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商业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零售商业损失额高达1810亿元,商业损失率为0.71%,近五年损失率逐年上升。内、外盗是造成商业损失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造成商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中,内部盗窃单笔平均损失486元,外部盗窃单笔平均损失298元。因此,控制内盗,是商业防损的重要任务。而内部盗窃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偷窃商品,最次要的表现方式是偷窃现金。传统防损方式已无法拯救零售防损问题,防损技术升级刻不容缓。
传统人防+技防作用在弱化
目前,零售业防损的方式主要是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很多零售企业都设有防损部,它是由过去的保安部、保卫科发展而来,工作核心也在演变中发生微妙变化,损耗控制成为其核心内容。人防虽然给偷盗者带来威慑,但是会引起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并且视角有限很难做到全面的监视。
随着零售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大型零售商引入了现代化防损措施包括:电子商品防盗(EA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以及安装收银机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结合的收银机监视系统(POS/EM)等。电子商品防盗系统通常放置在商场明显的位置,可直接检测到固定在商品上的有效防盗标签,使其发出声光报警。
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从一开始就扼制住盗窃意图,它对减少营业中外盗的作用十分明显。但现有的EAS防盗系统存在检测率低、系统误报、抗干扰能力弱、受金属屏蔽、保护宽度窄、软标签不可回收等缺点,已无法满足现有的防盗需求。
闭路监控(CCTV)安装较多,因为它兼有安防、店内管理和防盗等几方面功能,主要针对意外突发情况、夜盗、防火联动、监视卖场内工作人员情况、防止商品被偷窃等等。
闭路监控系统的功效主要是对内外盗的威慑作用,并记录下整个作案的过程。它的不足之处是,闭路监控系统通常安装在隐蔽的位置对特定区域进行远程监视,而摄像机的视角有涉及不到的区域,因此商场人流稠密时难以发挥作用。商场的闭路监控系统需要有专人24小时专管,一般说来,实际操作中很难有人能够长时间连续不断地监看图象,因此不能保障及时发现和制止盗窃商品的行为。例如,收银过程中采取漏扫或错扫的行为,这种行为比较隐蔽,一般的监控画面只能看到有一个扫描动作,但并不清楚是否扫描上,如果没有扫描上,我们在监控画面也看不出,这种情况就成功实现了超市中的漏扫。
从上文提到的报告也可以看出,现在熟人作案造成的损失更大,一旦内部工作人员熟悉了工作流程,就可以很容易的避开防盗措施。因此,传统的零售业防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
RFID给零售防损带来了新变化
1、快速循环盘点,减少人为损失。虽然零售防盗技术在不断升级改进,但零售商对于损失的来源环节、每种损失所占的比例都无从知晓,也无从分析。而采用RFID技术,为商品附着一个带RFID标记的标签就能清楚了解商品偷窃的方式、种类、数量、丢失时间等信息。
在商品上采用RFID技术之后,管理者可以快速循环盘点,实时跟踪货物。工作人员只需在库房和销售区域分别循环盘点,监控实时库存,对比差异就可以发现商品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清楚的了解货品损失的环节。在发现各种偷窃的方式、场景、异常状况之后,超市管理员即可发现管理漏洞,优化管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另外,RFID可以快速盘点的特点,让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减少,也就减少了发生盗窃的几率。
当然RFID技术对比EAS系统,目前存在着商品陈列的灵活性问题、邻近店入口的商品保护力度弱的问题。现阶段可以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EAS系统,在商品保护装置上加上RFID芯片,一种标签,两种技术,既能报警又能盘库。
2、实现商品追溯,减少自然损耗。低温生鲜食品很容易发生变质,采用有源温度货架标签能感知温度,实时准确变价的同时,配合手持机、基站及软件,能够实时显示冰柜温度,当温度偏高或者偏低时,系统即会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提示、短信提示或标签信号提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温度,避免因冰箱断电导致的食品变质而处理的损失。
除此之外,温度标签还能实时显示商品现有库存,商品每卖出一件,系统通过传感器将更新的数据传送至感知层,当工作人员接收到库存不足时,就能及时调货补货。使得食品零售商避免了浪费及自然损耗,同时满足零售终端的节能减排。
3、自动收银,减少现金流失。日本罗森集团已经可以试验基于射频标签的全自动收银机,借助射频标签,收银机能瞬间读取商品信息并完成结算,无需从购物筐内一件件取出商品并扫描条形码。自动收银的方式减少了在收银过程中造成的现金流失。
RFID在零售业的所能实现的功能并不仅仅是防损,还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提升门店的服务质量等等。目前,RFID给零售业带来的技术溢价已经开始显现,众多零售企业开始着手布局RFID系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