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已覆盖近半人口,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在将人们的工作、生活“一网打尽”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商业和金融业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正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力。
@趋势网 (微博) 配图
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每天起床第一眼看的是什么?你每天睡觉前最后一眼看的又是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手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另类。
在刷微博、聊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今天,像眼镜一样普及的智能手机,正在使人们的生活彻底被互联网“绑架”——我国仅“手机网民”就有4.2亿人,超过美国人口。事实上,人们在兜里揣的早已不是手机,而是一个移动互联网。
如果断掉互联网,中国至少一半人的生活会被不同程度地打乱。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64亿,覆盖近半人口,而在1997年,这个数字只有62万。短短15年间,我国网民人数增长了908倍。
自2008年上半年跃居世界第一后,我国网民人数增速趋缓,但增量仍数以千万计:2009年末至2012年末,我国网民的年增量分别达到7300万、5600万和5100万。
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成就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子化办公取代纸质办公,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商业、金融纷纷触网,颠覆了传统业态;各种衍生服务,覆盖了生活各个角落……
一场润物细无声的“互联网革命”,正改变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电子商务颠覆传统商业业态
如果要选取2012年的互联网关键词,“光棍节”无疑在列:2012年“光棍节”促销,淘宝一天的交易额就达到191亿元,超过天津市30家大中型商场半年的销售额。
而这只是网购市场的冰山一角,2012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达13000亿元,接近陕西省一年的GDP,占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的比例达6.2%。2012年全国57亿个快递包裹中,至少三分之二来自网购。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伴随着支付、物流体系的完善,电商方便快捷、性价比高的优势正日益显现,传统商场正逐步沦为电商平台的“试衣间”。
与此同时,B2C模式在网购交易中的占比持续提高,2012年已接近交易总量的30%,表明网购市场集中度正日益提高、大型电商日益崛起,这也对传统零售业的“进货议价能力”和“销售溢价能力”构成双重挤压,从而间接侵蚀传统零售业的利润。
网购只是电子商务的一小部分。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7万亿,相当于当年GDP的14.8%;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5.63万亿,相当于同期GDP的15.9%。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企业间电子商务仍是电子商务的主体,在传统零售业和网购针锋相对的同时,传统商业也在更多地通过网络来组织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分享“互联网革命”带来的红利。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对商业而言,互联网最大的作用莫过于打破信息壁垒,降低沟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与商业的结合,打破了地域和人脉的界线,切中了商业活动最根本的需求,因而具有极强的内在活力。
张毅认为,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仍将对我国的商业业态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鲶鱼效应”使金融业深度“触网”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企业应运而生并大放异彩,如今仅支付宝就拥有8亿注册用户。截至目前,央行已累计发放了223张第三方支付牌照,2012年全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38412亿元,超过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交易规模的二分之一。
规模扩大的同时,互联网企业也为支付带来诸多惊喜:腾讯宣布打通“财付通”与“微信”的应用通道,这意味着3亿微信用户可通过扫描商户二维码付款,并享受折扣,这是以往任何一家银行都无法想象的“创举”。
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还跨界小额信贷,进军行业上游:阿里巴巴跨界成立了两家小额信贷公司,并于2012年8月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会员只凭借企业的信用资质即可贷款,24小时随用随借随还,彻底颠覆了传统信贷模式。
互联网公司的“准金融属性”持续发酵,传统金融企业则纷纷“落网”:建行、交行、招商银行纷纷建立电商平台,不少传统金融企业将互联网作为新的销售渠道:2012年末,国华人寿在淘宝聚划算平台推出保险团购,短短3天销售额突破1亿元;光大银行在淘宝上“卖存款”,产生了5万多笔交易,吸收了数千万元存款。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传统金融互联网化最“贴心”的表现仍是电子银行:以往需要去营业厅排队办理的业务,如今大多已可以在网上完成。2012年我国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达到56%,企业网银替代率达到65.8%,68%的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
以工商银行为例,2012上半年工行电子银行业务的交易额达160万亿元,电子渠道完成的业务量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已达到73%以上。电子银行的普及,在减轻了柜面业务压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易观咨询分析师张萌认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公司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新现象。互联网因素的加入,将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为我国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移动互联时代”来临
张毅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与传统PC相比,智能手机价格低廉,入门门槛更低,且具有随身携带、随时联网等传统PC没有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潜力将远大于PC互联网。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持续提升,由2011年的69.3%上升至2012年的74.5%,手机已成为重要的上网终端。
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推动下,2012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相比2011年增长了6.6%,用户量是2011年的2.36倍;手机团购、手机在线支付、手机网上银行三类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比例均有所提升,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了80%。201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人口中,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8.9%,较2011年增长2.6个百分点,连续3年呈增长趋势。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认为,在传统PC互联网时代,视频、搜索、门户、游戏、即时通讯、网银、第三方支付等各个细分行业都获得飞速发展,呈现了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活力。
在3G普及、免费WIFI增多、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传统PC互联网的功能都将向移动互联网转移,在移动互联网上复制一个新的互联网产业。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中国经济的“互联网革命”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