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营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道

文/鲁培康  战略营销理论主张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和战略视野下认识市场、管理营销,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及其中国营销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2009年11月,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播出一条广告,广告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将“Made in China”演化为“Made with China”。与这些“中国制造”产品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的科技,硅谷的软件,欧洲的风尚,法国的品牌,这种结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  近年来,“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等甚嚣尘上。由于“中国制造”的国际分工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底端,以低成本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竞争优势,国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评价以消极居多。每一年,全球品牌评估公司Interbrand都要发布“全球百强品牌榜”,Interbrand的上榜品牌数量已经成为判断这个国家是否具备高质量产品声誉的重要视角。相关访问结果表明,中国产品仅有“低价格”和“实惠”两个属性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其他如高质量、安全性、创意性等均被否定。市场营销的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就公司平均状况而言,有65%的生意来自其现有的满意的顾客,而不满意的顾客中有91%将不再重复购买令他们失望的商品。可见,一个优秀品牌,首先必须在产品安全和质量可靠方面令世界消费者称道。由于产业链分工的限制,“中国制造”在国际上还缺少坚实的信任基础,因此,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是要实现由制造向营销的战略转型。  本刊针对此事采访定位大师艾·里斯先生,当被问及在全球消费者心智中,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的产品形象有哪些影响时,他认为无法将两者分开。任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其他国家的顾客眼里都反映了中国的声誉。因此,中国现在要做的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几十年间所做的事。里斯先生还指出:什么能制造新闻?是负面的消息,而不是正面的。除非中国品牌被认知为世界级的品牌,否则中国永远无法成为世界级的生产国。要长期维持一个“高质量”的声誉,中国需要发展中国品牌,而不仅仅是为其他国家的品牌提供生产制造服务。  显然,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品牌及其中国的国家认知,是随着众多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形成的。中国制造为了实现产业升级,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尚有一条较长的战略营销之路要走。我们欣喜地看到,借助战略并购及其一系列管理变革,联想正在向着它的全球化及其品牌战略进军。而中国制造的典范企业海尔,其由制造向营销的“蝶变”正是自身国际化及其品牌战略的关键一跃。  最近,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接受英媒专访时说,“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西方了解中国,跟我们了解他们是不成比例的。”近年来,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西方200多年才走完的路,特别是中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更让许多人看花了眼,以为中国的GDP坐三望二,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俨然已是大国崛起,必将拯救世界。这样的观点难免贻误企业,错失良机。  中国企业界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不可盲目乐观。从长远来看,过多的大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只会对经济发展有害无益。毕竟,中国有13亿人口,民生问题还很多,城乡差距还很大,拉动内需路很长,加之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各种国际阻力不断增加。而且,随着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已然失去。实际上,作为世界级制造大国及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几乎没有“制造”出一个全球公认的世界品牌,当足以令人反思。从根本上说中国还只是一个贸易大国,其与经济大国、金融大国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如果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无异于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尽管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风生水起,但后30年才更具决定意义。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必将打造出更多的世界品牌。而惟有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集群才是企业成功、国家富强的标志,这既是中国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是中国营销的历史责任。

时间: 2024-07-30 04:16:05

战略营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道的相关文章

《拥抱变化——社交网络时代的企业转型之道》一找准组织目标和企业文化

找准组织目标和企业文化 拥抱变化--社交网络时代的企业转型之道 这个层面会重点关注如何找到组织和部门目标,让你充分认识到要打造社交型企业需要对组织机构做出哪些调整.对于社交型企业,企业员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IBM的市场营销副总裁乔恩·岩田(Jon Iwata)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让IBM的员工自由地融入博客圈(由博客.Twitter.社交网站,如Facebook.LinkedIn等平台构成的网络圈),结果对IBM的品牌形象带来了非常大的正面影响.我们在此引入一个"社会资本"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钟 华 编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 钟华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4 ISBN 978-7-111-56480-5 I. 企- II. 钟- III. 电子商务-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IV. F72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68703号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出版发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西城区百万

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经济发展转型之道

文章讲的是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经济发展转型之道,2015年7月19日,以"开源大数据技术的生态与应用"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大数据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主办,北京大学CIO班教务办公室和北达软协办,CIO时代网承办.活动当天来自业界的专家领导.大数据专家.技术大咖.知名企业CIO.知名媒体等近200位嘉宾参与了此次盛会.本届论坛的主题聚焦开源大数据技术的生态与应用,嘉宾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

阿里中间件首席架构师钟华:《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新书出版(含试读PDF)!

作者简介 钟华(花名:古谦),阿里巴巴中间件首席架构师,15年中间件领域行业经验.对传统企业IT建设和互联网架构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多次作为总架构师协助大型传统企业打造业务中台项目,为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项目涉及政府.制造业.金融.交通.媒体等多个领域. 内容简介 本书从阿里巴巴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详细阐述共享服务体系如何给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持.介绍阿里巴巴在建设共享服务体系时如何进行技术框架选择,构建了

阿里巴巴中台架构的建设原则——走进《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系列2

如何选择共享服务中心的框架 上一篇提到,阿里巴巴以共享服务体系来作为其"中台"战略的核心支撑,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框架构建这个共享服务体系?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淘宝平台"服务化"历程.发展到2007年,淘宝成为了一个由超过500人的技术团队共同维护的WAR包(几百兆字节),大小功能模块超过200个,飞速发展的业务(当时的淘宝基本上几个月业务就会翻倍)与传统的应用架构碰撞带来了下面几大问题: 1)团队间协同成本高,业务响应越来越慢.超过200个功能模块的包,必然分项

互联网+存储转型之道:左手开源,右手融合

2016年8月5日,全球开源领导厂商红帽携手ZD至顶网.Intel.云达科技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开放 融合 开源开启存储新世界"的2016年中国开源企业存储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召开.ZD至顶网总编高飞先生为峰会致辞. 高飞在致辞中表示:"过去的两年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走向"互联网+"的转型过程.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信息渠道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很多企业的业务都变成一种双重业务状态,一边是传统的商业模式,一边是逐步发展的由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驱动的业

战略营销: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

文/鲁培康 战略是企业基于现实环境对未来所做出的选择.战略的高度就是企业立足现实.谋划未来的特定条件,是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着眼于未来的路径选择.目标实现的独特视角,这是战略营销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这里,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制定战略.开展市场营销,是战略营销的一个重要观点.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忽视了这个重要条件,其市场营销活动迟早都要受挫.换句话说,企业的战略制定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传统的营销理论更多地强调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项外部活动,直到今天,谈到营销管理,很多人仍然认

探索阿里巴巴如何打造共享服务中台的稳定性——走进《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系列3

前面两篇介绍了共享服务中台的业务价值以及建设原则,本篇内容将主要介绍当服务中台支撑越来越多业务场景后,在打造平台稳定性能力方面所探索出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以及成果.整个稳定性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机房布线.网络通信.硬件部署.应用架构.数据容灾等都与稳定性相关,这里我们提到的稳定性主要指从共享服务中台的角度,实现了对中台应用架构以及平台自身的精细化管控以及保障,主要措施包括容量压测和评估.全链路压测.流量的限流和降级以及业务一致性平台. 容量压测和评估 想了解一个平台的容量,在传统的常规性能测试以及

阿里巴巴中台架构的业务价值思考——走进《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系列1

架构无法决定市场的成功还是失败,但是作为土壤可以不断孵化新的物种.阿里巴巴从2008年开始的架构优化过程其实并没有解决该做什么的问题,但是解决了创新效率的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中间件技术部研究院蒋江伟(小邪) 源自芬兰游戏公司 Supercell 的启发 2015年年中,马云带领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拜访了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部落战争><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等多款知名游戏的创作者.Supercell的模式给了集团高管们很大的感想:在Supercell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