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缺陷:大数据引发隐私担忧

去年这个时间,当google glass出现时,世界为之欢呼。如果你问我现在最想得到什么样的数码产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googl glass。

可穿戴式设备从来不是新的产品。Sony Walkman是最早受大众欢迎的可穿戴式产品,也是迄今为止寿命最长、最为成功的可穿戴式产品。持续20多年,人们热衷于把Walkman佩戴在身上的 任何一处,一边听喜欢的音乐,一边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如现在社交媒体一样,人们也同样乐于分享给周围的所有人。不幸地是,自1979年开始的辉煌,被2001出现ipod无情毁灭。与之共同毁灭的是,居然还有企图毁灭walkman的MP3设备。

为什么walkman会被毁灭?为什么企图毁灭walkman的其他MP3设备也随之毁灭?如果我们认为ipod仅仅是一台MP3设备,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 现在越演越烈的可穿戴式设备。ipod的成功是在于乔布斯首先成功地定义了音乐零售行业的互联网生态链。当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itunes在网上订阅各 种最新最美妙的音乐时,当他们又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订阅同步到自己的ipod时,walkman正在奄奄一息,MP3设备依然死不悔改地企图通过MP4重 生。当音乐家们、发行商们愤怒地看着MP3甚至MP4盗取他们的收入时,而ipod以一种更美妙地方式让他们获得新生。ipod的成功是互联网的精神所赋 予的。

可穿戴式设备重新兴起绝不是对过去模式的发展,而且互联网对传统模式的一次新的颠覆。它是缘于当移动电话被成功地转变成了新的移动电脑,当屋子里的互联网被成功地扩展到人们的身边,人们就产生了一股迫切而热情的动力去用互联网重新定义身边的一切。google glass未上市就已经取得巨大的关注,正是因为谷歌是家互联网公司,谷歌比任何一家传统公司理解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的精神就在于,开放、分享、平等、 合作。谷歌迄今为止仍未发布,就已经以开放的心态充分与开发者合作。google glass所展示的安卓操作系统、实时在线、谷歌地图、谷歌搜索、实时分享等等种种功能,无不蕴含着互联网的基因和强大的生态链。无容置疑,所有人对可穿戴式设备的热情都很高。除了google glass之外,nike+、pebble、Jawbone UP等等,都在努力尝试。我们不知道哪些产品最终笑到了最后,但是我们唯一肯定的是最理解互联网精神的产品,才最可能成功。

互联网中正在兴起的大数据将对可穿戴式设备做一次深刻的革命。乔布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生态链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的含义。大数据时代把每个人都当做了数据的创造者,又更深刻地定义了互联网的精神。这意味着与之相关联的所有产品会发生变化。可穿戴设备是将每个人变成更直接的数据创造者。未来或现在发明的所有可穿戴设备,不能仅仅把设备当做PC或是智能手机的衍生。应深刻理解大数据的变革,才能制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

不可忽视的是,大数据时代引发可穿戴设备的伦理问题。如果看过黑镜第一季第三集的人,就会深深发现google glass的伦理问题。未来,人人都植入内置芯片,记忆影像可被随时翻查。多疑的丈夫正是通过记忆翻查搜查妻子不忠的证据,从而导致家庭毁灭。 google glass目前还未发布,国外就已经发布了一个吐槽漫画,从热烈欢迎到所有人都拒绝google glass佩戴者。我们都成为大数据创造者的同时,也成为被大数据所控制的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我们无法拒绝可穿戴设备对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当可穿戴式设备收集了所有人的健康数据,告诉我们哪种健身方式是最佳的时候,我们也就同时丧失了对自身健康的自主权。

我希望未来的可穿戴式设备除了发挥互联网的精神之外,不可忽视的是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需求。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人有四种自由,分别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 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可穿戴设备对于大数据的利用,会造成人们“免于恐惧的自由”的破坏。由于可穿戴式设备对人的数据收集是快捷而且全面, 它会比你更加了解你,未来,人们会深深因此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个也是可穿戴式设备必须要解决的致命缺陷,甚至会扼杀它的未来。请所有开放者记住,人们拒绝可穿戴式设备绝不是因为功能问题,而是因为伦理问题。

(责任编辑:蒙遗善)

时间: 2024-07-31 19:46:43

可穿戴设备的缺陷:大数据引发隐私担忧的相关文章

23andMe:大数据引发大责任

23andMe是一家谷歌支持的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公司,最近他们宣布将他们已有的海量基因数据应用于药物开发.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但我们要提醒谷歌记住他们的"不作恶"原则. 23andMe是什么? 23andMe提供通过邮件下单的个人基因组测序服务:下了单,你会收到一套试剂盒,用棉棒刮擦口腔上颚提取DNA样本,并寄回给测序公司,然后等待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在线显示).听起来很炫,不是吗?数据来源形式是一块"SNP面板",这意味着测试一长串已知的在一般人群中很常见

大数据引发App应用市场巨变

正如马云所说,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 2015年,大数据时代气息浓厚.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电商们正在为用户进行深度画像开展精准营销,让15分钟送货上门成为现实:结合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捕捉来自大众点评.豆瓣等社交网络的有效信息,多维度分析借款客户信用情况,提高自身风控能力.此外,大数据应用还将触角延伸到教育.医疗.交通.制造.影视.政府等领域-- 如此有爆发力的大数据应用,2016年将去撼动何方呢?自阿里提出PP助手

可穿戴设备上的运动数据可被用来窃取PIN码和密码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及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篇称为<Friend or Foe?: Your Wearable Devices Reveal Your Personal PIN>的论文中指出,他们开发出的一种算法能够通过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收集的运动数据准确地猜测出PIN码和密码. 宾汉姆顿大学托马斯·沃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助理教授兼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Yan Wang表示:"攻击者能够通过'再现'可穿戴设备穿戴者手部运动轨迹,来恢复其在ATM取款机.

大数据引发的安全性革命:在数字化世界进行身份管理(1)

现如今,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有专家最近 提出,其增长率相当于在国际象棋棋盘的第一格放置一粒大米,第二格放置其个数的平方粒米,第三格放置其个数的三次方粒米.当放置到第64格时,最后一格的米粒数量将相当于全世界水稻年产量的一千倍.498)this.width=498;' onmousewheel = 'javascript:return big(this)' style="width: 320px; height: 187px" border="0" alt="

数据分析后遗症:大数据互联网隐私之殇

本文讲的是数据分析后遗症:大数据互联网隐私之殇,大数据已经成为预测社会与经济走向方面的绝对利器--然而其极高的信息使用量与综合分析流程恐怕会彻底抹杀如今我们最为看重的隐私权. 随着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对数据的攫取与分析之强烈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迅速成长的数据收集业务开始以互联网用户的日常活动作为结论的支持材料,但这种无孔不入的疯狂探求令我们最个人化的行为都暴露在他人面前. 除了在宏观上构建社交模式及经济走向,大数据还能根据个人用户不经意间生成的原始数据描绘出对方生活的状态. Target公

大数据的“隐私”边界在哪儿

大数据的"隐私"边界不在该不该发现和汇集一些必要的信息,而在于后续,这些信息如何被保存.管理.分析和使用.信息可以被搜集,不代表信息可以被滥用.笔者认为有三重边界需要坚守,也应该是任何大数据运营管理方应该恪守的底线.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设备满天飞.网络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就必须面对一个有趣而又细思恐疾的现实,就是越来越多的我们的行为.轨迹.信息甚至未来可能是那些深入我们脑海中的一些想法,都可能随时被感知.被发现.被搜集.被分析.被应用--好像我们越来越从一个被包裹着的私密环境中被

关于大数据和隐私的“辩论”才刚刚开始

多年来,隐私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敏感,随着新兴技术产生大量数据,关于两者之间"辩论"才刚刚开始. 随着日常生活中数据生成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因此关于应将数据公开,以及何时应将个人数据视为私有的争论也在不断增加. SAP国家安全服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k Testoni说,"我们拥有所有信息,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没有真正决定什么是私有或公有领域." "数据公开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Testoni说,&qu

大数据时代 隐私注定“裸奔”?

多年来,隐私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敏感,随着新兴技术产生大量数据,关于两者之间"辩论"才刚刚开始. 随着日常生活中数据生成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因此关于应将数据公开,以及何时应将个人数据视为私有的争论也在不断增加. SAP国家安全服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k Testoni说,"我们拥有所有信息,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没有真正决定什么是私有或公有领域." "数据公开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Testoni说,&qu

我知道你是“谁”——大数据拷问隐私

[大数据100分]我知道你是"谁"--大数据拷问隐私 主讲嘉宾:王绪刚 主持人: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副秘书长 陈新河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嘉宾介绍: 王绪刚:时趣科技首席科学家,负责公司数据战略,数据研发以及大客户软件部门.是国内早期的大数据研究与实践者.曾提出了交互式机器学习算法框架,利用机器学习来解决稀疏性行为数据的预测问题.并主导开发了当当网个性化推荐引擎,中国移动社区推荐与搜索平台,智联招聘推荐引擎与暴风影音视频智能推荐系统等一系列大数据项目. 以下为分享实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