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在某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在回应整个平台收视下滑的现象时,大胆直言,“我敢于直面,我们不会用非法的手段操纵收视率。”不过后半句明显话中有话,张一蓓就此解释说,“大家就当八卦听来的,我不负责提供证据。”
稍早前,原央视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发布微博:今日“收视率”乱象已影响到广电、广告行业健康发展;收视率已不只是索福瑞的问题,电视、广告、制作机构、广电、宣传部门都存在问题;收视率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阻碍。短时间内,接连两次对收视率的质疑将这个原本就敏感的字眼再次推向风口浪尖。这也是继之前《人民日报》连续发文揭批收视率造假行为后,就“唯收视率论”以及“央视索福瑞垄断收视调查”再度引发业内争论。
收视率不能与口碑、美誉度、满意度画等号,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收视率甚至不能与收视人群画等号。湖南卫视自制的一系列“雷剧”均是“叫座不叫好”;《丑女无敌》、《流星雨》系列、《新还珠格格》以及《武则天秘史》、《后宫》等,收视率在“板砖”中一路飙升,依靠“俗、滥、糙”赚快钱,这对一个行业的长远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同样是湖南卫视,虽然近两个月来收视下滑至全国卫视排名18位,但是否就能说明湖南卫视骤然衰落,失去竞争力了?显然不能,从应对危机的速度上可见其在节目上的创新能力和制作能力,其他卫视能超越者不多。
可见,既要看收视率,又不能“唯收视率”。去年,央视、北京台等都提出了综合考评体系,简言之,除了收视率外,还要考虑美誉度、品牌价值等因素,但在实施中都有困难。收视率的具体数据是可以量化的标准,但美誉度等都是主观感受,无法用统一标准量化或呈现,这对广告商来说很难成为参照标准。因此,收视率在电视台、制片方、广告商的考核体系中仍是“硬通货”。
而从事收视调查的央视索福瑞在全国只此一家,它既是游戏的参与者,又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是利益的获得者。这样得来的数据,其公信力本身就值得商榷。对于某些台的收视率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业内人士的判断又何尝不是与张一蓓的大胆猜测不谋而合?虽然大家都拿不出证据,但从逻辑推理上行得通。
一方面要让收视率更公正、更客观,同时更要把“综合指标”的考评体系落到实处。以美国电视收视率市场为例,除了占主导地位的AC尼尔森外,《今日美国报》、《电视周刊》、《娱乐周刊》和《从数字看电视》等媒体,都会发布全国性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只有为收视调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打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