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昨日上午宣布,拟对中国电子商务公司1号店增加投资,持股比例将从20%提高至约51%。这意味着沃尔玛将正式取代平安集团成为1号店最大股东。
今年年初,关于沃尔玛将收购平安所持1号店股份的传言在业内盛传,1号店CEO于刚曾对外界表示“此事纯属谣言”,没想到,时隔一个多月,沃尔玛接盘中国这家网上超市黑马已成现实。中国平安(601318,股吧)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昨日表示,“欢迎沃尔玛对1号店追加投资”。有评论指出,“沃尔玛控股1号店,将使本已过热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号店“新生”
和中国所有电子商务网站一样,1号店从2008年初成立之际,伴随中国电商市场整体井喷的同时经历着艰难的“新生”。创始人于刚及刘峻岭团队,只能依靠大量的资本大投入撑起企业的规模。
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后台技术、运营和高昂的物流成本,让企业难免掉进越来越大的“财政窟窿”。2010年5月,平安万里通以8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了1号店80%的股权,相当于向1号店投资了一笔“救命钱”。
记者了解到, 2008年1号店销售额为417万元,2009年这一数字为4600万元,2010年则达到了8.05亿元。2011年,1号店的交易额更是连续保持4个季度快速增长,据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其Q2/Q3/Q4环比上季度增长达336%、609%、268%。
不过,发展至今,尽管营收额不断攀升,但1号店仍未能实现正式的盈利。电商是众所周知的“烧钱大户”。1号店自2008年上线以来,商品涉及十一大品类,拥有超过12万多种商品,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商黑马”。1号店今年的交易额猛涨,但未能使财务止损。作为网上超市,1号店享受的供应商进货返点却比线下超市少了好几个点。随着规模的扩大,1号店拿到的进货成本、返点都在改善。但与沃尔玛、家乐福的巨头相比,1号店有一大段差距。
“亚马逊也是花了7年时间才实现盈利,盈利拐点的出现与战略有关。”创始人兼CEO于刚今年早些时候对媒体表示,“1号店将在未来两三年时间,在销售额达到六七十亿元的时候开始实现盈利。”
知情人士透露,“虽然1号店的营业额打着滚地翻番,但来自平安内部的采购订单比例超过了60%以上,过度依赖平安,这让企业生存风险陡生。”
沃尔玛部署B2C战略
令人心生疑惑的是,在1号店风生水起的2011年,平安集团却多番筹备转让1号店的股权。沃尔玛在与腾讯集团和红杉资本的角力竞争中,接受了平安集团对1号店的要价:2011年5月,平安将20%的股权作价6500万美元出售给沃尔玛,当时平安对1号店的估值约为20亿元。
沃尔玛相中1号店,还源于其在中国早已部署的“B2C 三步走战略”。相关资料显示,沃尔玛早期因不重视在线零售行业的潜力,就把美国本土市场的大量份额拱手让给了亚马逊等公司。业内人士猜测,沃尔玛携手1号店的背后,还可能源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迫切面临本土化的难题。这段联姻也被众多业内人士所看好:“沃尔玛成熟完备的供应链资源和仓储、渠道布局体系以及雄厚资本将能支撑起1号店的发展。如果沃尔玛控股1号店成功,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力做到后发制人。”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认为,“嫁接”到沃尔玛这棵大树后,1号店将可以扮演沃尔玛连锁超市业态在线上电商部分的补充角色。不过,也有知情人士分析指出,对沃尔玛而言,最大的考验还是后期配送问题,而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更是其布局电商的重中之重。
虽然此笔交易仍待政府相关部门审批,不过1号店董事长于刚表示,沃尔玛对1号店的投资属于增持行为,并非网传的收购中国平安剩余股权,中国平安没有退出1号店。于刚还对媒体表示,“1号店仍独立运营,未来将冲刺独立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