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统计实验室主任 刘睿民
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数据库技术建设是国家战略安全无法回避的核心关键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没有适时建立起安全保障体系,大数据意味着大隐患。对任何企业、机构、机关乃至于社会来讲,大数据分析结果都是最有价值也最敏感资产。
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有四个特征:一是数据的数量大,可以说是真正的海量数据;二是产生或被吸收的速度和频率快,都是以毫秒级刷取;三是数据的多样性,数据来源维度非产广泛繁多;四是数据实时性,所有数据流动价值能够实时变现。从大数据中“挖出金矿”,能真正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但是核心技术到底是谁的,这关系到将来大数据世界丛林法则到底由谁主导。因此,现阶段正是技术进入颠覆性变革的时间,而这一技术现阶段对全球都是公平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还具有优势,因为人口基数,在单位领域内产生海量数据的机会远远大于世界任何国家,所以大数据给人类带来的真正机遇是把许多信息碎片拼起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服务,而符合上述四个特征并且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是真正意义上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发展要的是各方面提高认识,如果我国不给自主技术创新企业以市场支持,自主可控核心系统的技术突围将永无实现的可能性。事实上,在一批曾在海外工作学习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归国精尖技术人才的带动下,在长期国内复杂技术应运环境锻炼过的技术精英共同努力下,我国现在已经具备国际技术竞争的实力,部分技术也在国际市场拥有话语权。
但是,还是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中国技术的发展,从来不缺乏基因和种子,真正缺乏的是土壤,一块像硅谷般给技术创新企业自由成长的沃土,大型公司与小公司能拥有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机会,获得同样市场待遇,市场给予的创新公司试错容错机会很多,大量的创新公司才能快速成长发展起来。
笔者认为,中国技术业已全面突破国际大数据核心技术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只有国产化数据核心技术在自己手里,国家各个层面的数据安全才能得以有效保证。把数据装到别人家的仓库里,由别人的仓库管理员管理自己的数据,再谈数据安全其实是一种安全伪命题。以前不谈是因为技术无法做到,无从谈起,现在技术达到在国际上制定国际标准的领先水平,我国现在应该可以进入大数据引领的高科技发展快车道。
而代表中国冲破国际技术封锁,在国际信息化标准委员会里完全用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标准,说服并获得信标委高票通过,主导2018年国际流数据库这一大数据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正是“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这一指导精神的实践。工信部一位长期管理软件产业的官员表示,以前被甲骨文数据库垄断的市场终于有望被打破,柏睿数据技术应该是对软件技术革命性的颠覆。
中国想要真正发展高科技,在国际上拥有主导权、话语权,虽然核心是在国际标准制定上拥有主导权,但拥有自主可控突破大数据挖掘应用技术的共性关键技术,并在这一领域拥有一批可以创造出完全自主可控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人才及后续研发能力,才能真正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有核心技术支撑的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而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才能颠覆现有的产业模式,向国家大力提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只有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新兴领域互相以核心技术为纽带结合起来,聚焦突破智能制造、3D打印技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才在实际应用领域为社会及各行业产生价值及深远意义,我们国家才能真正打造出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否则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
因此,笔者建议,当前不仅应在政策上保护那些有能力为国家在国际标准组织里抢占标准制定话语权的技术公司,将标准技术在国内落地,并且应支持这类技术产品进入适合的产业,形成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也使这些产业成为这类技术快速稳健发展的土壤。不能因为对国际技术几十年的信赖,而丧失培育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最佳时机,笔者相信在政府有效的支持下,经过快速市场培育,中国大数据产业很快就会以国际标准为依托,以自主可控技术为基础,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优势地位。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