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1.2 物物互联

1.2 物物互联

你是否能想到,眼下这一秒里,世界上联网的设备数量要远远多于全球人口总数?事实上,思科公司做了一个预计,到2015年,这个星球上将有150亿设备联网。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未来这个世界将不仅由联网的个人组成,还有很多联网的“物体”,这些设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 可视联网物体(能通过屏幕交互的联网物体)
  • 不可视联网物体(无屏幕显示的联网物体)

以“可视”与否来区分联网设备也许显得有些草率,但事实上并不离谱,尽管屏幕仅仅是构成产品的一部分组件而已。当然,每个组件都有一个基本的单位成本,这些成本加上原材料的成本,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买单的。然而作为一个组件,与其他组件相比,显示屏是相当昂贵的(尤其是时下流行的触摸屏);所以,一直以来,仅管触摸屏的成本已有了大幅的下降,而且还在下降,不到万不得已,产品还是不会配备显示屏。

联网模块本身也是一个组件(或者如《智能物体》的作者Mike Kuniavsky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原材料”)。如同其他组件一样,联网模块本身也制约着设计环节,并影响着设备的成本。近几年来,这种模块已能被集成到一块小小的、功耗极低的芯片里面——有的成本仅为20美分。由此一来,我们便能构建出一个有趣的环境——你可以想见,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嵌入了联网模块。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电脑(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它们无需显示屏、甚至无需与人发生关系。这些产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通常指向一个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一个充斥着无数能够自主联网的物体的世界。本章稍后我们会去探讨,现有的移动设备兴许还没有融入这个生态系统,但是在未来,它们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1.2.1 可视联网物体

不久前,我们已经进入到“可视联网物体”的时代了。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几年里我们会看到大量新尝试,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无数新产品的发布,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将屏幕与现有的产品结合起来的做法,很容易实现,尽管有些投机取巧,但是在家居和家电行业却广为采纳。

1.网络电视

严格意义上来说,网络电视(逐渐被称为“智能电视”)并不算“可视联网物体”,尽管在未来它们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电视的使用习惯已经被极大地改变了,大量消费者已经将电视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用了。这种表现通常体现在多任务处理上,如通过电视来给朋友发信息或者进行搜索。加入了联网功能后不仅改变着电视的使用方式,也改变着移动设备扮演的角色。一个最明显的应用就是,移动设备增强了——或者说彻底替代了——传统意义上(饱受诟病)的电视机遥控器。当然厂商已经提供了一些应用,把类似输入网址和刷卡支付这样复杂的交互行为,交给了更加适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界面来完成。其中有些应用还可以使图片和视频等媒体文件在各个设备之间流转。当前,由于很多浏览器包括自动同步功能——将网页标签和收藏夹保存在服务器上,在设备间共享网络资源也将变得越来越简单。

眼下,用移动设备控制电视已经微不足道了,在设备间实现内容的无缝传送(比如说推送、收取)的技术也很成熟了。至此,我们或许该以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电视这件事物了。貌似它“只不过是另一块显示屏”而已,因为这块“屏幕”已不仅仅是用来观看节目的了,它还能完成一次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或同家人进行一次视频通话。

2.网络冰箱

网络冰箱仍然距离我们比较远,但是一些让人惊讶和无语的概念层出不穷。有的只是在冰箱门上原本可以安装取冰口的位置安了一块显示屏而已。论概念,这些所谓的“设备”与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厨房电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以前你能够一边做饭的一边看电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上网冲浪或收发邮件。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能叫“彻底改变生活”,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一部平板电脑来做上述事情(而且平板电脑还用不着你仰着脖子或者扭过头去关注它)。

不少厂商还为电视提供了手势和语音交互的功能。这也许证明了一些纯粹讨巧的功能选择反过来会困扰设计人员。既然给电视加入摄像头和麦克风能用来实现视频通话,那为什么不能利用它们来进行动作捕捉从而实现手势操作呢?我在曼谷的一家体验店里,看见一位精疲力尽的店员向我演示了利用手势操作上网和输入文字后,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在我们确定该技术的确“实用”之前,这种概念的普及也许还要经历更多的反复。
为了使这些产品更加实用,厂商已经于近期开始为冰箱配置新的功能,例如通过安装一些应用来调节制冷或是提供食谱。长远的目标是将冰箱变为一个虚拟的厨房助手——利用传感器来跟踪冰箱里的存货,提出膳食建议,并在一些常用的食品即将用完之前自动订购。

网络冰箱作为一个极好的提案,在未来几年中会渐渐找到它的市场定位。尽管眼下这些功能会被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但是细心的你会发现,新科技并无用武之地——除非对冰箱还有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潜能。在这些功能变得实用之前,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必须进一步完善。在此期间,我们不得不观望,看看到底会有多少消费者认可并适应这种“边做饭边上网”的行为。

小贴士:
当你阅读过接近本章结尾“单向控制和互操作”这一节后,你一定会得到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寻常的答案。

3.车载显示技术

大多数汽车厂商已经着手尝试通过加入触摸屏来大幅提升仪表盘的功能。这些屏幕一般通过单个界面来集成原先各自独立显示的各种信息,比如广播频道、乐曲信息、导航数据、车载电脑界面,以及车内照明开关等。

在一次用于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技术尝试中(为了符合各州以及联邦的专项法规),汽车厂商们为设备提供了网络接入点。这些技术允许驾驶人员通过连接手机进行免提通话,并且能将车载导航数据分享到网络上。对于那些带有屏幕的移动设备而言,这个有趣的想法进一步扩展了它们的概念。它使驾驶人员(或乘员)的移动设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车内数字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与我们这里所讲的移动技术不同,这些显示的信息将是真正“移动”的。尽管位置通常是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相比预计要达到的目的地,一个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不是最主要的。因此,范围更广的“地域搜索”要比目前设计的只有1~2km半径范围的“本地搜索”更加重要。另一个长远的考虑是,我们没有无缝覆盖的良好网络环境。比如一部通过SIM卡设置来接入移动网络的汽车,当它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域到下一个区域时,可能会出现网络的中断,或者当你由本地用户切换为漫游用户时,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移动设计就必须设法在带宽不稳定的环境下,考虑如何实现无缝过渡的问题。

4.用户定制

迟些时候,可能那些本来没有屏幕的东西也同样会被移动设备所取代——无论是临时的功能扩展还是作为永久性的升级换代。

随手在谷歌一搜,就能搜到以各种方式固定的底座,它们能够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轻易地置于墙壁、办公桌或是仪表盘上。当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通信协议也实现了标准化)的时候,消费者(或者服务人员)也许更愿意选择性价比合适的设备,安装一些用于特殊场合以及特定任务的应用,而后随便动动手就能使它们改头换面,能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发挥特殊作用。

这种方式已经出现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中,用于自助服务的平板电脑正在取代点菜单和商场指南。有的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有的则能让消费者从选购商品到完成交易一气呵成。

谁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自助”的情景,但事实上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对用户而言,比起一个投机取巧的网络冰箱,这也许更实用,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这更加重要,我们需要以新奇大胆的思维和新颖别致的视角,重新考虑并设计移动产品的交互性。

通过上述案例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实用移动设备也许并不是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每天人们在使用这些设备与各种人、各种场合以及各种物品接触时,偶尔为之的一些交互行为,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不易察觉的行为只会不断增多。

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盯着一片发光的矩形区域,这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然而,我们身边的东西越智能,这么做的必要性就越小。

1.2.2 不可视联网物体(无显示屏)

首先让我们搞清楚联网“物体”与我们今天正使用着的联网设备有什么区别。大多数的联网设备实际上是一台多功能的小型电脑。它们拥有一套复杂精妙的操作系统,而且(借助第三方应用软件)好像能提供无穷多的功能。接入互联网使得它们的用途大幅增加,即使离开网络环境,它们依然很有用。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这类被称为“联网物体”的东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脑。当各种连接被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服务系统时,这些东西只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普通物体。它们具备的连接方式(无线、红外线等)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与云端或是毗邻的设备交换数据。由此,联网物体也许不会有传统意义上(如基于软件)的用户界面。这是因为我们更关注的是它们本身纯粹的用途,而不是它们产生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理解它们彼此(以及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让我们来看几个已经得到应用的方案。

1.Sonos(搜诺斯)家庭无线高保真音乐系统
Sonos(搜诺斯)家庭无线高保真音乐系统能够使用户在家中任意地点以无线方式控制所有房间的播放器。这个系统由一系列无线音箱、一个连接器和一个可选的手持遥控器组成。连接器通过WiFi获取来自互联网的众多在线音乐(Spotify、QQ音乐、多米音乐等)、来自家庭电脑中或网络硬盘(NAS)中的音乐、苹果或安卓系统智能终端中的音乐,以及来自众多的网络电台(豆瓣FM、CNR等)中的音乐,而后将这些音乐分发给布置在各个房间的无线音箱。

该系统能够依据房间创建出不同的区域,从而能够在每个房间播放不同的音乐。一旦系统组建完毕,无线音箱和连接器会完成所有必要的工作,确保音频流准确地分发到位。之所以手持遥控器是可选购的设备,那是因为用户只需要用智能手机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连接到该系统,从而实现如创建播放列表、调控音量、切换曲目等控制功能。

网络连接是该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构成系统的其他组件(例如无线音箱)却只是纯粹的联网物体并只与连接器进行连接。如果我们将音箱放置在家具后面或者高处的墙面内(家庭装修经常这么干),那么为无线音箱植入一块屏幕简直是画蛇添足;用移动设备来控制和访问这些电器要舒畅得多,而且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家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操作。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联网物体的创意则更进一步。在这个案例中,联网物体仅仅是一块重达几克的塑料,但是它能提供的服务,到头来也许会救人于危难之时。

2.GlowCap——智能药瓶
GlowCap智能药瓶是用于确保病患谨遵医嘱正常用药的产品。该产品包括一个云组件并能定期将相关数据发送到云端。

这些产品早已远离传统电脑的概念了。它们仅仅是一个智能化的瓶盖而已。药剂师利用这些盖子将药物分发给智能药瓶用户。用户回到家中后,通过一个小小的控制器,就可将这些盖子依次接入到云端。

患者每次需要用药的时间和用量都会被智能药瓶感知并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参考这些数据,它们能够跟踪患者服药的情况,一旦患者没有按时服药,它就会用LED灯光和声音来提醒患者。如果患者依然没有服药,它就会通过控制器给患者的主治医生或是指定的家庭成员发送电子邮件。

患者和医生都可以通过GlowCap网站或者对应的手机应用来跟踪疗程。与上面提到的音乐系统类似,该产品的价值体现在这些跟踪数据和服务功能上。绝大多数时候,看似自然而然的动作——仅仅是拧开瓶盖,其中却包含了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当然,我们没有通过屏幕来完成操作,因为,若是非要为瓶盖安上一块又怕潮湿又怕挤压划伤的屏幕,相比之下,当前的设计显然既实用又节约成本。

3.公共联网物体
之前提到的那些案例都是家用产品,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联网物体应用的范围扩展到商铺以及休闲场所等公共空间。

我们与这些联网物体的交互方式将发生改变。如同那些家用产品,有些东西设计出来本来就不是为了和人直接交互的。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会简洁地加入传感器、执行元件和某种形式的通信互联组件,比如路灯、公共交通平台、产品标签以及泊车位等。类似这样的系统已被广泛采用,如用于监视基础设施并采集信息、监控生产流程、采集仓储环境数据、跟踪物流,以及监控城市的主要公共设施等。相关数据被实时分析后可用于疏导交通,或是帮助驾车人员找到最便捷的泊车点,或是感知铁轨的温度从而预防车轮失效。

我们设计了一些不可见的庞大系统用于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上述这些类型的联网物体遍布其中。只要它们正常运转,即使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依然不受影响。但是在一些其他的行业(如零售业或交通运输业),找出并看见它们或许是至关重要的。

快速时尚品牌C&A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没落,不过它的巴西分支却牢牢抓住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脉搏。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Fashion Like的新衣架,它能够实时更新并显示当前产品在 Facebook上的用户好评率。消费者在实体店就能够看到一件服装的评价,从而为选购提供参考。对于服装零售商来讲,衣架本是相当有用的东西。现在,凭借着联网功能(以及一小块LCD显示屏)的融入,这些衣架已不再是一堆精巧的木头或塑料制品了。在整个价值链中,它们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但是一个能显示好评率的衣架真的实用吗?不考虑消费者,仅对零售商而言,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它的价值呢?

假设你的智能手机能够直接与这些衣架联通,并通过它们的代理访问Facebook的服务。你或许不仅能看见“好评率”,而且无需打开手机上的应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下载安装什么软件),就能在成千上万的牛仔裤中找到称心如意的一件。到这个程度,你关注的或许已经不是眼前这件商品的“好评率”了,而可能是它的洗涤说明、采用的面料或是厂商的生态足迹了。你也许还想知道如何就近找到一些饰物与之搭配。那么,在一块5.08cm的LCD屏上显示这么多的信息当然不合适。但是在销售现场或者整面墙上显示这些东西,显然也是行不通的(毕竟,店里有成百上千的服装)。

最可能的替代方案就是,店员拥有一个这样的设备。但是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也许他要花好几分钟在屏幕上指指点点,用来从厂商那里获取这些信息。如果仅仅是为了查询一条牛仔裤(能不能卖得出去还是个未知数)的洗涤说明,大多数店员绝不会为此专门下载这个软件。难道就不能做得更简单些吗?比如店员能够利用手头的任何一个带屏幕显示的设备,直接向衣架(或附在牛仔裤上的“智能”标签)查询相关信息。

可惜我们并没有实现这一幕。要实现这些服务功能,在技术构成上来讲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把相关的技术整合起来并使之有效运转,还要足够实用。这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努力探寻的方向。可喜的是,组成这个前景的碎片正慢慢地勾勒出一幅清晰完整的画面。

4.关键技术——物联网
首先我们需要能够使得这些智能物品(实际上都是常见物体)实现互联的通信手段和鉴别协定,从而使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功耗要尽可能低。TCP协议看起来适用,但是它消耗的处理资源太多。基于这个原因,类似IPSO(IP智能物体产业联盟),6LoWPAN(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基于IEEE 802.15.4实现IPv6通信的低速率个人无线局域网)和ZigBee IP(紫蜂技术)这样的标准化组织发展出一整套低功耗IP协议(基于互联网)。对于确立标准而言,也许各种可能的方案来自于多个不同的工作组,而且究竟哪种方案会被长期采用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只能希望一个合理的标准能够在物体之间实现简单而且灵活的组网,同时也能够充分兼容其他各类标准。

其次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用户界面层,我们需要一个易于掌握、广泛交互和(理想情况下)非独占的用户界面(例如,它不必要求人们去下载某个应用来实现功能,更不要说为每个商场、品牌或地方开发专用的应用)。在这一点上,基于标准的Web解决方案显然是首选,但是Web平台依然需要改进。技术上还有一个障碍需要克服,那就是当我们试图使用标准IP协议作为通信手段时,实现互联的物体极有可能没有足够的电源来应付功耗问题。

这就引出最终的结果:某种形式的发现服务,在理想情况下,可通过各种功能的组合,使我们能够对物体进行搜索,而且要建立一种基于推送模式的机制,使人们不费周折地就能找到它。

一些技术是指日可待的,尤其是对于本章开篇讲到的那类“寻常百姓”而言,这些技术与他们的生活结合会更加紧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

时间: 2024-09-16 14:18:30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1.2 物物互联的相关文章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一导读

序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这本书是时代的产物.也许在将来会有那么一天,这样的书一无是处,那时移动设计和开发工作仅仅是每个网络网页工作人员大量工作中的一部分.但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所以在此期间,我们不得不把所有关于移动设计的东西统统塞进这本书里,并呈献给你. 在本书中,你会读到一些与技术无关的章节,介绍移动和触屏设备的设计理念,当你不管是在开发本地应用或者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设计理念是非常有用的.意料之中的是,本书大部分时候关注的还是自适应性网页设计.这很好.非常,非常好.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第1章 未来的移动技术

第1章 未来的移动技术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第一个移动时代限于老式的蜂窝电话--那个你用来通话的设备.第二个移动时代是 iPhone 带来的--人们开始通过指尖与屏幕进行交互体验.第三个时代将使我们彻底从屏幕中解放出来." --Robert Scoble 预言明日科技总是一件难事.向后展望,科技的进步是必然的.伴随着逝去的每一天,产品似乎总是向着更好.更轻便和更廉价的方向不断进步.技术的过渡演变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技与寻常百姓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制约发展的一些关键的节点大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一第1章 未来的移动技术1.1 人人实现互联

第1章 未来的移动技术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第一个移动时代限于老式的蜂窝电话--那个你用来通话的设备.第二个移动时代是 iPhone 带来的--人们开始通过指尖与屏幕进行交互体验.第三个时代将使我们彻底从屏幕中解放出来." --Robert Scoble 预言明日科技总是一件难事.向后展望,科技的进步是必然的.伴随着逝去的每一天,产品似乎总是向着更好.更轻便和更廉价的方向不断进步.技术的过渡演变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技与寻常百姓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制约发展的一些关键的节点大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一1.2 物物互联

1.2 物物互联 你是否能想到,眼下这一秒里,世界上联网的设备数量要远远多于全球人口总数?事实上,思科公司做了一个预计,到2015年,这个星球上将有150亿设备联网.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未来这个世界将不仅由联网的个人组成,还有很多联网的"物体",这些设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可视联网物体(能通过屏幕交互的联网物体) 不可视联网物体(无屏幕显示的联网物体) 以"可视"与否来区分联网设备也许显得有些草率,但事实上并不离谱,尽管屏幕仅仅是构成产品的一部分组件而已.当然,每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目录

目录 第1章 未来的移动技术1.1 人人实现互联1.2 物物互联1.3 未来科技1.4 未雨绸缪第2章 响应式设计策略第3章 响应式设计模式第4章 移动端网页优化第5章 注重实践的移动端设计第6章 触摸式设计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一1.3 未来科技

1.3 未来科技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浏览一些额外的技术,是能够使我们所讨论的未来变为现实的技术. 未来显示科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无线射频识别)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新的Web和设备接口. 1.3.1 未来显示技术 过去的10年中我们看到了计算机显示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被屏幕包围了--口袋里.地铁的公告牌上.商店橱窗里.我们家中,到处都充斥着屏幕.我们与屏幕交互的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1.3 未来科技

1.3 未来科技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浏览一些额外的技术,是能够使我们所讨论的未来变为现实的技术. 未来显示科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无线射频识别)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新的Web和设备接口. 1.3.1 未来显示技术 过去的10年中我们看到了计算机显示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被屏幕包围了--口袋里.地铁的公告牌上.商店橱窗里.我们家中,到处都充斥着屏幕.我们与屏幕交互的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一1.4 未雨绸缪

1.4 未雨绸缪 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兴奋,却又充满疑惑的时代.显然变化来得太快--去年我的百货店里添置了一台智能电视,到今年,它已经形同虚设.相比之下, 其他改变--如新标准和新API的推广与实施--貌似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证明它们的意义. 无论如何,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未来将充满新科技--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会带来一次创新机遇,从而取悦客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未来会开发出很多新产品,但是如果历史评价不偏不倚的话,这其中只有少数能够走得更远.其中有些是归咎于生不逢时(早期采用e-paper技术的电子

《众妙之门——移动交互体验设计》—— 1.4 未雨绸缪

1.4 未雨绸缪 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兴奋,却又充满疑惑的时代.显然变化来得太快--去年我的百货店里添置了一台智能电视,到今年,它已经形同虚设.相比之下, 其他改变--如新标准和新API的推广与实施--貌似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证明它们的意义. 无论如何,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未来将充满新科技--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会带来一次创新机遇,从而取悦客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未来会开发出很多新产品,但是如果历史评价不偏不倚的话,这其中只有少数能够走得更远.其中有些是归咎于生不逢时(早期采用e-paper技术的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