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与基层博弈鱼塘模型四模式

面对逐步稀缺的自然资源,面对逐渐流失的市场资源,管理学鱼塘模型以四个模式演变来模拟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以及对应的组织结构变化。  “鱼塘”模型:有一个鱼塘,塘里有一定数量的鱼。鱼塘边上站着几个正在撒网捕鱼的人。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一模式  这个鱼塘突然出现了一个决口,塘里的鱼正在源源不断地从这个决口流失掉。那么那几个正在撒网捕鱼的人,是先去堵这个决口漏洞,还是赶紧抢着捕自己的鱼?  选择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捕鱼的人们团结起来去堵这个漏洞。等这个决口漏洞补上了,再一起重新开始各自撒网捕鱼。当然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比如捕鱼者之间先有相应的预防契约。  另一个选择是撒网捕鱼的人各自为阵,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无视这个漏洞的存在,赶紧为自己抢着捞塘里的鱼。  如果把第一个结论引入到企业管理学中,就会发现一个非常类似的现象。比如公司高层股东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等,也就是常说的“高层不合”,那么当公司出现业务流失(被竞争对手侵占)时,公司的高层不是团结起来堵住这个漏洞,而是各自赶紧捞取公司利益,甚至不择手段的捞取公司最后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在最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有某个撒网捕鱼的人放下自己的捕捞工作,放弃自己即得利益,而主动去补决口漏洞时,他是非常吃亏的——鱼塘的鱼在流失中,修补漏洞需要时间,导致他捕的鱼会比别人更少,但劳动量并不比别人低。假设漏洞补好了,并不意味着其余的捕鱼者会向他提供相应的损失补偿。  填补漏洞的成功与否暂且不言,无论怎样,谁去主动补漏洞决口,谁就会遭遇相应的损失,而且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最常见的情景是没有人去补漏洞,都在赶紧捞自己的鱼。最后塘里的鱼全部流失,撒网捕鱼的人捞足了自己的资本,然后再找下一个鱼塘,再重复上演同样的结局。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二模式  在第一模式存在的威胁下(决口漏洞一直存在),但为了尽快的为自己捕捞更多的鱼,撒网捕鱼的人打算以个人名义雇佣一些外来劳动力加快捕鱼效率。条件一是只允许这些雇佣劳动力在鱼塘中用钓竿钓鱼(而不是鱼网),条件二是这些雇佣劳动力不管用什么途径获得的鱼,都必须将一定比例上缴给他的雇主。那么,接下来又会出现什么局面?  因为信息交流不对等,这些雇佣劳动力者看不到正在决口的漏洞、看不到鱼群正在大量流失,他们抱着靠出卖劳动力换取长期获鱼的(生存)机会,拼命的为雇主苦干。虽然钓竿比撒网捕鱼效率低下,而且还要大量的上缴。但为了糊口,雇佣者还是愿意选择这样的劳动力交易。然后,在决口流失、鱼塘中的鱼越来越少的趋势下,撒网者与雇佣者共存的平衡局面最终被打破,而且肯定是“雇佣关系”的制定者(撒网的人)首先打破该局面。眼看塘中剩下的鱼已经不多,自己捕获的鱼还不能满足的贪婪驱动下,撒网者会逐步提高雇佣者的上缴比例,甚至莫须有地扣押雇佣者的份额。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刻,撒网者彻底否定甚至隐瞒“雇佣关系”,将雇佣者的份额全部占有,一走了之。  通过第二模式,可以找到了公司基层员工的生存之道,也找到了公司高层同基层的博弈关系。  在第二模式中,貌似公司以招募新人的方式在壮大,貌似业绩也更好看(因为捕鱼总量提高了),但公司高层(撒网者)对决口漏洞漠然无视、公司基层(雇佣者)又看不到漏洞所在,一切都在表面非常和谐的状态下运营。  最后,当生意越来越难做,高层领导就越是压榨底层员工的份额——对于“雇佣关系”的制定者来说,既然已经没多少可捞了,杀鸡取卵才会带来最后的暴利。比如大量的“公司破产,法人携款潜逃”事件就是极端案例。  [page]  面对逐步稀缺的自然资源,面对逐渐流失的市场资源,管理学鱼塘模型以四个模式演变来模拟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以及对应的组织结构变化。  “鱼塘”模型:有一个鱼塘,塘里有一定数量的鱼。鱼塘边上站着几个正在撒网捕鱼的人。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一模式  这个鱼塘突然出现了一个决口,塘里的鱼正在源源不断地从这个决口流失掉。那么那几个正在撒网捕鱼的人,是先去堵这个决口漏洞,还是赶紧抢着捕自己的鱼?  选择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捕鱼的人们团结起来去堵这个漏洞。等这个决口漏洞补上了,再一起重新开始各自撒网捕鱼。当然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比如捕鱼者之间先有相应的预防契约。  另一个选择是撒网捕鱼的人各自为阵,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无视这个漏洞的存在,赶紧为自己抢着捞塘里的鱼。  如果把第一个结论引入到企业管理学中,就会发现一个非常类似的现象。比如公司高层股东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等,也就是常说的“高层不合”,那么当公司出现业务流失(被竞争对手侵占)时,公司的高层不是团结起来堵住这个漏洞,而是各自赶紧捞取公司利益,甚至不择手段的捞取公司最后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在最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有某个撒网捕鱼的人放下自己的捕捞工作,放弃自己即得利益,而主动去补决口漏洞时,他是非常吃亏的——鱼塘的鱼在流失中,修补漏洞需要时间,导致他捕的鱼会比别人更少,但劳动量并不比别人低。假设漏洞补好了,并不意味着其余的捕鱼者会向他提供相应的损失补偿。  填补漏洞的成功与否暂且不言,无论怎样,谁去主动补漏洞决口,谁就会遭遇相应的损失,而且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最常见的情景是没有人去补漏洞,都在赶紧捞自己的鱼。最后塘里的鱼全部流失,撒网捕鱼的人捞足了自己的资本,然后再找下一个鱼塘,再重复上演同样的结局。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二模式  在第一模式存在的威胁下(决口漏洞一直存在),但为了尽快的为自己捕捞更多的鱼,撒网捕鱼的人打算以个人名义雇佣一些外来劳动力加快捕鱼效率。条件一是只允许这些雇佣劳动力在鱼塘中用钓竿钓鱼(而不是鱼网),条件二是这些雇佣劳动力不管用什么途径获得的鱼,都必须将一定比例上缴给他的雇主。那么,接下来又会出现什么局面?  因为信息交流不对等,这些雇佣劳动力者看不到正在决口的漏洞、看不到鱼群正在大量流失,他们抱着靠出卖劳动力换取长期获鱼的(生存)机会,拼命的为雇主苦干。虽然钓竿比撒网捕鱼效率低下,而且还要大量的上缴。但为了糊口,雇佣者还是愿意选择这样的劳动力交易。然后,在决口流失、鱼塘中的鱼越来越少的趋势下,撒网者与雇佣者共存的平衡局面最终被打破,而且肯定是“雇佣关系”的制定者(撒网的人)首先打破该局面。眼看塘中剩下的鱼已经不多,自己捕获的鱼还不能满足的贪婪驱动下,撒网者会逐步提高雇佣者的上缴比例,甚至莫须有地扣押雇佣者的份额。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刻,撒网者彻底否定甚至隐瞒“雇佣关系”,将雇佣者的份额全部占有,一走了之。  通过第二模式,可以找到了公司基层员工的生存之道,也找到了公司高层同基层的博弈关系。  在第二模式中,貌似公司以招募新人的方式在壮大,貌似业绩也更好看(因为捕鱼总量提高了),但公司高层(撒网者)对决口漏洞漠然无视、公司基层(雇佣者)又看不到漏洞所在,一切都在表面非常和谐的状态下运营。  最后,当生意越来越难做,高层领导就越是压榨底层员工的份额——对于“雇佣关系”的制定者来说,既然已经没多少可捞了,杀鸡取卵才会带来最后的暴利。比如大量的“公司破产,法人携款潜逃”事件就是极端案例。  [page]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三模式  在鱼群大量从决口漏洞流失的同时,因为“雇佣关系”的出现,撒网者之间的获鱼量(因为地位/能力/雇佣效率等造成的差异)越来越不平均,雇佣者所受雇主的待遇(上缴比例)逐渐悬殊化。以上条件的共同驱动,会逐渐爆发出“圈地运动”,以维持下一段管理平衡。  接下来的局面就是:撒网者会互相签订圈地契约,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权威,从鱼塘中划定一块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圈内,不论还剩多少鱼,在个人领地不受侵犯的情况下,自己也承诺不主动侵犯他人的渔业。  圈地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对内部雇佣者的整风运动,留住苦干的劳工,肃清反对的劳工,挖夺对方的高效员工。经历整风之后的这个雇佣利益团队,依靠着多次整风沉淀下来,达到分配上的默契和平衡。虽然,这样的团队不是最“干净”的,但往往是最坚实的、有共享利益的、最有工作效率的团队。  因此,按照“鱼塘”模型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圈地运动”就成了必然,“整风运动”也成为每个团队的必须。而且,这样的平衡局面出现以后,公司中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贼都能找到自己的利益空间,并自觉地组合成高效利益团体,开始圈地捕鱼。从某种道德或者公平的价值观来看,这样的“圈地”分裂局面并不和谐,但无论就个别团体价值最大化,还是整体价值最大化,都远远的超过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其实,通过第三模式呈现出来的局面是过程而非结果,更准确点说是不断更新循环的过程。在“圈地运动”的后期,本来“雇佣关系”中简单的主仆博弈,变成了更为复杂的“团队间博弈”和“党派内博弈”。前者比如军阀混战时期,后者比如整风运动时期。而捕鱼量的多少,不再取决于是用渔网还是用钓竿,而是取决于该“捕鱼集团”所侵占的鱼塘势力份额。这一点,非常符合社会资本的分配规律。  管理学鱼塘模型的第四模式  虽然经历了“雇佣”和“圈地”,换来了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但那个鱼群不断流失的决口漏洞仍然存在。尽管下层劳动者的信息获取非常狭窄,但在斗争的经验积累中,总有一天会有某个雇佣者发现这个鱼塘全局面临的决口漏洞,并作出行动反应。  行动反应一:这个雇佣者会保持沉默,不告诉同伴,但开始伺机跳槽到别的鱼塘去。或者以此取悦上层表示忠诚,鼓吹鱼塘效益骗取更多的雇佣者加入,从而换取撒网者对他在人情道义上的“回报补偿”。也就是常说的“阉党”派系。  行动反应二:这个雇佣者感到希望被欺骗、劳动价值被掠夺,心理上立即会产生本能的反抗。比如消极怠工、比如煽动劳工等等。当然,如此反抗目的绝对不是要填补那个决口漏洞,而是要求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劳动价值补偿。他们并不希望改变这个雇佣关系或者圈地格局,他们只要求获得短暂的利益补偿就足够。  行动反应三:这个雇佣者既不反抗也不沉默,而是积极的组织起来去找出填补决口漏洞的方法。简而言之,这位英雄打算以填补漏洞来改写历史、改变全局。他面临的结局有两个,一个是成功填补了漏洞,成为撒网者们默许的功臣、成为雇佣者们推崇的草根领袖。他将因此获得上下层的奖赏,从而由基层雇佣者升级为中层管理者。他的待遇也将被刷新,或者将拥有撒网的权利,或者从更下层的业绩中获得佣金奖励,甚至被别的鱼塘挖走后升级为新鱼塘的撒网者。  如果英雄填补漏洞失败了,耽误了正常的渔业,影响了上层的利益,浇灭了下层的梦想,这个英雄就会成为所有矛盾斗争的牺牲品。其后果不言而喻。比如袁崇焕那样的悲剧人物。  所以,无论是从底层雇佣者中选拔出来的中流砥柱,还是“
空降兵”式的中层干部,他的命运都是同决口漏洞联系在一起的。能不能发现这个决口漏洞、要不要补救这个决口漏洞,将决定这位“中流砥柱”在鱼塘中的地位和任期。

时间: 2024-10-21 22:48:57

企业高层与基层博弈鱼塘模型四模式的相关文章

企业信息安全的两个成熟度模型

本文讲的是 企业信息安全的两个成熟度模型,对于今天高度依赖信息竞争力的企业来说,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这一点从企业每年不断增加的信息安全预算以及信息安全优先级的不断提升中得到体现.但是,随着信息安全市场技术创新的不断加速,新的威胁.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信息安全人才和专业服务相对匮乏,这些都为企业的信息安全策略制定带来了困惑. 一个好的信息安全成熟度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找到信息安全短板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加速将信息安全融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竞争力". 近日著名安全博客Kr

《CCNP SWITCH (642-813 )学习指南》一1.1 复杂的企业网络框架、架构和模型

1.1 复杂的企业网络框架.架构和模型 CCNP ROUTE (642-902)学习指南 本节介绍融合网络(converged network)及其中的各种数据流.为满足这种网络的需求,Cisco制定了智能信息网(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etwork,IIN)策略,并开发了面向服务的网络架构(Service-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SONA)以引导企业网转向IIN.本节将介绍这两个主题. 本节还将概述Cisco企业级架构,并介绍传统的

企业如何选择OA软件?简单四步搞定OA选型

企业如何选择OA软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看一下中小企业的需求特点:首先,中小企业电脑数量少,用户数少,所以不需要特别高端的数据库,而以适用为主;其次,中小企业工作流简单,所以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功能,而以实用为主:再次,中小企业IT人才缺乏,所以需要产品的易用性和维护性俱佳:最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所以需要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 企业如何选择OA软件?简单四步搞定OA选型 基于以上简析,我们发现中小企业选择OA软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实用.所以可以分四步搞定OA软件: 第一步,选择性价比高的数据库.推

大数据BI可视化工具:改变了企业高层的管理思维

       大数据BI可视化工具的诞生,改不了很多企业的运作模式.数据化运营.数据化思维被大肆宣传推广,每一个现代的企业家都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数据运营思维模式.那么,作为一个企业高层管理者,怎样在引入一款大数据BI可视化工具之后迅速建立或者说转换自己的管理思维,并迅速适应工具的运用?小编在这里为您分享一点观点. 企业在导入数据化管理的过程中,对管理者的数据思维培养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管理者没有数据思维,企业的数据化管理将是空的,数据会被管理者放置到一边,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数据化管理是企业的管

96号企业中标新闻联播第三单元第四选择权

11月18日,2010年CCTV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启动.96号企业中标新闻联播第三单元第四选择权.

把美国企业主流的经营哲学称为A(America)模式

管理学界,现在把美国企业主流的经营哲学称为A(America)模式,把日本企业主流经营哲学称为J(Japan)模式.A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聚焦,狭窄而深入;J模式,则宽泛而浅显. 历史一再证明,越是革命性的思想,其价值被人们所认识越需要漫长的过程. 自1972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杂志<广告时代>刊登"定位时代来临"系列文章,使定位理论正式进入世界营销舞台的中央,至今已40年.自1981年<定位>一书在美国正式出版,至今已30年.自1991年<定位>

宗毅成为企业真正主人的「裂变式创业」模式

宗毅,芬尼克兹创始人,推行鼓励骨干员工创业.成为企业真正主人的「裂变式创业」模式.同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特斯拉车主之一,以众筹方式打通了中国电动车南北充电之路,提倡带着私心做公益.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说我的故事,今天我的题目是「裂变式创业」. 先讲一下我的历史.我2002年创业,以前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开工厂的小老板,跟今天这个样子完全不一样,这个变化也是近两年的变化.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场大潮的后段.所以很快,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全世界游泳池恒温节能设备

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转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模式的那些事

摘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前几年大多是互联网产品做得居多,这些年反到挑战了一些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服务型产品的设计,这些经历和艰辛是对自己职业阅历和挑战力的又一次提

soa-软件开发领域中 模型 和 模式的区别,谁能尝试说一下

问题描述 软件开发领域中 模型 和 模式的区别,谁能尝试说一下 软件开发领域中 模型 和 模式的区别,谁能尝试说一下. 模式指 设计模式 如适配器模式 模型指 软件开发模型 如瀑布模型 soa 属于啥?或啥都不是? 解决方案 模式 pattern,指的是设计代码的套路 模型 model,是指软件工程实施流程的方法 解决方案二: 先了解概念吧,只有对概念了解清楚了,才能准确的区分:软件的开发模式包括:大棒开发法.边写边改法.瀑布法.快速原型法和螺旋模式法软件开发模式对比(瀑布.迭代.螺旋.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