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严防个人信息"裸奔" 八种行为易泄露个人信息

犯罪活动呈公司化

去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关专项行动也随即展开。但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年8月19日召开的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通报会上,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我国电信诈骗发案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约200亿元;仅2016年上半年,电信诈骗发案就达28.7万起,造成损失80余亿元。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信诈骗主要分为境内和境外两类,其中境内犯罪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是犯罪分子在自己生活的乡镇对全国实施诈骗;境外则主要通过网络、电话实施诈骗,他们在东南亚、非洲设立诈骗窝点逃避打击。

“我负责冒充警察打电话骗人钱。”台湾人简某2014年经朋友介绍来到肯尼亚,从事针对大陆居民的电信诈骗活动,也是今年4月大陆公安机关从肯尼亚押解回的77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之一。

据简某介绍,在其所在的犯罪窝点,从冒充医保人员套取受害人身份信息,到冒充警察受理“报案”,再到冒充金融犯罪科科长诱骗受害人汇钱转账,骗术环环相扣,“老板”则会按月根据“业绩”给犯罪团伙成员发“工资”。

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表示,电信诈骗与传统犯罪不同,他们自称是“公司”,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每个人只负责犯罪活动的某个环节。专家认为,电信诈骗这种采用远程、非接触方式实施的智能化犯罪,具有破案难、追赃难的特点,且有加速向全球蔓延的趋势,要想对其实施有力打击,必须进一步加强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虚商”责任不能虚

徐玉玉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指出,让徐玉玉受骗的170、171号段简直成为“骗子的专用号段”。

早在2013年,为进一步激发移动通信市场活力,工信部向社会开放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并划分了170号段、171号段供虚拟运营商使用。但业内人士指出,部分虚拟运营商存在重发展用户、轻实名登记的现象,对有关法律要求置若罔闻,有时为了提高业绩而默许、纵容那些不登记或故意虚假登记身份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7月,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关于虚拟运营商新入网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的暗访工作。统计显示,工信部一共暗访了26家转售企业营销网点109个,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网点37个,违规率比为33.9%.其中,暗访实体营销网点50个,发现违规网点13个,违规率比为26.0%;暗访网络营销网点59个,发现违规网点24个,违规率比为40.7%.

工信部表示,运营商在治理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方面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接下来将加大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罚力度,“把实名制落实情况作为虚拟运营商申请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码号资源、发放正式经营许可证的一票否决项”。

严防个人信息“裸奔”

去年的一天,刚参加工作的王婷(化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不仅叫出了她的名字,还自称是其领导,让她“明天到办公室来一趟”。王婷刚进单位,不敢询问对方是谁,只好惴惴不安地猜了一个领导名字,没想到就“猜中了”。第二天,电话再次打来称“急需用钱”,让王婷把钱打到指定账户。她想都没想就汇了钱,孰料这又是一场骗局。事后王婷报了警,但让她始终想不通的是,骗子怎么会知道她的个人信息?

在“我是你领导”电信诈骗高发的广东茂名电白,当地办案民警介绍,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往往会在内部分工中专门设有“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组”,他们通过互联网上的“地下产业链”交易买卖获取身份信息、家庭地址、手机通讯录等公民个人信息,“每条5至8毛钱”。同时,随着信息盗取技术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形成“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利益链条。

面对个人信息存在一定程度“裸奔”的现象,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工信部随后制定出台《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刑法修正案(九)更是新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专家表示,截至目前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公民依法维护权益的成本依然很高。同时,违法成本较低,一旦得手获利巨大,这也是此类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会议强调,要加强系统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对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保护力度。此外,有分析指出,打击电信诈骗亟须制度建设和普法宣传双管齐下,除了尽快填补监管漏洞、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及时提高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也是当务之急。

八种行为易泄露个人信息

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支招:网上购物时,首先应核实购物网站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谨防钓鱼网站。

2.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单据

支招:对于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如快递单、车票,应妥善保管或深度销毁,防止他人盗用。

3.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

支招: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支招:一般情况下,简历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5.不在社交网络透露个人信息

支招:在微博、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即便是“点对点”聊天,也要确保对方是自己熟悉的人。

6.慎在微信中晒照片

支招:微信虽有“朋友圈”,但晒个人照片时要当心被转载转发,进而被陌生人掌握。建议对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可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

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支招:参与网上调查活动时,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并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参与调查和填写个人资料。

8.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支招: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9 06:01:01

防诈骗严防个人信息"裸奔" 八种行为易泄露个人信息的相关文章

管住信息裸奔 该从何处发力

保护意识差,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 管住信息裸奔 该从何处发力 核心阅读 移动互联网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渐凸显.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量刑标准: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切实提高公众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认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再度引发关注.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历:刚预定了一套房子,各种装修公司和私人贷款的推销电话就接踵而至:网上订购完机票,旅店预定.接送乘机等服务信息就

索尼影业遭员工集体诉讼:要公司对信息裸奔负责

索尼影业遭员工集体诉讼:要公司对信息裸奔负责12月17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索尼影业公司日前遭到两名自称公司前员工的人发起的集体诉讼.这两名诉讼人代表公司前员工和现有员工的利益,指控索尼影业未能尽到保护员工的社保账号.医疗记录.工资等私密信息的责任.周一,这项集体诉讼在洛杉矶美国联邦法庭提起,他们指称索尼影业公司没能保护其计算机网络和阻止黑客入侵.原告要求索尼影业公司就其损失作出赔偿,并要求索尼影业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安全,如提供信贷监控服务.身份盗窃保险及其他辅助性服务. 原告方律师称

远离个人信息裸奔伤害

我们喜欢把日常活动和个人喜好"晒"出来的习惯,正成为不法分子为你"画像"的最佳素材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订购了一套房子,就收到装修公司的电话推销:刚买了汽车,就被询问是否需要汽车保险:节假日临近,各类商品广告接踵而至-- 如果只是被骚扰一下也就罢了,一旦这些信息与公民的经济财产安全挂钩就不得不令人细思恐极了.进入新年,大家在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信息都去哪儿了 信息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交各种身份信息.银行开户需要身份认证

招聘网站最易泄露个人信息 被指免责条款宽泛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一项对电子商务.招聘.婚恋和游戏四类网站的测评显示 招聘网站最易泄露个人信息 邓慧祥绘 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很多人心头都会产生一丝疑虑:这些信息能不能得到妥善保护?会不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滥用.误用,甚至恶意使用呢?这一担忧并不多余.3月15日召开的2010中国网站个人信息安全大会发布了<2009年中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根据现有的测评结果,网站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此次中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结果,是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信息 “裸奔”:2016 年网民人均被泄八条个人信息

报告显示,2016年发现的网站漏洞,可泄露个人信息60.5亿条:实名制信息和上网行为记录的泄露,比想象的还要多 骗子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实施精准诈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骗子详细掌握了你的个人信息.最新研究显示,有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是由于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导致. 3月30日,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下称补天平台)在补天白帽大会上发布<2016年网站泄露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披露,2016年发现的网站漏洞可能导致超过60亿条个人信息泄露. 单个漏洞最多泄露个人信息超5亿条 20

个人信息“裸奔”?超七成网民遭泄露

近日,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光学费郁结而死的事件引发了全民关注.犯罪分子精确获取徐玉玉的个人信息是案件的关键. 实际上,公民个人信息已经进入了危机时代.缺乏立法的有效调整,公民的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裸奔"之中.何种个人信息被泄露? 近年来,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日益遭遇挑战.6.88亿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危机成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注脚.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6年6月发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对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形势做了全面的梳理.身份信息.网上活动

《网络安全法》为信息“裸奔”穿上盔甲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6月2日 人民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及其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然而个人信息泄露的程度令人堪忧,如同"赤身裸体"走在大街上,问题的严重性更是令人头皮发麻,轻则骚扰不断,重则遭受诈骗蒙受损失.因而<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犹如为"裸奔"的信息穿上柔软而坚定的盔甲,护佑个人信息的安全. 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源自黑客攻

招聘网站最易泄露个人信息

本报记者 王汉超邓慧祥绘(人民图片) 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很多人心头都会产生一丝疑虑:这些信息能不能得到妥善保护?会不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滥用.误用,甚至恶意使用呢?这一担忧并不多余.3月15日召开的2010中国网站个人信息安全大会发布了<2009年中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根据现有的测评结果,网站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此次中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结果,是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现阶段,由于这一领域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个人信息保护主要是通过企业自律和行

手机NFC支付功能是双刃剑 易泄露银行卡信息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本报记者 温济聪 NFC是与蓝牙相似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凭借NFC功能,消费者只需刷一下手机,便可在一两秒内完成支付.手机NFC支付是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这种支付方式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消费者的支付行为更加便捷,节省不少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导致消费者银行卡信息泄露. "2014年7月11日17时32分05秒,存款3000元"."201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