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中枪此事必有蹊跷!
本报记者任磊磊
有了微博,一切网络体传播得特别快。继“杜甫很忙”、“包青天很黑”之后,“元芳,你怎么看?”这部陈年旧剧《神探狄仁杰》的一句台词在网络上大火。一天之内被网友问到250万次,可谓比“杜甫”还忙。“元芳体”的走红与网友围观起哄的心理、营销公司的推波助澜有分不开的关系。但也有学者指出其深层含义是反映了公众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借助某些网络语言调侃和讽刺现实。
缘起
一篇新闻稿件
引发“元芳走红”
元芳全名“李元芳”,是《神探狄仁杰》里狄仁杰的卫队长,官职正三品上,武艺高强,打败了虎敬晖、闪灵等一流高手,而且对狄公忠心耿耿,由著名演员张子健饰演。“元芳,你怎么看?”是狄仁杰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剧中的标准回答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通常在两人的对话中,对于案情的分析就此展开。
记者追查这句话起源发现,这句话当年在电视剧热播的时候就曾经有人用过,但并没有像现在这般大火。而最近火起来,与一篇新闻报道有关。今年四月份,网上转载了一篇《福建泉州闹市高楼坠落一只女性断脚》的报道。这篇报道中死亡的女子身首异处,但被警方判定为自杀,引起网友质疑,当时有网友就对此进行了调侃,像接台词一样模仿剧中人物的口气和台词进行了回复,其中第一句就有“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而至今这篇报道和网友回复仍然挂在网站上,回复已经达到了5万多条。
最近,有几起和此案相似的案件也引起了网友质疑,于是有心的网友再次拎出了“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进行回复。一时引发了连锁反应,这句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了网络走红语,进而“元芳体”也被网友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发展
电视台借
“元芳”营销节目
每一次网络语和网络体的走红,都离不开网友和营销公司的力量,尤其是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微博等都是其走红的强大平台。从心理学层面看,“元芳体”迅速走红,与广大网友心理、性格有直接关系。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一句话说一遍是随意,重复三遍就显得有趣,十几个人在不同场合都说就变得很搞笑了,从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不过,随着网络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流行语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当然,众多公关公司的营销作用也非常明显。据悉,在“元芳体”被爆出来不久,就有某广告名人跳出来“认领”。不去追究此人到底是不是发起者,但这种网络语言的推广确实离不开广告策划公司的推广。他们有可能不是发起者,但是在营销上,他们肯定是能用的极尽所用。例如,最近这句话就被江苏卫视拿来说事,为了推广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该卫视把节目里一位叫做檀越的北大研究生比作现实版“元芳”,因为该选手以史无前例的战绩打败对手,成为《一站到底》史上唯一独揽12项大奖的选手。
幕后
“元芳”暗合
某些“潜规则”
网友认为,作为长期追随“高级领导干部”的铁血护卫,“李元芳”的回复有着很深的官场智慧。李元芳既要在危险时刻成为力克群魔的孤胆英雄,又要时时处处赔着小心做好“领导同志”的参谋与助手。既不可以“无能”,又不可以“太能”,当他频频遭遇“你怎么看”的提问时,总是先来上一句“此事必大有蹊跷”的万能句式,之后就洗耳恭听“上级”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分寸拿捏得又恰到好处。而且,还能为“领导”断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官场潜规则”也不过如此。
在网友看来,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反映了“老男孩”们对烟火人间和汤水生活的依恋;一句“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直逼痴男怨女们对前尘往事的辛酸追忆;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则洗练地表达出了适应潜规则的难处与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海龙对记者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元芳体走红背后,更多的是公众对某些现实现象无奈的一种表达。元芳是个虚拟人物,对网友来说,不管你怎么问,他都不会烦,当然也永远不会给你答案,但有时候网友这么提问,并不是真的没有答案,而实际上他在提出问题时的动机和语气是无奈的、调侃的。因为网友已经习惯了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嘲讽社会人生百态,表达积聚已久的懊恼、猜疑。千万次地发问,其实是一种"集体焦虑",公众们期待有人去倾听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