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下称“中美桥梁资本”)法务部员工晓军(化名),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北京建外大街中环世贸D座26层的公司上班,但眼前的一幕却让她惊呆了:整个办公区只剩下凌乱的办公桌椅、几台电脑和随处散落的账本。“上周五大家还在正常上班,虽然只剩了不到10人。”晓军说,她一直坚持上班是因为“从今年2月1日以后就没领过工资”,此前她没有得到任何公司要搬家的消息,只是同事们不断地离职,偶尔还会听到公司轿车已被抵押之类的窃窃私语。
中美桥梁资本是一家专事帮助中国中小企业通过买壳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和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市场上市的中介机构。通过帮助中资企业上市并获得部分股权,中美桥梁资本获利丰厚,但也因涉嫌过度包装上市企业而遭到美国证监会(SEC)调查。而中美桥梁资本的幕后老板徐杰,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神秘人物。
中介“逃离”
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在中环世贸大厦26层占据约2000平米的办公空间。该写字楼位于国贸正对面CBD商圈的黄金地段。据大厦的保洁人员表示,这家公司看上去很“体面”,“连前台都是中国和外籍两个接待小姐。”
中美桥梁资本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6年来累计投资13亿美元,参股控股了近30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中国中小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公司2011年度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750万美元,追加投资后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在15%以上。”
但事实显示,中美桥梁资本运作资金极度短缺。2012年初,为获取现金流,中美桥梁资本在半年前将原来约2000平米办公空间的一半转租给了国瑞中利(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开展私募活动,与包括内部员工和债主债签署转股协议,承诺运作的企业上市后给予高额回报等。“幸好当时公司没有接受中美桥梁提出的其他融资建议,否则还会蒙受更大的损失。”国瑞中利公司副总经理刘鲁称,年初他们公司已把100多万元租金打到了中美桥梁资本的账户上,现在装修完毕并开始办公,才发现中美桥梁并没有把租房款转给房东。
据中环世贸大厦物业值班经理丁先生回忆,6月份,有个高个子女孩拿来一张26层租户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的“出门条”让他签字,并说需要更换电脑,搬走的包括几台电脑和几只箱子。“没想到他们一去不返。”丁先生说,“他们还欠我们1万多元水电费和一笔物业费。”
目前北京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已受理中美桥梁多名员工提出的索要欠薪诉讼申请。该公司员工透露,中美桥梁资本北京的员工近两年都没有按时发放工资,保险和公积金也严重拖欠,6月初整个公司的员工已不足10人,留守员工一直无法找到包括公司CEO郭宏伟在内的任何公司管理层。据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称,中美桥梁欠管理层的工资也达数十万元之多;该公司幕后老板徐杰去向不明。
“贩壳”真相
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网站显示,该公司自2005年创建,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主营业务覆盖大型私营企业的战略投资、融资型反向收购上市(FTO)、反向收购上市(RTO)、初次公开上市(IPO)及并购业务(M&A)等。但记者并未找到该公司号称位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总部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则表示,“公司注册地在维京群岛,在海外并没有总部和员工”。
而记者在百度搜索中美桥梁资本时,发现该公司与位于上海的中美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美风险投资”)和位于深圳的钜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华银投资担保公司,下称“深圳钜富资产”)同属于中美资本控股集团。该集团于2003年成立,总部设立于美国洛杉矶,是一家专门从事投资管理、资本控制的专业金融管理机构,发起人与中美桥梁资本一样,也是徐杰。
徐杰在美国化名“KitTsui”,十年前曾是深圳无绳电话巨头“万德莱”的掌门人,后来却因高达6亿元的负债案发而“失踪”,后徐杰“前往”美国,在2003年买下壳公司INDI,并通过维京群岛成立的离岸公司,操作美国股市中的壳买卖。有媒体报道,徐杰的团队通过中美风险投资、中美桥梁资本、深圳钜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主体,为急于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收购海外壳公司,制造财务数据,炮制业绩幻象。
2010年底,徐杰因帮助东方纸业、旅程天下等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购”中涉嫌会计违规和审计不严,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
反向收购(RTO),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壳上市”,相对于常规意义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需周期更短,费用也更低,一般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就能买到一个“壳”。中美桥梁资本所有的壳买卖,几乎都是通过ValueGlobal和TopInterest等离岸公司完成,然后再转卖给中国的拟上市公司。
在该公司提供给客户的一份合作协议中,中美桥梁资本“负责整体策划和运作并负责担保,保证合作企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Nasdaq、OTCBB市场上市,在企业达标后即负责向主板市场进行转板的操作”。中美桥梁资本承诺“融资参股、保证上市”,并提供所有金融服务和资金投入,承担在上市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条件是企业上市后将一定的股份作为报酬“支付”给中美桥梁资本。
通过获得股权,中美桥梁资本收获颇丰,以港湾资源项目为例,中美桥梁资本以上市包装费用和用于增发、承销中“打点”相关机构为由收取的费用是30%的股份。急于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正是徐杰这样的“壳主”们的发财良机。
上市与“谎言”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后由徐杰团队主导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2家。但调查显示,2004年后在美国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多数成了垃圾股,尤其是当“做空潮”来袭后,这些企业的缺陷,迅速被做空机构放大。此类公司在反向收购(RTO)三年左右市值缩水75%。而中美桥梁资源的“成功案例”也无一例外成为中概股中的“烂苹果”。
在中美桥梁资本的网站上,旅程天下、海湾资源、东方纸业这些备受争议的中国概念股都被作为“成功案例”赫然在列。其中旅程天下2012年4月17日发布公告宣布自愿从纽交所退市,并于2012年4月26日提交退市文件。
该公司正是在中美桥梁资本的操作下,仅仅花费了43.5万美元收购了美国一家名为TamofHenderson的壳公司从而成功登陆OTCBB,后于2009年10月27日在纽约证交所正式挂牌交易的。该公司也是2011年度被浑水“围猎”的中概股典型案例之一。
此前,专注于中国概念股研究的GlaucusResearchGroup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该公司夸大了公司收入、现金余额和净利润。比如“旅程天下2010年前三季度的广告预算仅25万美元,净利润却高达1.1亿美元,而它的竞争对手在市场营销方面比旅程天下多支出了5~10倍。”为此他们将旅程天下评级为“强力卖出”,目标价仅1美元。
海湾资源是中美桥梁运作下转板的另一家企业,但不久便被GlaucusResearch在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站Seekingalpha上发文讨伐,指其涉及不恰当关联交易、空壳实体、工厂的规模远比其在SEC文件中提到的小、CEO隐瞒事实等七项指控,存在欺诈嫌疑。
东方纸业 2007年登陆美国OTCBB,2009年转板纽交所,也被中美桥梁拿来作为其“成功案例”,但同样遭遇做空机构围猎,被指财务造假,股价像是坐上了过山车。浑水在指责东方纸业存在欺诈行为时,一口气列举了其“夸大2008年营收27倍”等九宗罪名。
中美桥梁网站上提到的另一家企业,家庭系统集团在中美桥梁的投资运作下,于2006年8月登陆美国OTCBB市场,5年过去了,仍未成功转板。新能源系统集团也经中美桥梁多年运作仍未转板。事实证明,多个被做空机构围猎,成功转板之后又因为各种“丑闻”而黯然退市,或因被指财务造假而深陷争议漩涡的中国概念股都出自中美桥梁资本之手。
涉嫌欺诈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国概念股过去10年中所累积的市场信誉土崩瓦解。2012年上半年,包括旅程天下在内,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的中概股企业有19家。
对中美桥梁资本和徐杰这样的“壳主”来说,既往的“包装”方式,并不总能被美国资本市场轻易认同,在2010年经历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之后,虽经多方“努力”,中美桥梁资本近三年内再无一个成功案例,生意受到重创。
利益链条断裂直接导致了中美桥梁资本的资金短缺,财务状况已经无法支撑正常运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本报,中美桥梁资本仅房屋租金和员工欠薪方面的债务已达数百万元。目前,徐杰及中美桥梁资本高层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但中美桥梁资本是否就此草草收场?
据了解,在中环世贸人去楼空之前,中美桥梁资本仍在操作的项目包括山东一个有机农业项目、北京金山城美食包装上市项目以及江西上饶百花洲项目,这些项目尚未“修成正果”。
另据媒体报道,2011年中美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美桥梁资本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合作建立的首个“汽车零部件(安陆)产业基地”,根据计划,该项目预计在6年内总投资100亿人民币,利用外资1达亿美元,目前仍在运作期间。
或许,中美桥梁资本和他的幕后操盘手试图再次通过“失踪”游戏,为仍在操作的项目争取时间,“咸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