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通过大数据预测并防止用户流失?

用户流失已经成为产品运营的一项重要KPI

“全球有50%的用户已经更换或者正准备更换他们使用的银行。在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变更自己银行的比例正在上升。”

—— Global Consumer Banking Survey 2012, Ernst& Young.

用户流失以及用户参与度已经成为大多数银行的一项最重要的议题

有研究表明:“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3-8倍,一个老客户贡献的利润是新客户的10倍以上。”用户参与度每下降5%,则企业的利润将下降25%。获得新用户的代价要远高于保留住现有用户,而重新获得已经流失的用户代价更高。事实上,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以及研究证实,用户流失是对公司利润的最大破坏。

近期,福布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各公司领导层关于缺乏对客户理解的文章,“缺少积极的、持续的来自企业或品牌关怀相关的用户体验,会导致企业丢失掉惊人的20%的年收入。­­这就是银行类企业每年会有一笔数额巨大到上亿元损失的原因!本质上,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情绪、动作以及更换银行的倾向已经成为银行最为重要的事。

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是如何影响到用户情绪以及流失的?

在现今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在爆炸式的社交媒体中,坏消息的传播速度惊人。经调查,调查显示,有接近63%的用户使用在线个人网络以及社交网站作为获取可靠银行产品信息的来源。并且,有45%的用户会在社交媒体中对他们获得的服务作出评价。因此通过数据,跟踪到用户的想法并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决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及合理的定价策略。

但是,不同渠道的用户情感和用户体验信息存在于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中,这些数据可能会说谎;更不幸是,各种数据之间没有贯通,存在着信息孤岛;这些现实情况使得银行对客户进行全面整体的了解,银行想较早获得客户流失预警信号并启动挽留措施变得异常困难。

最重要的是了解客户以及预测流失

为了能够尽早的鉴别潜在的用户流失倾向,首先需要对你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了解银行的客户是怎样使用银行服务的,拨打客服电话、在网站上或移动银行上的交易、又或者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这些历史数据能够让银行较早的了解到一些预警信号,比如交易量减少了,自动支付中止了,或者其他什么对于用户的负面体验,根据这些预警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补救来减少流失的发生。

但是,我们前面也提到,客户的信息没有贯通,这让第一时间监测到预警信号并采取措施变得很困难;结果就是,银行最终从不同的碎片化的不完整信息进行策略拟定与实施,导致客户容易流失,损失惨重。

大数据是如何帮助预测潜在流失的?

用户数据生成的数量、种类以及速度的快速增长,使得利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几乎无法存储更无法实时的进行分析并提出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困难,并平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银行访问,客户来电日志,网页交互日志,信用卡记录的交易数据,以及客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交互数据。

大数据技术解决了数据管理问题,通过解决存储、分析、检索大量多样化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并且随着数据的增加可以弹性的扩展,这就让银行可以接触到用户的实时行为,能更好的提供流失预警。此外,精湛的数据匹配能力能链接客户在各个渠道上的交互数据,建立起一个全面的360度画像,全面了解客户,将它转化为可执行的数据决策。

建立预测流失模型

360度的客户画像,对于银行预测潜在流失的客户是否足够呢?要想全面利用好用户的信息,需要建立一个可行的预测流失的模型。有效的客户流失模型的高预测值帮助识别具有高流失风险的客户且能够过滤“羊毛党”,并且对每个流失模型能够构造出效果提升曲线,可视化的展示出相比于不使用模型,使用流失模型所起到的提升作用。

另外,如果银行业不能针对单个客户给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那么即使能够准确的预测流失客户也是不够的。那些通用的基于大范围客户分类的营销方案会导致挽回率下降。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化、有明确目的、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来挽回高流失风险用户,降低流失率。西桥科技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基于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在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落地应用,它可以助力企业有效的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基于业务流程的用户智能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成熟的机器学习技术,会让银行在预测以及阻止用户流失,推行个性化推荐和提高用户忠诚度上取得一个全新的、更有竞争力的进步。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时间: 2024-09-22 01:06:44

银行如何通过大数据预测并防止用户流失?的相关文章

SAP被评为“大数据”预测分析领军企业

本文讲的是SAP被评为"大数据"预测分析领军企业,2013年1月24日,SAP公司日前宣布:在Forrester Research 发布的"The Forrester Wave: Big Data Predictive Analytics Solutions, Q1 2013"(<The Forrester Wave:2013 年第一季度大数据预测分析解决方案>)报告中,SAP被评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评选活动中,SAP 凭借强大的架构和战略被誉为市场

百度大数据预测开放平台即将9月上线

百度正式对外宣布,将于9月推出大数据预测开放平台(宣传页面:http://trends.baidu.com/open ),将百度的大数据预测能力开放,对外提供平台化预测服务,这也是国内首个大数据预测平台. 未来,任何有时序数据预测需求的企业只需导入特定数据量的历史数据并提交预测任务,百度大数据预测开放平台就能直接给出预测目标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来辅助企业进行商业运营决策. (百度将于9月正式对外发布预测开放平台) 据了解,百度预测开放平台主要是针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平台化的预测服务.企业用户只

大数据预测:4个特征,11个典型行业

世界杯期间各家科技巨头利用大数据预测比赛结果,再现"章鱼保罗"雄风.世界杯结束了但大数据预测还会继续.从夜观天象到气象预报,从童话里的水晶球到今日的科技预言家,从地震云的传说再到科学家猛攻的地震预测,人类一直希望能够更早突破局限看穿未来.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更加容易,人类的生活正在被大数据预测深刻改变. 预测是大数据核心价值 人们在谈论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时,最常见的应用案例便是"预测股市""预测流感""预测消费者行

大数据预测雾霾以及存在的商机

近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接连陷入雾霾之困,北京更是频频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中小学连续停课,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雾霾的背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让公众提前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也可以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 郑宇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郑宇[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35名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35岁以下顶级青年创新者)2013年的获奖者,就是上图那位帅哥]一直从事大数据挖掘和算法研究,希望用大数据解决现代城市所面临的问

大数据预测世界杯 八种方法谁靠谱

西班牙.英格兰连续两场失利,小组赛即遭淘汰,不仅让一些球迷伤心欲绝,让彩民损失不小,还顺便连累了众多预测世界杯的高人欲哭无泪. 这届世界杯在大数据火爆之后,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把大数据的概念运用到了世界杯预测上,但这些预测真的准吗?下面选取国内外主要的八种世界杯预测,对他们的预测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看看谁的更准一些. 百度分析最传统 据验证,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18卷中12卷的作文方向被百度大数据预测命中,被戏称"神预测".因此,这次百度收集网上的综合数据,然后进行整理.分析,最终通

忘了《黄金时代》,理性看待大数据预测

在世界杯预测时准确率超高的百度大数据预测在稳步推进时遇到了一个小障碍,尚处于内测的票房预测对<黄金时代>的预测与实际结果出现了偏差,被媒体长篇报道引发业内高度关注,笔者一直在观察大数据预测业务,对于百度预测<黄金时代>失利一事有自己的一些观点,不吐不快. 一.看待大数据预测失准要冷静客观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上,与大 数据相关的各种产业.产品也在蓬勃发展.今年2月,中关村管委会在<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布

获九合天使投资,“所问数据”用SaaS形式为企业实现大数据预测

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 迈尔 舍恩伯格曾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到,大数据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预测:通过适当的数据模型算法,发掘海量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最终得出准确的预测结果. 2013年美国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博士毕业的颜鹏是位实战派大数据专家.猎云网(微信:ilieyun)了解到,博士第二年时,他便在一家VR创业公司从事数据挖掘工作.毕业后到3M公司任职高级研究科学家,负责海量数据建模与分布式计算. 对比美国成熟的大数据行业,国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

刘东明:百度大数据预测将颠覆传统商业和规则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导语:时下,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营销,成为传统企业营销最关注的话题,如果传统行业不能与互联网经济挂钩,就会与时代脱钩.而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过去大企业垄断行业资源,对市场有绝对的支配权.而如今,通过互联网.百度大数据预测等工具,中小企业能够提前获取信息,寻找不同信息间的关系和匹配度,从而及时洞察市场,精准的找到用户所求.这种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也让中小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最近举办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论坛"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投

大数据预测犯罪?不 是预防犯罪!

在这个信息完全透明的时代,除非你脱离社会远离人群,才有理论上的可能保证自己的信息绝对安全,但是,这真的不可能.而如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描述的场景,通过大数据采集预测犯罪,则是信息透明到了极致后,对伦理道德发出的极致挑战,我们更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 每天,我们的行动轨迹,生活方式等等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间断的传送着.如果这样的数据信息不加以保护,那么任何一个人的个人信息都可能被采用,被追踪,被侵犯,而且有时候这种侵犯顶着合法的光环.美国在2012年至2015年在10个警察局做了通过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