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的热潮还在继续,在“青春版”小米手机限量售出就不再继续生产之后,小米手机将重点重新完全集中到标准版上,包括与运营商的合作在内,现在的小米手机虽然以“新人”的身份,但却呈现出足够成熟的姿态,在市场上捶打了一两年的小米公司似乎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也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那么,我们不妨跳出产品本身,来看看小米手机对于整行业的影响,看看小米手机的出现,究竟改变了什么。
对传统手机模式的直接冲击
小米手机的出现,直接冲击了传统的手机打造模式和营销模式,虽然Android系统的推出降低了手机行业整体的门槛,但要进入这一市场,也仍然需要有扎实的积累,无论是人员、技术还是产品理念与销售渠道建设。而小米手机完全跳出了这样的局限,凭借MIUI界面打下的用户与关注度基础,全新组建手机团队,以顶级高管自上而下打造一套完整的手机终端设备团队,同时没有销售渠道也没有关系,通过与VANCL的合作来打造网络渠道,避开成本高且负担大的实体店面建设和下游渠道商建设,以网络的方式直接将产品投递给用户,并借此机会降低成本,保证产品最终的零售价格和自己的利润率。
看起来,小米公司的整套策略都非常的合理和可行,以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建设与产品打造方式,来面对一个相对传统一些的科技行业,以“轻公司”的姿态来挑战其它传统“大腕”,包括利用微博等社交平台来进一步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合理且强势的实现品牌推广,以及不着急进行渠道商的建设等等。虽然这些方式是否有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它们都对传统厂商的传统模式产生了直接冲击,让我们知道,“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打造”。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小米公司这样的打造方式不仅是模式上的,它对普通消费者产生的直接好处就是将价格控制到了一个合理的范围,虽然小米公司一直强调的是小米手机性能出色的双核处理器、流畅且方便好用的MIUI界面,以及大尺寸显示屏、大容量电池等配置,但如果没有1999元的发布价格,它显然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关注的眼球。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打造方式在成本控制方面实现了很好的效果(想想看要像诺基亚那样维持全国无数的零售店和销售网络,人力财力成本有多巨大),现在只需要一点邮费,就能完成工厂到用户的全过程,省下来的钱虽然让小米公司可以保留自己的利润,但也同样可以在消费者方面带来实质性的实惠,这恐怕是对传统手机模式冲击最大的一个环节了。
雷军的“移动互联网帝国”战略
在此前的采访当中,小米公司的CES雷军曾表示“小米是最后一家公司”,这样的话从雷军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些让人惊讶——且不说这是为了安抚公司员工,还是真的是雷军的肺腑之言,总之雷军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有关注移动互联网行业或者手机市场,我们就能看到在今年无数的厂商、品牌——哪怕它们此前的业务和手机领域毫无关系——都将打造手机列入了计划当中,这也让我们更能理解雷军此前对小米公司的判断,移动互联网确实是一个“香饽饽”。
其它厂商和品牌是否了解和清楚自己能在移动互联网分到什么羹我们先且不说,雷军的选择一定有他的理由,看看雷军投资的公司,我们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雷军想要干什么。这当中,服装行业B2C平台VANCL大家都非常熟悉,此外还有鞋类B2C乐淘网、移动浏览器UCWEB、游戏语音歪歪、游戏资讯网站多玩、移动支付终端拉卡啦等等,在2010年时雷军在这些企业当中的股份就已经超过16亿美金,现在这些企业的发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日常的移动互联生活,而手机在这当中可以是平台,是推送的机会,甚至是连接其它所有行业的核心。
或者说,手机只是一个载体,雷军投资的这些公司才是真正的回报所在,通过小米手机将这些公司的业务连接成一个整体,而这样的整体完全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拉卡啦就推出了专门为小米手机设计的移动支付配件——这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和服务链条,最终构建出雷军的“移动互联网帝国”。
小米手机是牺牲品还是桥头堡
那么我们就会有疑问了,小米手机究竟是一个帝国构建道路上的牺牲品,还是一个重要性贯穿始终的桥头堡,这样的问题现在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无论如何,小米手机现在确实发挥着它对于手机行业、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作用和意义,它的存在让整个环境变得不一样,在它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雷军的野心,也是未来数年当中都值得我们长期跟进关注的事情。但对于消费者、小米手机的用户来说情况会如何,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雷军在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是否会抛弃这一块业务?会不会让人有“被利用”的感觉?这些问题,大家心里自有答案。(科幻星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