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里的对话跟别人都不太一样。大部分作家写的对话都特别有逻辑,他们的对话都很连贯、很有逻辑。而海明威的对话,表面看上去好像是没逻辑的,有时候甚至是互相对不上,断断续续的,也很含蓄,但实际上我觉得他是还原了生活中的对话,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不是那么有逻辑的。” — 我的写作源于读书中的思考
by 周国平 《私人阅读史》P223
我听到过不止5位同行说,Google是工程师文化,它的产品都是工程师做的,根本谈不上设计感,只有Geek爱用,普通用户上手困难。不知道这样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却无法解释Google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之高的现状。从使用上来看,的确有的产品和设计走得比较极端如Wave,但亦有Gmail这样让人倾心和追逐的设计。
而Google最近的3个产品更新和1个新产品Google Instant Search的发布,让我印象深刻,一则感叹其大胆,二则这接连的更新让我强烈地感到,Google的设计正在直接迈过对界面样式/信息组织上的视觉要求,转而越来越重视模拟自然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第一次用新版的 Google Image Search,页面打开后吓了一跳,一堆图片乱七八糟地摊在那里,一点都不整齐,怎么这样安排 ?按惯常的思维,有秩序的整齐排列,更有益于查询检索(何况页面还更美观)。
搜索结果为什么要整齐?列表为什么要追求美观?这里什么是核心需求?方便地找东西,快速定位到目标对象。“图片” 这种天生形状各异的对象,为什么要它一般高矮胖瘦才“更适合浏览查询” ?很多人的桌子上乱七八糟,却从不影响他打电话时随手摸到自己要的东西。网页强大的排列组合功能,让设计师先天地就有了排列和整理的欲望;过分强调用户体验,细节上处处考虑是否符合常理,却容易忽略设计的主体方向可能就有问题──用户的使用未必是遵循逻辑的。
设计的局限,有时是思维定势的局限。Google Image Search 能察觉到人的习惯,跳出定势思维/设计原则,推出新的交互,真是不容易。
Google Reader Mobile 则是从 信息组织 上让人耳目一新。在Operamini5@Symbian40非智能手机环境里,旧有的GR Mobile浏览起来跟网页版差别不大,都需要去点击标题链接才能打开全文,文章之间的间距也近似网页,给人的感受是个GR的窄屏网页版。新版把干扰元素(如文章间的大间距,四周的线框)都去掉了,信息组织上简化为 标题+摘要 这一元信息块,点击对象是整个信息块,点击则本地展开全文(前后还有文章信息块);手机按键向下,则下一个信息块hover激活。这里的拟人化设计 ,是模拟(或者精确了)人的需求 ── 直接打开信息浏览,而不在乎信息的样式。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交互,算是做到了极致。
Gmail Priority Inbox (中文解释) ,更像个从运筹学角度的优化,模拟人处理日常事项的排序心理:会优先回复重要邮件,比如Boss的。
Google Instant Search (有称呼为 瞬间搜索) 前两天上线,看完介绍视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根据你的输入,推测你的搜索意图(Predictions – we predict the rest of your query (in light gray text) before you finish typing. )。这就更拟人了,不但顺应了用户的“懒”,也满足了 “立即看到结果” 的心理。
人和机器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我们现在还在以自然人用户为中心的概念里,也许很快就不是了,比如 以机器人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诺曼在《未来产品的设计》里已经提到),既定的设计理念可能被革新,Google的产品的设计已经初现新趋势的端倪,也许这会是一种重要方向。
Objectified 这部谈工业设计的纪录片里,有一句我很认同的定义──设计师是未来的知识分子。换而言之,未来世界对设计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你可能首先需要是一位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
源地址:http://blog.hoooooney.com……gle_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