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有效的隐私保护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5月14日 新闻消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数据隐私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接近30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40% 。在这样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在数据隐私问题中置身事外。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来自google.com)

你是否想过,手机里的APP会暴露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你有一辆车,你多半安装了导航的应用;如果你安装了糖尿病家庭医生这款应用,那你或者你的家人多办受到糖尿病的困扰……其实,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大数据时代”概念下的小例子。

那么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尽量避免个人的隐私数据泄露呢?

笔者有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注册名

当我们在网络上注册ID的时候,很容易暴露我们的身份信息。有些同学甚至图省事,以自己的手机号或者QQ号为网名,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重要信息不经意之间就已经泄露殆尽。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来自羊城晚报)

禁用cookies

网站搜集用户数据主要利用cookies,这是计算机自带的一项功能,用于辨别用户的身份。

我们可对Cookie进行适当设置:打开"工具/Internet选项"中的"隐私"选项卡(注意该设置只在IE6.0中存在,其他版本IE可以单击"工具/Internet选项" "安全"标签中的"自定义级别"按钮,进行简单调整),调整Cookie的安全级别。通常情况,可以调整到"中高"或者"高"的位置。多数的论坛站点需要使用Cookie信息,如果你从来不去这些地方,可以将安全级调到"阻止所有Cookies";如果只是为了禁止个别网站的Cookie,可以单击"编辑"按钮,将要屏蔽的网站添加到列表中。在"高级"按钮选项中,你可以对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进行设置,第一方Cookie是你正在浏览的网站的Cookie,第三方Cookie是非正在浏览的网站发给你的Cookie,通常要对第三方Cookie选择"拒绝"。你如果需要保存Cookie,可以使用IE的"导入导出"功能,打开"文件/导入导出",按提示操作即可。

多个邮箱

如果你频繁使用同一个邮箱在不同网站进行操作,数据挖掘和分析最终还是能找到你。在不同社交网站上使用不同姓名和邮箱能有效提高防止被机器认出的概率。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来自成都新闻)

不要主动上传敏感信息

江湖上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不作就不会死”。如果你主动将信息上传到网络上,无论你觉得数据是怎样的安全,终究有泄露的风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种“门”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杜绝手机流氓软件

现在新兴起一种窃听流氓软件,常常让用户防不胜防。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的电话号码、生日、住址、职业、保险状况总是被很多陌生人所知,经常被拨出型商业推销电话骚扰。这背后的一个事实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手机已经被监听了。

这种软件会后台默默上传你的通话记录和聊天短信等,而且能巧妙的必过杀毒软件的查杀。但是有一条可以证明它的存在,那就是流量的消耗,如果你的手机什么问题都没有只是忽然开始在后头大走流量,很有可能已经中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恢复出厂设置也不奏效,只有刷机才可以彻底根治。

文件处理

电脑用户在删除文件以及处理废弃电脑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以下方法,对文件和电脑硬盘进行不可恢复性处理。平时删除重要文件务必不要使用系统自带的删除功能一删了之,无论DEL删除,还是格式化硬盘,都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清除硬盘数据。使用杀毒软件自带的“文件粉碎”功能,对文件进行彻底的不可恢复性粉碎。或者定期进行磁盘整理。

政府和企业可采取的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来自深圳新闻网)

完善法律

对个人来讲,要靠自觉与小心来防止隐私泄露。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加强立法,完善隐私保护机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我国目前没有明确规定隐私权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而是采用了间接的保护方式。隐私权与名誉权二者有密切关系,个人的隐私一旦被他人非法披露,不但会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而且也往往会招致社会评价的降低,从而损毁受害人的名誉。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来自nipic.com)

信息搜集制度改革

在目前情况下,绝大多数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都与用户付出的信息资料直接相连。如果用户不提供个人信息,或者不完全提供网站所需的全部个人资料,就无法获得网站的绝大部分服务,甚至拒绝访问。这样不利于用户在选择权方面的充分实现,所以我认为选择权的真正实现尚待时日,尚需各方的共同努力。在网民的控制权方面也是一样,其实就是网民通过合理的途径访问个人资料,并针对错误的个人信息进行修改、补充、删除,以保证个人信息资料的准确、完整的支配权利。

其实,网站向用户收集资料,其目的是要对该信息的利用。对于一些对网站运营无用的信息,应该把选择权交回用户手中,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开放自己的信息。

技术进步

保护隐私技术进步在大数据时代尤为重要。网络高科技公司通过分析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可以精准判断用户的喜好乃至性格。在享受高度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不知不觉间我们也暴露了大量个人隐私。

信息在疯狂爆炸,然而防止隐私泄露的技术还是裹步不前。像PrivacyMark和TrackerScan这样的网络安全工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隐私泄露会更加严重,除非你不上网,否则在技术上无法做到完全的保护。要真正保障每个公民的隐私权和安全,是需要靠法律和道德,靠每一个人的良知和社会组织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4年05月14日

本文作者:李英杰

本文来自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时间: 2024-09-17 03:34:06

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有效的隐私保护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云”上的隐私,会满天飞吗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侯先生是个"手机控",出门靠网上约车.饿了手机上叫外卖.买火车票飞机票APP搞定--虽然这些手机应用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但是他还是有些顾虑--我的位置.住址.手机号码.家庭成员等个人隐私平台上都有,会不会被非法利用? 大数据时代下,个体用户很难对抗个人隐私被暴露的风险,隐私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安全,如何合理安全利用大数据?最近召开的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专门设置了"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中国大

大数据时代信息监控VS个人隐私 各国怎么做?

2月中旬,一名中国留美学生向学校请了半个月假回国过年,当她重返美国时,在洛杉矶机场被美国海关盘问.该留学生被要求上交手机供美国海关检查,官员在她和朋友的微信聊天中发现,她曾表示:"我不喜欢这个学校,不是真的想上学,只是临时挂一下身份."美国海关因此认定她隐瞒了来美国的真实目的,拒绝她入境.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的公共事务专家称,所有到达美国的国际访客都要经过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 在大数据时代中,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率和依赖度极高,正因此,政府对公民电子设备的监督

大数据时代该如何保障个人隐私安全

网站公然叫卖个人信息 还推出"会员制"包年服务.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一起出售公民信息案,嫌疑人竟将公民信息在网站上公然出售,警方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成功抓获涉案嫌疑人3名,在作案电脑里发现海量公民信息.(7月27日 扬子晚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被数字化.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刻画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在线上线下的各种互动,从而为人们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然而提供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小视.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屡屡

大数据时代安全难题: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紧迫

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经入罪,其规定了新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罪名,并加重处罚,最高可判7年. "但目前有罪行为类型仍相对偏窄,对于非法'处理'个人信息等具有同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涵盖范围有限."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吴沈括说.此外,对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维权.行政诉讼都存在现实障碍. "如果不及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尤其会对互联网产业.电商平台以及大数据产业造成危害.同时,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的行为听之任之,又会造成网民生活的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边界正变得暧昧不清

人们重视隐私的保护,但同时也相信未来是一个由数据推动的时代.不过,大数据使用的普及必然会涉及到侵犯隐私的问题,这听起来的确是相互矛盾的事情.   不可否认,大数据是座金矿,通过数据挖掘,人类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远超以往.但大数据又是把双刃剑,国家和企业因大数据获益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的话题却变得暧昧不清,也使业内外对隐私保护的争论延绵不绝. 大数据打破宁静 说到个人隐私,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客户打电话订购比萨,客服人员马上报出了他的电话和家庭住址,推荐了他喜欢的口味,报出他最近去图书馆借

携程“漏洞门”引关注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去哪了

3月22日,互联网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发布了一则消息:携程将用于处理用户支付的服务接口开启了调试功能,使所有向银行验证持卡所有者接口传输的数据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服务器,有可能被任何黑客读取.根据这项报告,漏洞泄露的信息包含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和类别.卡CVV码.6位卡 Bin(用于支付的6位数字).如果有人获得了他人的上述信息,就能轻松完成信用卡支付. 消息一出,在携程网上有过信用卡消费经历的持卡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甚至有人主动到银行换卡.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相关话题成为热点

大数据时代,如何防备棱镜门

速途网特稿(主笔 陈孟华)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的报告,这份报告称:2013年6月,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媒体相继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内容触目惊心.中国有关部门经过了几个月的查证,发现针对中国的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这也是"棱镜门"事件爆发近一年来,中国官方首次对涉及中国的监听窃密问题进行官方确认和表态. 在这份报告中,确认了很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文章讲的是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产生和捕获的数据量迅猛增长,统计数据量以PB(1024TB)级趋势加增,我们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个交互的时代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而我们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网上进行的每一个操作,都被服务器记录了下来,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也成为大数据时代商家博弈的一大焦点.在开发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潜在价值的同时,如何保证个人信息安全,保证个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和不当利用,以及如何提高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可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产生和捕获的数据量迅猛增长,统计数据量以PB(1024TB)级趋势加增,我们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个交互的时代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而我们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网上进行的每一个操作,都被服务器记录了下来,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也成为大数据时代商家博弈的一大焦点.在开发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潜在价值的同时,如何保证个人信息安全,保证个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和不当利用,以及如何提高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可控性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