区总裁兼CEO海兹曼进行了深度访谈,试图回答这些问题.11月10日,即将在杭州举行的&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