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正在呈现不断朝着融合与集中的趋势发展,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互联网、IT企业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分食不同行业潜在的广阔市场,而对安防领域的渗入则表现在各类智能摄像头的出现,迅速席卷了安防民用市场。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安防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不断推动着安防企业加强与互联网、用户之间的融合,民用安防概念瞬时火热。
安防企业进入民用市场的方式是多样的,龙头企业纷纷建立互联网智能家居子品牌,不断推出智能单品;不少厂商转型电商的模式,将线上线下产品线交互融合;也有不少企业转向服务运营,专门为用户解决后顾之忧;也有企业研发机器人,借此进入人工智能领域。
以机器人进民用 安防企业作何打算?
目前,面向民用市场的机器人类型主要是服务型机器人。但用户对于机器人还存在很多误解,将智能硬件和机器人进行等同,但两者却有实质的差异。目前给人的感觉是硬件+APP就是智能硬件了,太过度依赖手机的作用;而服务机器人要能互动,能执行既定任务,能分析判断和决策,可以说是智能硬件的高级阶段,强调的是机器本身的自我触发能力。
当前机器人概念很热,短时间吸引了大批企业进入,尤其以服务性机器人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但概念热仅仅标志着一个产业的萌芽期状态,人工智能时代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各种技术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换作十年前,视频监控技术、通信技术、软硬件处理能力等技术的限制,则很难研发出一个可商用化的服务机器人。而现在,扫地机器人、看护机器人、儿童陪伴机器人、巡逻机器人……市面上机器人产品已琳琅满目,这就是时代前行的力量,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启动,安防企业要有所作为。
安防企业开发机器人其实主要是针对物联网的研究,相较于互联网公司,安防行业更为了解物联网,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且根据用户需求来实现定制化服务。比如巡逻机器人,目标用户针对于企业级用户,并且要结合不同行业市场要做相应定制开发,以及后续持续升级与服务。
机器人门槛并不高,整个产业链条也日趋完整,更多的是融合式创新或者比拼工业设计,但如果安防企业还没有卡上位,想再有新的突破还是比较困难的,要么拥抱互联网公司成为合作者,要么就寻找真正用户痛点重新启程,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来思考未来布局。
民用市场大混战 安防企业如何突围?
安防产业深刻经历了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产业的每一次变革以及带给整个社会的巨大改变,民用市场在几年内也迅速被来自于互联网、IT、家电行业的各类智能单品占领,造成市场鱼龙混杂,且同质化严重,民用市场发展缓慢,安防企业想要突围,实则难上加难。
这两年,行业内仿佛不提生态就不够高大上,不够互联网+,互联网+安防似乎已经成为整个行业转型改革的座右铭。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不仅如此,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适合做标准化产品,有渠道、有营销手段,去年小米和360推出的智能摄像机立马让整个民用监控企业感受到巨大压力和冲击。安防企业如何回击,与互联网企业一较高下?
首先,与互联网企业相较,传统安防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也不擅长互联网的一些玩法,但涉入民用市场后安防企业则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段来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发挥自己的强项,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但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安防企业要先有物联网思维,然后再想着如何+互联网。
其次,安防企业部分转型做智能硬件或智能家居单品,本身单品策略并没有问题,但有没有作为重点的单品、有没有核心技术支撑、有没有市场需求支撑、有没有差异化支点才是单品取胜的关键。线下做得越深,目标市场越精准选择,就可以找到冲击最小的区域。
再次,民用市场要从2B和2C两个方向理解,安防企业更接近物联网和初级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的云资源人工智能资源,去挖掘细分市场,在不同行业里打造企业级产品和解决方案来突破,并借助与运营商的合作与理解,为运营商提供深度定制的视频物联网云服务,打造B2B2C模式。
此外,传统安防企业找到自己的定位很关键,而不是跟风上。未来市场一定是充满创新和个性化服务的,小公司要比大公司快狠准,多接近最终用户,了解真正需求,单点持续发力,积累核心技术,快速整合技术,多用跨界思维,打造接地气的应用,才有可能与龙头企业形成差异化。做不了高大上,就做小优美。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