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消协在北京召开“网络消费安全座谈会”,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消协参与研究。中消协指出,在目前的网购消费中存在宣传与实物差距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物流配送问题频出和贷款支付存在风险等问题。其中,质量问题占据首位。
近三成投诉反映质量问题
根据全国21个省市消协上报的网络消费投诉统计数据和情况,去年上半年,共接到网络消费投诉5530件。质量方面的投诉占据首位,达28.8%,其余投诉分别为:营销合同、虚假品质表示等。其中,团购类投诉占4.9%,非团购类投诉占95.1%。在非团购类投诉中,排名第一的是家用电器类投诉,位居第二的是百货类投诉,排名第三的是服务类投诉,排名第四的是网络游戏类投诉。
九大问题困扰网络购物
宣传与实物差距大:仅凭浏览网页,消费者很难判别广告的真实性、可靠性,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大打折扣。
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店铺用仿品冒称正品,甚至销售“三无产品”。
格式合同有待规范:主要存在利用格式合同免责、没有以合理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等问题。
物流配送问题频出:网购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毁时,网站、产品供应商、快递公司互相推诿,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得赔偿。
货款支付存在风险:以钓鱼、木马为特征的网络诈骗产业链成为威胁网络消费者利益的第一杀手。
售后服务争议突出:部分商家对于消费者的正当诉求不予以积极回应,拖延、推诿。
欺诈行为屡禁不止:常见诈骗手法包括中奖设诱、低价设诱、第三方假冒卖家客服骗货等。
信息安全亟须加强:一些商家将消费者的信息卖给他人。
评价搜索玄机重重:搜索引擎公司通过收取费用,屏蔽不利言论,更改排名情况。
呼吁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此,中消协及各地消协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立法保护,赋予网络消费无条件解除权。同时,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制定规制网络消费格式合同,强化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等。建立有利于消费维权的证据规则,建立网络交易消费者纠纷非诉解决机制。设立第三方网络消费保障金制度,构建网上欺诈保护体系,规范物流配送服务,强化网站安全管理。
消费提醒
1.消费者应当尽量选择信誉好、安全性较高的网站购物。
2.要警惕木马,不要轻易外泄校验码,并注意留存支付证据,以备纠纷时使用。
3.不可随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泄露给身份不明的网站和网络商品经营者,即使购物要求留下个人信息以便配送,也应当注意识别对方的身份,并且只留下必要的联系方式,其他的信息尽量不要向对方提供。
4.发生纠纷寻求维权时,首先及时与网上销售商家联系,不可错过有效的维权时效,若不能解决,应及时收集能够明确证明其因果关系的材料、相关的凭证、单据等,向有关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