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由开放、去中心化让比特币成为了互联网精神的象征,但贪婪投机也在毁灭其未来。比特币的价值没有担保,而在于游戏参与者的信心,成为疯狂炒作的对象(尤其是中国地区),神秘
自由开放、去中心化让比特币成为了互联网精神的象征,但贪婪投机也在毁灭其未来。比特币的价值没有担保,而在于游戏参与者的信心,成为疯狂炒作的对象(尤其是中国地区),神秘创造者从游戏规则中巨额获利,而更成为毒品、洗钱和暗杀等不法交易最佳选择。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世界的黑客们就一直梦想超越传统的国别差异、地理限制、社会制度,创建一个信息自由、开放与大同的虚拟世界“乌托邦”。
电子邮件跨越了传统的地理界限, 谷歌 搜索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 Facebook 让世界成为一个社交村落,移动互联网让沟通无所不在。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方式,也给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但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金融领域“通天塔”的打造进度就显得格外滞后。货币依然由各国央行发行,金融服务依然受到严格的监管,跨国贸易与资金流动也需要遵照复杂的汇率变化与外汇结算。从本质上说,这个世界的金融秩序依然掌握在那些穿着西装的老家伙和犹太人手中。
信奉电脑改变世界的黑客们期望有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货币,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各国金融体系,不遵从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机构的监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完全自由的流通。新时代的货币是虚拟的,只存在于电脑网络,但又可以在现实中进行交易和兑换。
金融乌托邦
这就是比特币的诞生根源。从本质上说,比特币是黑客们打造虚拟“理想国”金融体系的必经之路。没有比特币,也会有其他虚拟货币。实际上,黑客们创造的虚拟货币并不只有比特币,还有LiteCoin、FreiCoin、Ripple等诸多类型。它们或基于比特币的协议,或是自成体系。而 腾讯 、 亚马逊 等互联网巨头发行的虚拟货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比特币不是最早的虚拟货币,但却是目前影响力最大、最为广泛接受的币种;在比特币的普及过程中,既有黑客们打造金融乌托邦的单纯理想,更有大量投机人士在贪婪驱动下的疯狂炒作,更因为其隐秘特性而被犯罪分子用作网络不法交易的最佳工具。
比特币起源于2009年,是一种P2P(Person to Person,个人对个人)的线上金融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网络是一种无组织的 Visa 或者PayPal,一种无政府的跨国支付体系。这个网络是不属于任何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只是一个由散布在全球的计算机创建出来的电脑网络。
和现实的国际金融体系用美元做基准货币一样,比特币网络这种虚拟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货币,这就是常规意义上的、现在被热炒的比特币。2008年,一个化名“Satoshi Nakamoto”(国内译为:中本聪)的人在网络论坛上构思并创建了比特币的造币原理――计算机运行特殊的比特币软件,贡献出CPU性能进行运算,而后从网络获得奖赏“比特币”,这个过程又称为“挖矿”。
而按照中本聪等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比特币的总数将是固定的2100万枚。因此,这也是比特币的第二大特征――一个通货紧缩的货币。看起来,比特币不会像其他现实货币那样因为央行大量印钞而数量泛滥,而因为数量有限会永远保值。任何通过挖矿和购买拥有比特币的人,似乎都不会损失,因为在比特币之前,任何金融服务或是机构都需要受到相应国家与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面临着美联储等各国央行的准入管理,与现有的商业银行进行合作。但比特币却完全不需要受到这些常规意义的限制,这是全球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开放的金融体系,也和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完全脱离。
任何人只要可以接入互联网,无论身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可以挖矿、购买、出售以及兑换比特币。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国家央行和金融机构的限制(至少目前是如此)。对黑客们以及信奉互联网开放精神的人来说,比特币的这种分散独立性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脱离国家、地域以及行业限制的世界性虚拟金融体系。
自由、保值、开放、去中心化,比特币的这几大特性,让其成为了黑客们最理想的金融乌托邦基石。 因此,比特币也受到他们的极力推崇与推广,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在全球日益普及,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得到现实世界接受。
随着比特币的急剧增值,参与比特币造币、交易、流通过程的人数也如滚雪球一般呈现现象级扩大,参与到这个。有直接购买计算机挖矿造币的,有购买比特币希望投机盈利的,有打造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目前全球已经有有10000多家实体商家接收比特币,甚至有了比特币ATM机,黑客们可以用比特币购买食品、产品、服务甚至是房子,也可以直接兑换为美元等现实货币。
冒险家乐园
作为比特币这一历史里程碑的缔造者,中本聪却如同一个鬼魅般,只出现在虚拟的网络论坛中。从来没有人见过他,他最后一次在网上出现也是三年前的事情。似乎这个可能的日本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在2008年打造了比特币的基础架构,然后又第一批挖矿造出了大量比特币,之后就消失在计算机网络背后。
或许,这个中本聪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创造比特币又从中牟利的神秘组织。原因很简单,按照他创建的比特币挖矿原理,比特币的数量是固定的,而且随着参与挖矿的人数越来越多,造币过程会变得越来越艰难。举例来说,如果2009年电脑成功“挖矿”可以获得50枚比特币,那么现在的奖赏就只有25枚,而2016年的成果只剩下12.5枚。
现在全球电脑造出来的比特币共有1200万枚,而按照中本聪设定的比特币玩法,全球总共只能拥有2100万枚比特币。换句话说,越早参与这个游戏的人,就可以拿到越多的比特币。而后来的人除非疯狂投入计算机硬件进行挖矿,否则永远不可能再拥有比他们更多的比特币。
而作为比特币的创造者,有理由相信,中本聪(本人或者是一个组织)以及最初的参与者和拥护者已经积聚了数量庞大的比特币。有报道称,中本聪自己就已经拥有超过百万比特币。单是按照目前的价值,中本聪已经凭借着比特币成为了亿万富翁。如果比特币的炒作泡沫继续下去,中本聪和比特币最初缔造者们的财富只会如滚雪球一般疯狂增长。
实际上,从比特币这种机制中获利最多的人,就是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以及他最初的那些拥护者,例如比特币基金会(Bitcoin Foundation)等机构。从这个方面来说,比特币和现实货币已经没有差别,都完全失去了公平的意义,或许这也是黑客与极客所不愿看到的情形。如果一种货币被高度集中,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流通的功能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单单创造比特币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种货币,要进入市场流通,具有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获得国家机构的担保(如纸币),要么像黄金一样作为贵金属具有实际价值。而比特币本身是一种电脑运算的结果,由于其是跨国界的、不受监管的、全开放的世界虚拟货币,因此也不可能得到具体国家央行的担保。
比特币的价值,仅仅在于有多少人相信并愿意参与这个游戏。听起来,这个价值认同原理非常类似于传销组织或者“庞氏骗局”:只要有越来越多人参与比特币的造币、流通以及交易过程,那么比特币的价值就会因为其通货紧缩性质而越来越高,而最初的参与者或者上线发展者,就会随着比特币的增值而越来越富有。
比特币的造币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电脑运算,需要投入高性能的电脑硬件,消耗巨大规模的电量。但如果比特币的价值不被认可,这些造币过程的投入也就一文不值。简单的说,用挖矿机去开采黄金,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但如果开采出来的是废石料,前期投入再多也没有任何价值。
正因为比特币的价值在于投资者的信心,所以一旦传出比特币监管前景的传言,或者其他利好与利空消息,其价值就会急剧波动。今年4月19日,比特币的价值在半个小时之内暴跌了一半,从900美元狂跌到650美元。 比特币的实际价值波动,比任何资本市场都要疯狂。这样的特性,让比特币几乎不可能成为一种基准货币,更不可能承担起货币应有的职责;而比特币交易的参与者也必须承担巨大的风险,极易成为庄家投机炒作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