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进行,长三角地区老龄人口高增幅令人关注。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带来严峻考验,而未来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则更加旺盛。长三角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家院互融”、“模式共存”的发展态势。
机构养老爱你不易
日前,沪上电视节目《大声说》请来专家,就“居家养老好,还是机构养老好”展开“舌战”,一方认为,送老人进养老院有“不孝之嫌”;另一方强调,居家养老使得老人遭受孤寂之苦,缺乏人性化。
上海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仅13.1%的受访老人愿意去养老院。
记者近日采访14位市民,在9位老人中只有2位愿意进养老院养老,其中1人是不愿给小辈添麻烦而选择进养老院;另5位中青年,赞成老人进养老院的只有1人。
一些老人认为,“无儿无女的,或是儿女不肯赡养的才进养老院”。在他们看来,进养老院是无奈选择。
部分子女也表示,不会将父母送到养老院。李先生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平时工作很忙,他说,“天伦之乐是用再多钱也补不回来的。自己没时间的话,可以请一个保姆。自己尽量抽时间照顾父母。”张小姐已成家,每个周末小夫妻回父母家吃饭,下午她会陪爸妈逛公园、购物。王小姐说,父母以后是居家养老,还是进养老院,尊重他们的选择。
浙江省社科院杨建华教授分析,老人到了陌生环境,容易产生失落、惆怅、孤独情绪。而居家养老可以延续以往的人脉,找回归宿感。
目前长三角养老院供求关系出现一个奇象:尽管许多人对养老院不太接受,但公办的、位置在城区的养老院却供不应求;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民办的、位置在偏远郊区的空置率惊人。以南京为例,市区公办养老院爆满;而郊区民办的竟空出9000张床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种布局上的失衡局面,要从城市规划上调整,短期内难以扭转。
以房养老尚欠“火候”
“以房养老”模式是“舶来品”,它是发达国家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后出租,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而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也被称为“倒按揭”。
记者了解到,宁波镇海区不少老年人就采取“以房养老”。今年70岁的梅夏美年初住进老年公寓后,将自己一套81平方米房屋出租,月收租金1200元,加上每月退休工资1100元,扣除每个月交付老年公寓七八百元的生活开支,梅夏美手头还蛮宽松的,有时还给上大学的孙女、孙子一点零花钱。
在无锡,“以房养老”也多起来。上月,61岁的王老伯和老伴,将市中心房子租出去,两位老人住进了无锡金匮老年休养院,每人月付900元。
陆老伯今年91岁,记者看到,老人房间里电视、空调、橱柜齐全。床头有一个“应急铃”按钮,享受24小时随叫随到服务。陆老伯需要“特别护理”,加上吃、住等,每月交付养老院1300元,而老伴张阿姨每月只需付850元。两口子算了一下,把宁海老家房子租出,费用足够在养养院开销了。养养院还设有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显然,无论是镇海的“以房养老”,还是无锡的“以房养老”,都与“舶来”的“以房养老”模式有很大不同。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买房传子女”观念有关;另外,国家相关法规不完善,也让金融机构不敢推出此类养老金融产品。如同国人对“按揭买房”有个接受过程一样,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真正意义上的“以房养老”必将成为我们选择的养老方式之一。
“家院互融”广受欢迎
居家养老,也能享受专业化服务,这是宁波江东区首创的“家院互融”养老新模式。
潜龙二村独居老人肖大妈说,每天一早就有服务员上门送菜、打扫卫生、检查安全,把脏衣服拿去清洗,“遇到事情,拨打助老热线,立即有人上门。”
江东区有4.2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其中大多数不想离家养老,又希望享受专业化生活照料。
“不进养老院,那就让养老院进家门。”江东区民政局副局长刘学文说,该区对2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福利院进行整合,统一纳入区“家院互融”服务中心。
走进江东区“家院互融”服务大厅,87680000热线电话不时响起。服务中心负责人董雅琴介绍说,老人打个电话,就能享受到代购生活用品、代缴各项费用、餐饮配送、服药提醒等服务,以及专业的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
“家院互融”模式今年6月在东胜街道试运行,该街道有1086名老人纳入服务对象。所有独居老人免费享受服务,普通老人每天支付费用不到1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家院互融”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融为一体,是创新之举。
“智慧养老”渐成时尚
日前,南京首个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养老”方案在鼓楼区试点。
“"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使老人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专家向记者介绍说,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地面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老人亲属;冰箱里的牛奶翻倒洒出,或炉灶忘了关火,传感器都会发出警报……
江苏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认为,“智慧养老”符合未来养老服务方向,政府将继续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培养一大批服务机构,共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
而在杭州,一项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在线”,最近在下城区潮鸣街道开通。
“我家车棚漏水,请帮忙解决一下?”上周二,潮鸣街道呼叫中心接到求助电话,LBS定位系统马上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这是东园10撞3单元的残疾独居老人徐大妈打来的。工作人员立即将指令下发到东园社区责任社工的手机上,很快徐大妈家雨棚漏水问题得到解决。
自10月底“数字化在线”试运行以来,处理了数十位居民求助电话,给社区老人带来了很大方便。目前这项服务已在潮鸣街道的9个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中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