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SOA标准化研讨会上,来自各行业专家、用户、政府等相关人员,就SOA 标准以及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中国移动研究院SOA项目经理杜宇健就中移动在SOA与云计算两者融合发展以及标准化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下是相关内容。
IT的发展框里面从大型机、个人机损及再到云计算的变革,我们看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从大型机的时候,其实就有网络,你打电话约定好时间,塞进你的卡片,得到结果。后来到PC的时候,从只有特定行业应用得起的服务,变成每个个人都能够用得起的情况,由此带来的互联网。后来互联网变革提高了我们个人计算系统的协同能力。云计算实际上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革命。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网络计算机的概念,这其实就是一个云计算的雏形,人们还没有想到通过互联网能够操作的某一些事情,对于网络的信任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没有发生一些云计算。到现在,云计算逐渐深入人心,现在,云计算将来会成为一种像基础设施,水和煤气这样的方便供大家使用,更有观点说,将来世界上只有5台计算机。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我们也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是一种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连接,以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的IT技术。通过5个特征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移动对于云计算的一些需求方面的诉求。大规模、平滑扩展跨地域是我们希望通过云计算提高我们的处理能力,我们现在中国移动的数据已经达到30个PD,其中大部分的数据是分享型数据,这种现有的传统的分析的处理架构可以说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对于功能云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创造我们自有的功能云,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资源。另外云计算也有一些通过具体化计算来实现分配。它的这种构架和架构,传统的方式大家都了解比较多了,这种架构带来的利用率不均衡和浪费的情况,这是我们对云计算的理解。从云计算的发展来看,实际上从各国角度上看,各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云计算的应用,包括我们国家。美国政府已经把税收监控等计算应用到云计算之上,这也是第一个托管在工作云上的政府网站。我们中国移动也希望能够利用我们中国移动的这样一些IT的经验和我们的一些基础设施的优势,来为我们政府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从云计算的时代下,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信息运营商,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 网络基础设施。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按需计算和存储的资源。而云计算,从网络来说是我们运营商的立足之本。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技术和发展我们的网络,从3G到4G,不断地拓宽我们的带宽,加大基础设施的应用;
2、 终端基础设施。
现在苹果、GOOGLE,微软,终端对云时代的作用还是存在相当多的纷争的。作为运营商来说,利益考虑,我们显然认为终端是云计算的重要的平台,将围绕终端打造我们个性化的多媒体的信息平台。3、应用基础设施,这个方面我们电信运营商将云计算作为我们构建我们IT应用的核心的平台,引入云计算来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效能高可扩展性的技术应用平台。
运营商在云计算的服务上面有这样的优势:
1、 掌握客户的需求。这是通过过去对于集团客户、个人客户,大量的业务运营的经验,能够更有效地明确广大用户的具体业务需求。另外一方面我们具有比较丰富的企业信息化的运营经验。在有关部门的支撑之下,中国移动将会以SaaS的模式,在企业信息化这方面的经验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政府也好,其他的大型国有企业来使用,将来我们的这种IT的这个MS的领域的这样的服务会直接去服务于我们其他的企业或者政府。另一方面就是这种服务质量保证。这个也是根本的一个优势,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云计算的提供商来说,很大的困扰就是SLA的保障,但是运营商这边有优势就是通过端到端去保证整个云服务的质量,真正为云服务奠定一个电信的质量保证。
2、就是资源优势,我们从资金和资源上的优势,我们可以建立大规模仓储式的数据中心,去支撑去具备有大规模服务的能力。
从云计算的标准化情况来看,目前在公共云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私有领域上面也是各个厂商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运营商角度来讲,运营商特别喜欢标准化,所以,在云计算这个领域里面呢,实际上运营商来说,不仅要做一个云计算的使用者和用户,我们也需要做一个云计算的服务的提供者,所以我们中国移动也提供了一个,目前也在构建一个大的云的开发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实际去研究,主要在IAAS和PAAS的核心技术。目前我们有一个1124的开发平台(音),我们通过虚拟化,还有分类式文件系统,还数据仓库,具体到精分的项目应用,都会作这个平台上进行相应的开发。实际上我们的成果也在我们中国移动的内部进行大量的试点。另外就是我们企业内部的私有云的建设。
中国移动在云计算标准化工作中也是积极参与,首先积极参与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SOA标准工作组的工作,在这个小组里面我们牵头了标准云计算的一些工作。也算是作为我们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的工作之一。同时我们也进行一些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在SOA,中国移动在对SOA的思考介入还是比较早的,2008年实际上已经开始分析,SOA在内部支撑系统的可行性和切入的点。2009年,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系统平台,我们在SOA的方面的最早的尝试。近些年来,2011年以来,我们在这种核心的计费系统里面也开展了一些SOA的尝试。
总体上来看,中国移动来做SOA的驱动力有这么几点:
1、 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的业务日益放缓的情况下需要开展新的业务,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宽带的业务,这样的业务就需要有很大的支撑系统,我们目前的BOSS系统,主要完成的目标还是对本省的客户的支持,对于一些互联网的客户的发展,我们需要某省的产品应对其他省的客户做支撑,现在我们是每个省的这种不同省份,经营商还存在差异,这带来一个提供商的需求。
2、 客户服务;
以客户为导向,现在的IT的建设理念,从以前的以功能为实现为建设目标,转变为以围绕客户为核心,加强对客户的接触管理和服务请求管理,对长流程的这样一些系统的设计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要精细运营。现在这种运营商重组以后,这种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大,这种营销的时实时性也是要求越来越高,也需要我们的营销案有快速上升的能力;
3、 精细运营;
我们需要切实提高IT的管控能力,中国移动过去基本上对IT提供商依赖方面反应还是比较严重的,这种情况下要换提供商,省公司会存在各方面的担心。我们一开始逐步希望能够通过SOA这种方式来加强对技术的要求。对于中国移动整体的IT架构上来看SOA也是我们重要的一个演进方向。
中移动现在的特征是有三大支撑系统,每个系统都有集团和省的两个架构,所以,需要同SOA去帮助实现跨省、跨系统的这样的应用集成。另外对于SOA的实践上面,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这里面是走得比较早的,通过建ERP这些项目进行实施,近年来我们的实践,也是在核心的IT系统里面得到应用。
最主要是三个方面:
渠道整合,渠道整合对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一个客户可以通过电话方式或者网上营业厅或者到实体营业厅办理业务,这种情况下要通过SOA方式,对这种服务进行一个整合。另
集团客户支持,营销的整合,在营销的压力之下,要快速整合现有的营销渠道,提供新的营销案的支持。
宽带业务发展,我们需要提高长流程的这样业务的开通和通常的能力。来贯通我们售前、售中、售后的长流程。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实践还是停留在一个后集成的阶段,因为客观情况就是,我们中国移动的IT支撑系统大量还是遗留系统,你要通过这种构建化、组件化的开发强调预集成的概念还是不太现实的,我们总体上还是说,OK,我告诉你,我们梳理出来多少程度是集成度比较高的,报告出来,将来达到这个程度之后我们再通过SOA方式进行整合,这种IT方式还是比较原始的方式。
对于SOA和云计算的融合发展是这样考虑的。首先中国移动的工作这两个方面还是比较融合的。SOA和所谓的云计算两个都有服务,但是这两者是有差异的,云计算是运营和交付,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按需提供给客户。而SOA的服务,是强调服务如何应用,如何以最有效的架构方式进行整合。所以,SOA在IAAS的基础上是一个互相结合来提高整体IT性能的相应能力的情况。
SOA解决的是我开发的流程的周期的减短,在实际系统运营当中,我们强调在SOA的架构之下,对流程进行一个快速的重购,满足新的业务需求这种情况势必就会带来,某一些服务对需求的提高或者降低,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架构的情况下,会带来一些热点或者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
那么,通过IaaS情况下,就是对这种响应提供一个支持。另外,SOA和PaaS和SaaS的层面上,因为我们这边考虑不是很多,但是我们认为SOA在这两个层面上,两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并非互相包含。
我们在构建一个SaaS或者PaaS的,你可以做一个SOA的架构,但是不一定非要。比如在搜索引擎的研究中或者在一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当中去,更多地关注的是一个变形计算的算法的实现,而如果强调的是一个CLM(音)或者等等这样一些适合于SOA架构的流程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SOA的这种方式,本身他已有的ESB的能力或者这种模式引擎能力直接演化为一种能力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PaaS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也包括SaaS。这是对两者之间能够发展的一些初步的思考。
另外,对于标准化的工作,我们提一些建议:
1、建议标准化工作以阶梯式的发展方式进行。一方面比如在IaaS层面的标准,我们可以加快相关的一些进程,形成标准之后,去推动产业联盟的发展,共同促进市场的做大做强。而对于SaaS或者PaaS层面,目前还处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创新点子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可以给一些框架,做一些适当性的引导,规范工作可以适当缓期。
2、标准化和开源工作并重。我们通过开源工作,把原形促进到开源里面去,促进标准化的成熟。
3、作为SOA的用户的角度上来讲,作为企业的角度来讲,对标准化的关键期望就是能够注重技术的参考实现,注重SOA的工作,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并且是推动产业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