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把媒体融合作为改进创新两会报道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为受众带来全面、立体、多样,更具时效性、贴近性与生动性的两会新闻大餐。
“中央厨房”“融媒体”创新采编流程
人民日报、河南大象融媒、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纷纷推出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的工作机制,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稿件应用效率大幅提高。截至3月10日,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采制的两会报道,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发稿量已经超600多条,总阅读量超过7.6亿次。
“全媒体”“多终端”创新传播方式
新华社首推多媒体产品——“两会新华全媒头条”,整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等报道资源,每天播发多媒体稿件,在传统线路和新媒体平台、终端推出,实现报道全覆盖;在海外社交媒体开设“NEW CHINA”发稿账号,播发多媒体报道,粉丝超过220万。光明日报推出融媒体平台《炫融特刊》,用文字、图片、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复合报道两会,截至3月12日阅读量达491万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7个频率全程跟进两会议程,微博、微信、客户端实时上线,“梦想花开报‘两会’”“做客中央台”等专题每天点击量达到375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两会直播视频通过央视网多终端、多平台、多语种同步直播,截至3月10日收视达8300万次,是去年同期的1.5倍。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合力推出“议政2015”央视新媒体两会报道,累计发稿1200余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人次,微信、客户端阅读量破千万。南方报业彻底打通报纸、杂志、网站、微信、微博、“南方全线通”、户外LED屏等终端,实现报网一体化。
“大数据”“可视化”创新解读方式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数字两会”“两会解码•群策群力”等节目,通过大数据聚焦民生热点,采用大屏图解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成为收视热点。人民日报在微博、微信、客户端推出的《9张图带你读懂政府工作报告》等可视化新闻产品,受到热转、热评。光明日报推出的《和小明一起读懂“国家账本”》等图解通版,将数百页的政府预算简明生动地传达给读者,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拟人“小明”“小七”频频亮相
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先后在新媒体报道中以“小明”“小七”“小华”“小新”等虚拟人物,发布《看总理报告,读暖男“小七”的故事》《两会,这样影响“小明”的生活》等报道,拉近了两会和普通百姓的距离。网友“树木阿森”说:“小明的介绍‘萌萌哒’!回首深改元年,一股改革的蓬勃之力正源源集聚,一幅改革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开。”
“投票”“游戏”调动网民参与积极性
新华网“政府工作报告与我”栏目采用定制服务的形式,只要输入个人的收入、消费和身份等信息,将自动生成一份个性化的政府工作报告。央广网微信公号、中国之声公号等在政府工作报告直播结束后立即推出《梦想花开•总理报告知多少》小游戏,以互动答题的方式加深用户对报告的了解。央视新闻首次在两会报道中应用微信“摇一摇”功能,实现电视与手机客户端24小时绑定、跨屏实时互动,受众对着新闻频道摇动手机,随时可以进入“两会解码 群策群力”等5款新媒体产品的交互页面,截至3月10日已有370万网友参与互动。北京电视台开辟“小曹的朋友圈”网站专题,主持人将网友上传的提问带到两会现场,由代表委员给予解答,从网友上传到问题回复,不超一小时。有网友评价:“‘有问必答’是媒体的承诺,而‘一小时回复’则是新媒体力量的体现。”此外,“自拍神器”“秒拍”、4G手机、Google眼镜等新技术、新手段纷纷亮相,大大提高了两会报道的效率。(刘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