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73万起,网民总体损失达到约805亿元(据《中国网络生态安全年报2015》)。在众多的网络犯罪案件类型中,利用互联网或通信工具进行诈骗的占比最高。
网络诈骗犯罪,具有异地作案、小额多发、取证困难等特点,打击难度极高。而纵观整个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犯罪已呈现出产业化、低龄化、专业化等特征,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尽管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这些犯罪分子的踪迹是可追寻的,但现在网络活动往往会涉及多个平台,需要网络空间里各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协同联防,才能进一步保护网络安全,捍卫网民权益。
“孤岛效应只会助涨网络犯罪,”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网络安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安全联盟负责人表示,“只有形成多方参与、协作共赢的社会防控机制,才能进一步提升预防、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安全联盟一直秉承着“资源共享、建立行业内公认的互联网安全标准”的宗旨,通过共享网络安全数据的方式,对网络有害数据和恶意行为实现“一站发现,全网屏蔽”。
目前,安全联盟恶意网址库总量已达8.2亿条,拥有腾讯、搜狗、百度、金山等数据合作伙伴122家,通过将数据同步到各大互联网终端,以每天30亿以上风险提醒,为广大网民避免了难以估计的巨额经济损失。
在治理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方面,社会力量的参与、协助和配合也非常重要,安全联盟早已意识到这一点,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反欺诈举报平台以及安全联盟志愿者团,发动群众对恶意网站、电话等进行举报,仅2015年就受理了198万人次举报,有效举报率高达39%。
当下,互联网的发展缺少信用评价体系和安全保护体系,任何企业、个体都无法独自承担起保护网络安全的重任,安全联盟负责人表示:“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网民主动对抗网络欺诈等不法行为,形成多主体连接的安全生态圈,才能真正推动良性、健康的互联网环境的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