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
基础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础电信企业逐年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加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体系、制度和手段建设,推动相关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防护、用户个人电子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应急工作、网络安全问题整改等为检查重点,对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落实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抽查。根据抽查结果,各基础电信企业符合性测评平均得分均达到90分以上,风险评估检查发现的单个网络或系统的安全漏洞数量较2014年下降20.5%。
我国域名系统抗拒绝服务攻击能力显著提升
CNCERT监测发现,2015年针对我国域名系统的DDoS攻击流量进一步增大。4月,我国某重要新闻网站的域名服务器多次遭受DDoS攻击,峰值流量达8Gbit/s,经分析发现此次攻击主要为利用NTP2和UPnP3进行的反射攻击,主要攻击源均来自境外;8月,我国顶级域名系统先后遭受2次大流量DDoS攻击,峰值流量超过10Gbit/s。2015年发生的多起针对重要域名系统的DDoS攻击均未对相关系统的域名解析服务造成严重影响,反映出我国重要域名系统普遍加强了安全防护措施,抗DDoS攻击能力显著提升。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加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内外已发生多起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攻击手段也更加专业化、组织化和精确化。2015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以下简称“CNVD”)共收录工控漏洞125个,发现多个国内外工控厂商的多款产品普遍存在缓冲区溢出、缺乏访问控制机制、弱口令、目录遍历等漏洞风险,可被攻击者利用实现远程访问。据监测,2015年境外有千余个IP地址对我国大量使用的某款工控系统进行渗透扫描,有数百个IP地址对我国互联网上暴露的工控设备进行过访问。2015年12月,因遭到网络攻击,乌克兰境内近三分之一的地区发生断电事故。据分析,此次网络攻击利用了一款名为“黑暗力量”的恶意程序,获得了对发电系统的远程控制能力,导致电力系统长时间停电。此次事件的发生,再次对我国提出警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也可能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针对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的高强度有组织攻击威胁形势严峻
据监测,2015年我国境内有近5000个IP地址感染了窃密木马,存在失泄密和运行安全风险。针对我国实施的APT4攻击事件也在不断曝光,例如境外“海莲花”黑客组织多年以来针对我国海事机构实施APT攻击;国内安全企业发现了一起名为APT-TOCS的长期针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攻击事件。2015年7月发生的Hacking Team公司信息泄露事件,揭露了部分国家相关机构雇佣专业公司对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目标实施网络攻击的情况。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