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打车为何能成功

刘泓君
头条Uber专车打车
通过补贴吸引更多司机加入,密集度提升以及效率增加,可能就是Uber最新降价30%的原因。一位Uber的新司机告诉我,在滴滴和快的结束专车的补贴之后,Uber降下的价格会补贴给司机,并且还免去了以前需要缴纳的20%平台费;在加入Uber的两周内,他赚了7000人民币,每天早中晚各拉到100元,他就收工。
Uber打车

钛媒体注:3月中下旬,Uber又一次调整价格,宣布价格下降30%。降价后的一周,在与朋友聚会完之后,记者叫了一辆Uber回家,到家后打完五折,显示价格6元,平时出租车的去程是25元左右。身边的朋友,几乎在这场专车大战中留下Uber APP的人都会说,这个软件比出租车还便宜。

这在打车市场激战中,抛开那些免费的代金券,Uber已经将 “人民优步”(Uber中的最低价档)价格降到最低。为什么它能在同类软件中做到最低,这种定价理念如何解决司机收入减少?即将发表于《商业价值》杂志4月新刊这篇文章,不探讨低价是专车最好的方式,只揭开定价背后的理念与思维:

叫车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了

Uber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提高效率。所谓高效率,就是你约了一辆车,距离你最近的司机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到你,并且在送完你下车之后,马上手机会响起距离最近的另一单。在这过程中,可以把效率分解为“浪费的时间少+空驶率低”。

相对于原本密集的出租车行业,因为有了很多的乘客和司机,出租车原本效率就比专车高。因此,效率的第一步是有足够多的车和乘客,打车市场掀起补贴大战就是为了吸引两端的客人。

先看看Uber执行的战术层面。

先有车还是先有乘客,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司机端,Uber的做法与普通专车市场无异,去各大租赁公司寻求合作车辆;Ben是Uber 北京总经理,他是一个生长美国的华裔,做过投资后回国加入Uber,他最先号召他的海归朋友们加入,同时去各大酒吧发传单。但他发现,在传单上放着一个二维码,然后让人扫描下载去叫车,这种方法并没有很高的转化率。他又开始拜托同学们,向各大商学院的同学发邮件。商学院的人接受新观念的意识较强,同时也对Uber有一定的理解,下载量和活跃用户数很快就上来了。

在此之前,Uber的价格也很高,随着车辆和乘客的基数慢慢变大,密集度更高,价格也就顺势下降。

其实,Uber并非一开始就可以低价。在进入北京之初,只有国贸、三里屯这类的地方可以叫到车,并且价高。即使在降价之后,能叫到车的成功率低或者车太远等待时间过久,放弃者也大有人在。

最近发现,叫车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了。一位Uber的新司机告诉我,在滴滴和快的结束专车的补贴之后,Uber降下的价格会补贴给司机,并且还免去了以前需要缴纳的20%平台费;在加入Uber的两周内,他赚了7000人民币,每天早中晚各拉到100元,他就收工。我也遇到过拉了一个月的活儿,只挣了四五千元的司机。

通过补贴吸引更多司机加入,密集度提升以及效率增加,可能就是Uber最新降价30%的原因。

这几乎是所有专车公司们都会尝试的方法与战术,但这些并不是Uber打动我的。在追求效率的理念上,Uber有三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

不设预约

第一件事是不设预约。

预约用车其实是让效率变低的一种方式。假设你预约司机11点送你去机场,那么司机从10点开始就必须考虑他接的单是否可以赶上11点准时到你家。如果9点多跑了一趟西边的活儿又恰好没有去东边的客人,还得空驶向东边到达家门口。因此,预约可能会牺牲司机的时间,提升空驶率。

如何去解决预约需求?Uber的理念是,在任何你需要用车的时候,5分钟内都可以叫到一辆车。比如伦敦、洛杉矶、旧金山每一次叫车车辆都可以控制在3分钟内到达,北京的平均到达时间控制到5分钟,任何需要用车的时候都可以在5分钟内来车,这样就免去了预约的苦恼。

实时调整价格

第二件事是根据供需实时调整价格。

司机和乘客永远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Uber宣布降价的当天,叫车页面显示车辆紧张,价格上涨1.3倍;第二天已经上涨至1.8倍。Ben介绍:

“我们每周都有每个行程每个司机赚的钱,司机10分钟赚10块钱,突然间涨到15、20、25,我们的效率就会翻几倍,那个时候就可以降价。”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循环。因为降价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乘客使用,司机接的单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说Uber的渗透像一座金字塔,价格越低使用的人数越多,金字塔下面的用户基数会越来越多。与出租车的价格差就是这样一个微妙的临界点,滚雪球效应就会发挥作用。

相比于出租车平台,Uber少了出租车司机需要上缴的份子钱,这部分钱可以让利给乘客。但是当价格下降到一定阶段,要留住司机群体,需要司机有不少于出租车的收入;当然,如果司机看到价格下降,也会因为要花更多的时间赚相同的钱,极有可能流失,车少人多供求紧张导致价格上涨。

降价平衡点的把控极为微妙。乘客重要还是司机重要,这是商业上的一种持续不均衡状态的力量。任何一端用力过猛会崩溃,不采取行动也会死去。Uber动态的算法在不停调整上升与下降,以谋求一种持续不均横的状态。如同海浪,当你看到一条曲线下降,另一个更高的海浪扑过来了,这正是持续不均衡的推动力。

采用了派单,而非抢单机制

第三件事是Uber采用了派单而非抢单机制。

抢单往往会在一个距离乘客较近的范围内让司机去抢,这样司机会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中。而派单依然秉承的效率优先的原则,永远都是距离你最近的司机去接你。

在“抢单”机制中,系统会告诉离你近的一批司机哪里有乘客,司机来根据乘客的位置决定是否决定要接单,乘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车型。这样,司机和乘客就都做出了自己的“最优选择”。在“派单”的过程中,算法会从全局做出最优选择,挑给乘客和司机的永远都是没有人味儿的最优选择。

但是,局部最优未必能够全局最优。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做出“最大利己化”的选择,这发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Uber这种信息完全对称的打车环境下,这个中心化的大脑可以看到每辆车、每个人的供需状态,这样才能效率最优。

凯文·凯利曾经提出的互联网“去中心化”发展趋势,他曾在《失控》一书中描写了蜂群的状态,即给予每个蜂群群体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分工合作,以这种“用白痴选举白痴”的方法,最后依然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散乱的蜜蜂群体可以选举出皇后,并表现的像一个整体。“去中心化”思想提出了分布式管理,就是有一个蜂后的指引,但在各个小蜂群范围内,他们又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与派单这件事不谋而合。

这件事情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你会发现,到底是“派单”还是“抢单”,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中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中,这样中心化的大脑会减少运算层级,并进行最优分配,从而达到效率最优。

曾经有次跟易到创始人周航聊天时,他说了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你以为司机的第一需求是赚钱吗?司机最先想要的是获得尊重。”他选择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让司机体会到存在感。而Uber更像是一种理科生的利益思维,让机器和算法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则去调节市场。

“抢单”的中心化思维还可以优化到补贴战中。这个中心化大脑知道哪里有很多车没有乘客,哪里有打车的乘客没有车,这就需要中心将多余的车辆引导向乘客密集的地方。但如果司机开车去乘客多的地方则会付出多余的油费和时间,这时候系统就可以通过最小的补贴引导司机去乘客最密集的地方。这样,平台、司机和乘客的效率最优成本最低。

如果上升到社会形态,在足够透明、信息对称的环境里,就不会出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生产运动中的瞒报数据,一个大胆的假设是,计划和中心式指挥可能更加高效。

几乎所有的专车平台都号称希望提高效率来降低价格。定价低到底只是因为Uber算法好效率高,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在我看到中国一位打车老大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那些价格敏感体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他们的驱动力是便宜。”

这时候我豁然开朗。Uber之所以能把价格降下来是一种理念问题,有人的理念是高品质的服务,有人的理念是效率和降价。这家公司的理念就是用共享经济去提高效率,效率提高了就必然会带来价格下降,这样才能让共享思潮成为普通人可以真实切身体会到的便利,像风暴一样迅速弥漫。

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在uber.com的页面上,你会发现Uber的排序是“Uber X-Taxi-Black-SUV-LUX”,价格低于出租车的Uber X,是场策划已久的“预谋”。

因此,价格之于Uber,是一种手段,根本上还是理念。

当创新遇到监管

通常,价格是政府监管的关键一环。专车公司们早期不降价,除了供需、效率、理念,与交管局沟通后的“坚持与妥协”可能也密不可分。所以,还需要搞得定政府与监管的能力。

不止是中国,Uber正在全球各地遭遇出租车司机和政策阻力,反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Uber更值得学习的一点是颠覆式创新下敢于博弈的勇气。

来听听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的声音。2010年,Uber上线4个月之后,卡拉尼克收到了旧金山市政府发来的勒令停止营业公文。那一刻他知道,这个点子成功了。随后,卡拉尼克没有搭理公文,反而号召网友签署请愿书,并发送信件到市长信箱反馈。

根据媒体报道,单是洛杉矶市在Uber出现之后,出租车司机运客量两年之内暴跌了三分之二。Uber对抗政府的行动也显得激进有余:在遭到政府部门和警方威胁的地区,Uber会像用户致信,希望他们能够联系当地政治人物,支持Uber发展;并雇请游说人员,比如奥巴马前竞选顾问David Plouffeuber。

当然,这种激进的策略也正在部分凑效,在Uber游说弗吉尼亚州州长助理之后,车管局在禁运的48小事内发出指示,不得禁止Uber业务。

一个更有趣的曲线是,每当Uber在各大城市遭遇出租车罢工或者是政策阻力之后,往往会成为下载量最突飞猛进的时候。或许,这个大罢工给Uber做了一次最好的宣传——一种更便宜、服务更好、使用更便捷的软件何乐而不为?

反对的呼声越大,Uber的估值也在一路飙升。在Uber获得新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后,估值已经飙升至400亿美元。

Uber在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浪潮中并没有退缩,反而在采取积极的游说政策。华盛顿邮报报告指出,Uber建立了一个至少161人的游说团队,以说服各州的法律制定者,并聘请了大量资深政治顾问,以政治代价来狙击传统出租车公司。据说Uber仅仅在加利福利亚州的Sacramento市就花费了47.5万美元去游说法律制定者。

硅谷公司聘请政治游说团非常常见,谷歌一年会花费1400万美元游说美国政府。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那是在美帝国主义,让Uber来中国试试。交通部长前几天还在放话“永不允许私家车当专车运营”。在此之前,交通部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拼车解决交通难题相关文件。

Uber在中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Uber平台上的车分为两类,一类是Uber X—Uber Black相对高端的车,与租赁公司直接签订合约,这类车并不算在私家车类别。

另一类是本土化的“人民优步”系列,打造的是“拼车”的概念,鼓励全民司机,在上下班的时候可以拼车送同路人,顺便赚钱,也可以缓解拥堵解决交通难题。

Uber中国特地跟总部强调,人民优步是一个拼车平台,因此要取消20%的平台手续费。这也曾经Uber美国总部的大讨论,因为理念不同,需要的技术和算法框架也不太一样,也需要牺牲一部分收益。另一个细节是,这个平台的司机们,没有每月最低接单要求;注册以后,只要闲置的时候打开APP使用即可。

如今,人民优步在打车上的体验与普通叫车无异。设想一下,一旦开发出了2个订单或者3个订单拼车的情况,价格还可以继续下降。

你会发现,Uber在资本主义国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号召用户写信、请愿,甚至渥太华的市长竞选日,所有前往投票的市民可以免费乘坐Uber前往;在国内是选择政府鼓励的方向切入巧妙引入。所有突破性的创新都会打破既有的利益平衡。当你打破规则说No时,是否有勇气和智慧坚持到底。

对政府来说,既要照顾大众情绪,又要稳定出租车司机群体;既要保证乘客安全,也要解决交通问题。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毕竟,北京有限的运营车辆需要解决需求更大的日常出行难题。

当然,“不安全”依然是在全球市场和政府指控Uber的武器。比如在巴黎、印度等城市,都有被爆Uber司机强奸女乘客的案例,不安全的指控不绝于耳。巧合的是,Uber正在与联合国发起一项鼓励女司机来Uber以带动女性独立就业,其理由就是Uber拥有乘客信息,可以让司机更安全。

因此,Uber这类的新兴公司更需要合理监管,而不是盲目禁止与所谓的“永不”。比如当私家车已经在事实上流入打车市场时,各大平台们可以下血本捞车,是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指纹采录、身份认证,或者备案制等,以降低犯罪概率。这既需要行业自律,也需要行业急速扩张放松标准时,政府介入。一旦如此,也相当于政府默认了这类工具的合法性。

从更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Tesla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整个司机群体都可能不复存在。一旦无人驾驶技术普及,未来可以让我的车送我到公司以后,直接给“Uber们”调遣来拉单赚取收入。这时候,政府是否该更加关心如何设立合理的纳税制度。(本文即将发表在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4月刊,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记者刘泓君)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系作者@刘泓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时间: 2024-10-27 13:41:32

Uber打车为何能成功的相关文章

Lyft收购拼车应用Hitch对抗Uber 打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在 中国市场,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捉对厮杀,共同促进了民众对于打车租车软件的认识和普及.有趣的是,在美国打车软件市场,也出现了两家巨头激烈对抗的局面--Uber和Lyft的竞争日趋白热化.Uber已经把视野瞄准了全世界,正在中国等市场全面布局,与此同时,Lyft展开了并购战略,以求壮大自身肌肉.日前,Lyft宣布,收购美国拼车软件以及服务商Hitch.收购完成之后,Hitch自有品牌的软件和服务,将被关闭,业务将融合到Lyft之中.据报道,从今年六月份开始,Hitch开始提供拼车服务.和Uber

出租车司机抗议 法国宣布禁用打车软件Uber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出租车司机周一在巴黎展开了为时一天的大规模抗议游行--以反对Uber的不公平竞争行为.鉴于此,法国内政部当天宣布,将从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用UberPop打车服务.UberPop是一个将私人司机与Uber打车用户关联的软件产品.该服务自2010年推出以来,激进的战略使得公司在全球获得了迅猛的增长,但也因此触动了各国传统出租车产业的根本利益.法国出租车司机表示,在该国提供出 租车服务是需要接受政府高度监管的,而Uber的商业模式显然是对传统出租车司机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也正

出租车司机抗议法国宣布禁用打车软件Uber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出租车司机周一在巴黎展开了为时一天的大规模抗议游行以反对Uber的不公平竞争行为.鉴于此,法国内政部当天宣布,将从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用UberPop打车服务.UberPop是一个将私人司机与Uber打车用户关联的软件产品.该服务自2010年推出以来,激进的战略使得公司在全球获得了迅猛的增长,但也因此触动了各国传统出租车产业的根本利益.法国出租车司机表示,在该国提供出 租车服务是需要接受政府高度监管的,而Uber的商业模式显然是对传统出租车司机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也正因此

打车应用Uber创始人:用户需学着接受收费飙涨

[导读]原本35美元的打车费用突然就暴涨到了262美元,用户沉不住气了.Ub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克拉尼克(腾讯科技配图)腾讯科技 瑞雪 1月9日编译打车应用Ub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克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近日接受了媒体采访,对有关Uber未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解答.他指出,尽管Uber用户对打车费用飙涨的问题多有抱怨,但这种情况会继续下去.克拉尼克是一位连续创业家,他曾创立P2P档案交换搜索引擎公司Scour及P2P网站Red Swoosh

打车软件Uber被指提供黑车服务,合法性遭质疑

迅速扩张带来麻烦,Uber打车2014,流年不利(网页截图)国际在线专稿:据CBS,MONEYWATCH,网站12月28日报道,老话说"钱越多,越'坏事'",对美国打车软件Uber来说正是如此.本月早期,Uber再次获得12亿美元投资,这令其总价值达到400亿美元左右.投资商大量的资金注入,让Uber迅速扩充市场,进入美国各大城市与其他国家.然而,这种迅速扩张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接二连三的司机性侵乘客案件被曝,Uber对司机的审查方式受到公众质疑.此外,Uber的合法性亦饱受争议.在不

打车软件Uber被指提供黑车服务合法性遭质疑

迅速扩张带来麻烦,Uber打车2014 流年不利(网页截图)国际在线专稿:据CBS MONEYWATCH 网站12月28日报道,老话说钱越多,越坏事',对美国打车软件Uber来说正是如此.本月早期,Uber再次获得12亿美元投资,这令其总价值达到400亿美元左右.投资商大量的资金注入,让Uber迅速扩充市场,进入美国各大城市与其他国家.然而,这种迅速扩张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接二连三的司机性侵乘客案件被曝,Uber对司机的审查方式受到公众质疑.此外,Uber的合法性亦饱受争议.在不少国家,Uber

打车软件鼻祖Uber的困境:前有监管 后有追兵

2008年LeWeb互联网峰会上,当时还是天使投资人的Travis Kalanick和同伴Garrett Camp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拦不到一辆出租车.Garrett发牢骚说:假如我可以在手机上按一个键,然后立刻出现一辆车就好了. 这个愿望,就成了Uber的起源.2010年6月,Uber叫车服务在旧金山开始运营.它通过一款智能手机应用,把站在路边伸着手苦等出租车的过程简化成了智能手机上的几次点击:打开Uber应用.选择上车地点.确定.不到4年的时间,Uber创下了硅谷创业史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Uber 机器学习平台 — 米开朗基罗

本文讲的是Uber 机器学习平台 - 米开朗基罗, 原文地址:MEET MICHELANGELO: UBER'S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原文作者:JEREMY HERMANN & MIKE DEL BALSO 译文出自:掘金翻译计划 本文永久链接:github.com/xitu/gold-m- 译者:lsvih 校对者:TobiasLee, xfffrank Uber 机器学习平台 - 米开朗基罗 Uber 工程师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各种新技术,以让客户得到有效.无缝的

【硅谷连线】传PayPal拟整合比特币支付服务 德国柏林禁用Uber

中云网每天连线硅谷,呈现最新鲜资讯!这里的硅谷指的是国外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企业代表. 1. 传三星收购SmartThings交易金额达2亿美元 http://tech.sina.com.cn/it/2014-08-15/08209555796.shtml 北京时间8月15日早间消息,三星已经收购了智能家居控制器创业公司SmartThings.三星没有披露这笔交易的价格,但美国科技博客Re/code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三星支付了约2亿美元. 三星表示,SmartThings将继续由现任CEO及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