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二)

一、 用人德鲁克用人的核心原则是用人所长,用同事之所长、用上级之所长和用自身之所长。优秀管理者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如果管理者在任用一个人时只想避免短处,那他所领导的组织最终必然是平庸的。所谓“样样精通”实际上可能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卓越的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其所好。用人时若老是坚持客观上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或过多的强调别人的弱点,那即使算不上滥用,起码也是误用。真正“苛求的上司”(实际上懂得用人的上司大部分都是“苛求”的上司),总是先发掘一个人最擅长做什么,再“苛求”他做些什么。在用人所长的原则下,在设置职位时就要做到:岗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意思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德鲁克认为现今大部分组织制定的员工考评办法,其实是脱胎于一般医生对病人的评估,医生重视的是病人的毛病,而不是病人的优点。所以如果一位管理者专找下属的缺点——例如考评制度,这必将破坏主管与下属之间的团结。将医患关系用到管理者和下属之间,有不伦不类之嫌,会造成双方无法合作。所以管理者不肯用考评制度也不足为奇。但适当的考评又必不可少,管理者可以问自己下面的四个问题:1. 哪方面的工作他做得确实很好?2. 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3.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4. 我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吗?理由是什么?之所以要问第4个问题,是因为身为他人下属,尤其是年轻、聪明和有志向的人,通常都会以一位有魄力的上司为楷模而塑造自己。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位很有魄力但很腐败的管理者,恐怕这是最糟糕的事了。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注意一个人的缺点,这是关系企业成败的大问题。有这种缺点的人,没有资格做管理者。二、 决策我们常常读到有关决策的著作,但管理者决策时实际采用的程序与那些著作讨论的程序几乎完全不同。优秀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哪些问题是例行性的,哪些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知道最骗人的决策,是正反两面折中的策略。他们知道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执行。决策的推行要尽可能接近工作层面,必须要力求简单。决策的五个要素:1.要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通常来说,有四种性质的问题:(1) 是真正经常性的问题;(2) 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的问题,但在实质上仍是一项经常性问题;(3) 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4) 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管理者常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来确定问题的属性。如果类别错了,其决策必为错误的决策。管理者常犯的错误,一是误将“经常性问题”视为一连串的“偶发问题”,另一种是误将真正的新问题视为旧病复发,因而仍旧用旧原则。2.要明确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也就是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就是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一项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肯定是无效和不适当的。这有时比一项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的决策更加误事。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所以从决策开始,就应该将行动的承诺纳入决策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有效的决策执行起来往往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到了这一步,管理者决不能说“让我们再研究研究!”那只证明管理者缺乏胆识。没有胆识的人可能失败一千次,而有胆识的人则只失败一次。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卓有成效的决策者都知道,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有效的管理者会鼓励大家提出不同见解,鼓励的同时,也会叫大家深思其见解,认清其见解经过实证后的结果。好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应该以互相冲突的
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判断中选择。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能决策。管理者通常所要做的决策大部分都介于必须做决策和可以不做决策这两者之间。我们的问题,通常多是如何改进,而不是如何做真正的变革和创新。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遵循下面的两项原则:(1)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和风险,就该行动;(2)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本文内容摘自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时间: 2024-07-29 06:38:39

彼得·德鲁克: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二)的相关文章

彼得·德鲁克: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

1. 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但是一个人对组织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和知识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其实,有才能的人往往最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自身的资源转化为成果.2.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与体力工作者的管理的极大不同对体力工作而言,企业所重视的只是效率,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体力工作的管理者只不过是下达

自我发展的德鲁克法则

就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而言,如果没有看过一本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著作,就显得过于落伍了.但是,德鲁克一生著有41部经典之作,如何阅读它们,怎样读懂德鲁克,这是一个难题.还好,最新出版的<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一书部分解决了这类难题. 未来难题是"人类的自我管理" 除了了解管理概念的精髓,习得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外,就个人发展而言,从德鲁克的智慧中,我们也能学到如何"自我管理"."自我经营"及"自我领导".

德鲁克:优秀公司的五个标准

在解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时,我总结了德鲁克优秀公司的五个标准:1. 有效产出是衡量一家公司的最基本的底线标准.如果一家公司聚焦于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人际关系就会建立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也就会出现对事不对人的文化.反过来当经营公司不是为了创造客户价值,而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地位与声望,那么,一家公司无论多大,无论多优秀,平庸的种子就已经种下.2. 管理者的时间在哪里,公司的战略就在那里.管理者的时间安排,反映了管理者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

德鲁克什么是有效的决策

决策是人做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再了不起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即使是最有效的决策,总有一天也是会被淘汰的 文/彼得·德鲁克 费尔的决策,主要的意义绝不是表示决策应标新立异,也不是表示决策应有引人争议的特性,而是表示出决策的以下五点特征: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

德鲁克:他唤醒了管理界

彼得·德鲁克(1909-2005)喜欢人们叫他的名字彼得,厌烦人家称他为博士.教授,对于称他为什么大师更是厌恶之至.不过,在德鲁克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还是不能回避"现代管理学之父"这样的称谓. "我的人生波澜不惊,作家生涯平淡无奇,也许有几本书还算有趣,值得一读.不过我的人生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德鲁克的谦逊,不过,如果把这和德鲁克的另外一句话一起解读,也许可以看出这位管理学之父对自己人生的最终评价-"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

德鲁克人生五问(r11笔记第71天)

  关于自己的生活,最近看了罗胖的<时间的朋友>,发现我们需要尽可能发挥有限时间的使用价值,时间匆匆,人生匆匆,关于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经典五问尤其触动了我.多少次蒙头思索没有答案,希望自己可以借着这几个问题来自省.   德鲁克经典五问1. 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2. 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3. 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会有什么贡献? 4. 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5. 我的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所以在此,我不会给出答案,因为

营销≠销售!——读《跟德鲁克学营销》

"成功的公司是这样看待营销的,在这些公司中,营销是驱动力:通过创造价值.宣传价值.传递价值来赢得客户.留住客户并拓展客户是其首要的任务.德鲁克知道这一点."-- 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就是销售,你也这样看吗?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春节在老家的大街上闲逛,你会发现一些新开的楼盘,节日期间虽然没开门,但依然会把惹人眼球的"营销中心"装点得十分漂亮,像是期待来年的售楼工作也能红红火火. "营销中心"其实就是"售楼处",这是非常典型的一

聊聊程序员绩效那点事

刚入职场的时候,对于绩效的概念理解朦朦胧胧,到后面自己做PM,自己开始带团队,带团队以后开始接受公司相对正规的团队管理的培训,到阅读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绩效这个概念有了相对较为清晰的认识,所以在这篇随笔里,我会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一讲我对绩效的认识. 1.TOP 1有意思是作为程序员怎么拿到高绩效?这个话题就好像问做什么赚钱的一样, 没有一个非常精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普适的道理. a)超出预期: 所谓高绩效一般情况下是要超出期望才有可能,那么这个期望就是给你考评的老板或者主管的期望.

草莽与首富:三一重工高速成长之谜

2011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集团总部食堂,以55岁的董事长梁稳根为首,几十个人在一张近30米长的餐桌旁落座.他们平时一日三餐都一起吃,总裁助理以上级别的人必须参加,迟到的还会被罚100元.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那天打趣说:"你们不知道梁总是首富了吗?怎么还是这几个菜?"一桌人哄堂大笑.梁稳根在2011年成为福布斯.胡润富豪榜双料首富,三一集团也成为造富人数最多的公司,共有七人上榜,梁稳根等四位创业兄弟一个不少. 餐桌上,梁稳根讲起了自己的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