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有一个很有名的化妆品广告,讲的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在脸上抹了某种化妆品后,用手指弹了弹脸蛋,说:“感觉刚刚好”。画外音介绍的是,这种化妆品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女性皮肤的特点,既不过于油腻,也不过于清淡,一切都恰恰好。
这个广告确实是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态,因为除了感觉刚刚好之外,它隐含的含义还有,由于这种产品设计非常准确,既不会因为价格低导致">产品品质有问题,也不会因为过于高的产品品质而花费本来不用花费的钱,谁不喜欢呢?
这种重视投入和产出比例,既不过于保守也不倾向于过度奢侈的做法,在企业信息化领域也同样存在,也同样值得引起CIO们的重视。
信息化狂热症
北方一家著名快速消费品企业的CIO,对信息化充满热情。由于他所处的企业面向全国销售,所以拥有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为了保证在全国铺货的速度,销售部需要了解在发出一车货物后,这车货物在路途上的具体位置。按照销售部的要求,他们只需要在一天内了解这车货物的具体位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具体一天中具体几点时货物的位置,因为从经营角度出发,一天内了解货物的位置就足够了。
但是这家企业的CIO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自己这样一个大企业,既然要实施信息化,那当然是一定要做到极致。因此,它投入巨资,上了一套系统,结合GPS系统,可以在每一秒内实时看到这车货物的地理位置;为此,还给每辆货车安装了定位设备,总投资达600万元人民币,从而在这个方面真正实现了做实时企业的梦想。
但这套系统上线后的反响却不好,首先系统的主要用户销售部门并不领情,他们本来就用不着层次这么高的系统。更严重的是,这家企业的竞争对手,面对同样的需求,只是要求每位货车司机每隔300公里,向公司物流部门发一条短信,汇报一下所处位置即可。相比600多万元的投入,他们的投入几乎为零。在同一个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一举一动,大家自然都一清二楚。这让这位投入巨资的CIO陷入一下非常尴尬的境地,并且在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议上受到当面批评。
这位CIO就是典型的信息化狂热症患者,在信息化狂热症患者看来,信息化确实是个好工具,能够把企业内的一切业务和管理问题都暴露出来,所以,信息化覆盖的面越广泛越好、影响企业的深度越深越好。而且,只要在信息化领域推出了新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人往往会第一个拿来应用,至于投入多少钱,投入这么多钱是不是值得,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在他们看来,不管投入多少都是值得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思维,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是有害的。海尔的张瑞敏在企业第一次引入ERP系统,给海尔的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要从不要计算机的条件下考虑信息化”,他的意思是说,在信息化进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上,相对于各种软件和硬件,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的合理和优化更为重要。
商业世界观
其实不仅是IT技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技术,不管它如何先进,如果不能带来商业利益,就总逃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铱星技术就是一个证明。技术无论有多重要,它最终也要接受商业规则的指导。所以,一个CIO要想成功,首先必须主动地学习并具备商业世界观,学会更多地从财务角度考虑问题,从投资回报率方面考虑信息化项目投入,这是治疗信息化狂热症的最佳良药。
事实上,在许多优秀企业里,人们对此早已经形成了共识。比如在戴尔公司,任何一个信息化项目开始实施前,都要进行投资回报率的量化分析,一个信息化项目是不是上,是先上不是后上,一切都要靠投资回报率来说话。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出现上述那家快速消费品企业所面临的窘境。这与戴尔整个公司从上到下贯彻了商业世界观有很大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技术再强大的企业,最终都是一家商业公司,商业世界观统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