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宣布和全球ICT巨头思科成立合资公司半年后,浪潮董事长孙丕恕面对媒体解读双方合资逻辑和推进情况:“合资公司还处在筹建阶段,希望今年能注册成立,并在中国推出产品。”
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下称浪潮)董事长孙丕恕刚刚参加完山东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下午便与媒体见面,介绍浪潮的最新发展情况。在采访中,孙丕恕坦诚,浪潮现在虽然是一家IT公司,但也想成为一家ICT公司,为全面进军数据中心领域补齐短板。
对浪潮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是与国际巨头合作。2015年9月,孙丕恕跟随习近平主席访美,与思科共同宣布,双方将投资1亿美元,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根据双方协议,浪潮将在合资公司中占股51%,思科占股49%。
在业内看来,这家合资公司是双方各取所需:在中国,思科既面临华为与华三等的激烈竞争,又要克服“棱镜门”之后各国政府对其产生的不信任感,需要一个合作伙伴;而浪潮一直缺自己的网络业务,希望能补上这块短板。
“我们做数据中心需要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我们现在就缺网络,所以希望在这方面补齐短板。”孙丕恕在采访中表示。思科CEO罗卓克(Chuck Robbins)也在去年宣布合资公司消息时表示:中国现在只占思科全球3%的业务量,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孙丕恕表示,浪潮与思科的合作是技术转移,是“通过合资公司花钱购买思科的技术,再进行研发”,业内所担心的成为“思科代理商”的情况并不存在。
“我们是真的结婚,不是拉拉手,不是代理产品。”孙丕恕强调,“这个合资公司不只是浪潮的,是双方共同拥有的,是双方结婚生的孩子。”
在政府对IT行业“自主可控”的政策之下,浪潮等国内IT企业开始了中外合资之路,思科之外,今年1月,浪潮和全球最大ATM机生产商美国迪宝公司宣布建立合资共同拓展国内ATM业务。
除了不断拓展国内业务,孙丕恕还有“走出去”的野心。孙丕恕介绍,在浪潮所在的IT行业,北美市场规模最大,占全球市场的40%,中国和欧洲市场各占20%,日本约占9%,其它国家大约占10%左右。
孙丕恕表示,虽然浪潮愿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浪潮产品出口国外,但沿线国的机会毕竟有限,浪潮会把北美和欧洲作为浪潮国际化的“第一战场”。孙丕恕介绍,浪潮现已在硅谷设立了服务器工厂,向微软、苹果等互联网企业供应服务器,用于建设数据中心。浪潮在硅谷现有三四百名员工。
“浪潮现在的收入有20%来自海外。我们希望,能在‘十三五’末期将这个数字提高到40%。”孙丕恕告诉财新记者。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