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肆虐,这场金融危机不仅给9374.html">世界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而且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世界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
金融危机再次袭来
从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起,经济危机成了世界经济甩不掉的“怪疾”,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向世人显示它的“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危机甚至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走势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国内经济危机也时常被快速全球化,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本次由美国蔓延到世界的经济危机即是如此。
本次经济危机肇始于金融领域,就目前而言,受其影响最深的领域也是金融领域。因此,这场经济危机更多地是金融危机,但正在出现向各领域蔓延之势。
本次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2007年7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此为突破口,引发了美国严重的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加州的因迪美银行倒闭,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IG)等金融“巨头”陷入危机。金融危机在美国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鉴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经济金融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全球化的巨大影响,美国的金融危机也迅速越过美国国界,成为世界性的危机。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已陷入了这场危机中。
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救市措施。美国先是通过利率手段,开放紧急贷款窗口,增加市场流动性,以期金融机构可以自救。9月7日后美国政府又转向“单独救助”方案,接管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拯救美国国际集团,这期间可谓自由市场方式和政府干预手段悉数尝试,但危机仍在延续。10月3日美国参众议院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核心内容是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以缓解信贷紧缩局面。然而,美国救市方案在短期内难以凑效。随着金融危机对欧洲影响的加大,欧盟各国应对危机逐渐由各自为战转为联合救市。9月底危机蔓延至欧洲初期,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行动,但是各扫门前雪的行动根本无法扭转危机,股市仍不断下跌,欧盟各国逐渐认识到协调行动的重要性。10月12日,欧元区15国举行首脑峰会,达成“联手帮助银行融资行动计划”;15~16日召开的欧盟峰会上,各国还同意将欧元区的这一行动计划扩大至欧盟27国范围。目前,欧洲各国出台的救市方案规模超过2万亿欧元,远远超过美国的救援规模,是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亚洲各国和地区也纷纷采取各种救市措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存款保障措施;韩国出台了包括为本国银行外债提供担保以及向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资金等的一揽子工程;日本公布了总额达26.9万亿日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中国政府也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这些救市措施的效果如何尚有待实践去检验。
上述救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金融危机的扩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不利影响。
美国:危机影响最大
作为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社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从经济到政治再到社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经济受损首当其冲,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表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季度按年率计算出现0.3%的负增长,为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大降幅,美国经济多领域同显疲态,经济前景更加暗淡。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个人消费开支17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降幅达3.1%,创1980年来最大。此外,企业设备投资大幅下滑,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度急剧下降。分析人士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或难避免,衰退程度和持续时间很可能超过2001年和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两次衰退。
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失业率加重。2008年以来美国非农部门就业岗位持续减少,迄今已累计减少76万个。随着金融风暴的不断蔓延,除了金融业大幅度裁员外,其他各行业也开始实施裁员。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失业率明年或将从目前的6.1%升至7.5%,甚至更高。
随着经济压力增大,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受金融危机和物价飞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买具有相同功能的中低档产品代替名牌,选购小型、节能轿车,改以自行车出行等。于此同时民众的快乐指数也在大幅下滑。
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美国经济部门,影响了社会大众生活,还对美国政治生活(如美国大选)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前几届美国大选不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本次美国大选的主要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危机是左右本次美国大选的最重要因素。对于身陷金融风暴以及经济衰退漩涡之中的美国人来说,能否迎来一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终结者”,是他们最大的关切所在。因此今年大选,经济被提到了无可比拟的地位。可以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能以较大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肯恩当选,与很多选民更认可以奥巴马为代表的民主党人在“终结”金融和经济危机中的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另外,金融危机的长期后果则是,美国整体实力与影响力也可能受损。过去20年间,整个美国经济体系都是以金融为核心来运转的,这也是美国影响世界的前沿和核心领域。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原来许多以美国金融模式作为改革样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现在势必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样板的作用,美国模式的榜样力量无疑会大打折扣,美国的国家信用也会大幅降低。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经济实力受损,其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吸引力必然会下降。这些将直接削弱美国的软硬实力,导致影响力下降。
欧盟:考验内部关系
根据欧盟委员会11月3日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金融危机己使欧洲经济陷入衰退。面对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项指标的全面疲软,欧洲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且存在继续恶化的风险。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失业与收入下降将成为欧洲各国共同面临的头疼问题,对于如此局面,欧盟各国积极商讨对策,但在寻找对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间既有间隙出现,又有谋求联合的愿望,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法德间隙扩大,英国成为二者争取对象。历史上,“法德轴心”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发动机,但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法德之间也出现了裂痕。法国总统萨科齐抛出的设立一个统一的救市基金、推行欧元区“经济政府”和各国设立战略基金等建议,给予支持的不是德国,而是英国。10月12日,法国出面召集欧元区成员国首脑会议时,尽管英国并非欧元区成员国,萨科齐还是特意邀请了布朗,会议最终出台的欧元区联合行动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效仿了英国的救市方案。随后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萨科齐和布朗又几乎一致地喊出了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加强全球金融监管的口号。此外,“老欧洲”和“新欧洲”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制定救市方案等为题上,也出现了分歧。随着金融危机的加重,欧盟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论也将加大。而处于应对危机的考虑,欧盟各国也会加强内部协调,以共同应对危机。
亚洲:积极谋求危机合作
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局稳定。
韩国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制造业、服务业增长势头大幅放缓,汽车、半导体和计算机出口剧减,股市持续暴跌,货币严重贬值,经济明显开始走下坡路,甚至面临成为第二个冰岛的威胁。由于经济的恶化,普通市民因生计所迫造成的犯罪与弃世也正在增加。今年仅上半年各种盗窃案件就已超过去年全年一倍多。另外一些人在领取免税的油料之后,又转卖给零售商获利。去年这样涉嫌侵吞而被检举的案件数量为644件,而今年截止8月已经发生了1788件,上升幅度巨大。另外随着韩国股票的大幅下跌,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不断有人自杀。韩国警方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的势头越来越严重,自杀人数正在增加。”
菲律宾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物价飙升,失业人口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马尼拉爆发抗议活动,医疗卫生工作者聚集在菲律宾总医院进行抗议,要求增加工资。为保证社会稳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已经下令内阁起草针对贫困人口的紧急就业和生活保障措施,以应对经济衰退下的就业问题。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物价飞涨,对政府不满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反政府游行示威,引起了政局和社会动荡。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加强合作的意识逐渐加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东亚国家开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近年不断提出具体合作构想和计划。此次金融危机再次推动东亚国家加速东亚外汇基金建设的进程。韩国积极倡导在中日韩之间加快启动东亚外汇储备基金计划。菲律宾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力度,利用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举行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共同解决国际金融市场上信贷紧缩的问题。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又进一步增进了亚欧各国的联系与理解,亚洲各国正积极谋求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已成为亚洲各国的共识。
中国:扩大内需,应对危机
到目前为止,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及欧美,但影响还是存在的。在以后相当的时期内,其影响可能更大,特别是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甚大。金融危机导致了欧盟、美国为主的市场需求减少,从而使中国的出口贸易面临困难,出口增速放缓,尤其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纺织业是我国最大的出口行业之一,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市场需求的疲软,使我国纺织行业感受到销售压力。此外,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出口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不少中小企业已开始面临经营困难问题。另外,除了这一直接影响外,金融危机很可能还会带来一系列间接影响,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美元贬值,由此带来的汇率变化不仅会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的增长,还会使出口与消费这两大经济增长动力受损。经济的滑坡与企业的衰退,又必然带来失业率增加、收入下降等问题,进而使许多人消费信心不足,内需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为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做了多方努力。一方面先后参与亚欧首脑会议、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年会、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加强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一方面,在国内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宣布增加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这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如成功将不仅能遏制经济衰退,促使中国企业与经济转型,而且有可能使之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也将极大推动中国日后外交的开展。
全球化的加强使本次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或转化为经济危机,这些不利影响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加强应对危机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所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