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牵头起草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医疗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IDC预测,截至2020年,医疗数据量将达40万亿GB,是2010年的30倍。同时数据生成和共享的速度迅速增加,数据积累加剧。IT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大规模、实时、持续收集患者数据,使医疗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成为可能。
相比传统的数据容量,大数据的“库存”更为庞大。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数据产生的速度也随之加快。由此,传统的数据记录方式和处理方法被取代,产生的新一个虚拟“容器”,人们称之为“大数据”。
健康医疗大数据既关系到医疗,也关系到民生,涉及健康医疗服务的数据、卫生政策决策的数据,还有科学研究的数据,如精准医学、个性化治疗、个性化预防都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持。医疗大数据的形成需要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围绕医院紧靠医生,汇聚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近年来,在医疗信息化的基础上布局大数据的企业越来越多,在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可以产生以个人为单位的时序性的全数据,这些数据对政府、医院管理层、临床专家,甚至是研究机构都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对于患者而言,不需要拿着病例到处跑、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把病看了的快捷便利,渐行渐近。
大数据时代,一种潜在的变化正在显现,掌控个人的医疗过程和医疗保健成为变化的核心。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运营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而关涉总体人类健康、社会公共善、共享的伦理和个人医疗服务方面的改善,从而推进医学道德形态的革命性重构。
朗锐慧康(www.lrioh.com)认为,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中,手机将成为生命线,它使边远地区的人们获得所需要的医疗服务,并通过数据反馈为社区创造一个数字化的网络系统。通过大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健康培训、在线诊断、预防和灾疫应对等领域一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