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款优质的、可持续的儿童应用产品,需要经历几难呢?

摘要: 过去3-4年时间,《工程师爸爸》上统计的儿童产品团队从鼎盛时期的近200支,到现在的活跃(活着)的不足30-50支,说明这个看似美好的领域在现实中的残酷。 儿童产品与成年人产品相

过去3-4年时间,《工程师爸爸》上统计的儿童产品团队从鼎盛时期的近200支,到现在的活跃(活着)的不足30-50支,说明这个看似美好的领域在现实中的残酷。 儿童产品与成年人产品相比,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看似简(you)单(zhi),但其实是更复杂的。故事里,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西天取得真经,那么要做出一款优质的、可持续的儿童应用产品,又需要经历几难呢?

第一难:做内容难

内容,是在中国,尤其是互联网领域里,最不遭人待见的模式。但是,儿童几乎所有主要需求基本都指向内容(比如动画片、故事、游戏)—他们就像饥饿的小狼,只要醒着就需要不断消耗各种“精神营养”(内容)去喂养充满活力而饥饿的大脑,而且消耗速度极快。但这些“小狼”对“食物”是极其敏锐和挑剔的—不好看不好玩的试一次就会完全放弃,完全用脚投票。如果做儿童为中心的市场(区别于以成人/父母为中心),都离不开内容—过去3年阵亡的100多支团队几乎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个领域。而好的内容,生产成本是很高的。国内目前内容产品的市场和创业环境并不理想,用户并没有树立为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同时版权保护也不是十分理想。

这里的内容泛指各种可“消耗”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动画片/电影、动漫、故事/绘本、电子书、游戏、玩具、数字教材、线下课程、音乐儿歌等等,包括品牌卡通形象,都是内容。内容是“耗材”,除非有品牌,否则不具备独占性;而且儿童需要的都是音视频/游戏等比较重的、生产成本高的内容(不像文字)。对于儿童数字产品,几乎没有“纯工具”的市场,也没有UGC可以支撑的市场—不像成年人市场,做好一款聊天、笔记、社交/社区工具,就可以维持住用户,建立商业模式了。就算是儿童领域里运营型、甚至硬件产品,比如《口袋故事》(iOS版 和 Android版 )、《小伴龙》和《小鸡叫叫智能玩具》,产品提供的也是内容,或者内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做内容难,无论是生产还是运营内容,儿童数字产品创业者都躲不了这第一难。

第二难:儿童年龄的细分和快速成长,带来的市场细分和用户生命周期过短。

和成年人市场相比,做儿童产品的“梦魇”之一,是来自年龄/发展阶段的细分,导致市场细分“缩小”。成年人市场,年龄基本可以 3-5 年为一个跨度单位的,甚至10-20年。在人口出生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基本每一个年龄段的用户数量(n)相差并不大,但不同年龄段用户如果可以累加起来,必定是一个可观的用户基数/市场规模。

而儿童产品自然对用户群进行了“可怕”的细分,颗粒度可以细致到月、半年,最多也只有 1-3 年的—极少有儿童产品能“幼、小”通吃的,即使通用如 Lego 乐高。那么在成年人市场是 10n-20n 量级的时候,儿童产品市场最多只有 1n-3n,也就是说最多覆盖 1-3 个年龄段的跨度。这样看似很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落实到产品,每个产品只能针对少数几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正的目标市场其实没有那么大。要想覆盖多个年龄段就得提供不同的产品,研发成本更高。嗯,其实我还没有来得及提性别、地域、文化等更加“细分市场”的变量,比如谁都知道“男孩喜欢汽车、恐龙,女孩喜欢娃娃、装扮”。

和成年人市场相比,做儿童产品的“梦魇”之二,是儿童的快速成长,导致用户生命周期过短。儿童的成长无论是能力的提升,还是兴趣上的喜新厌旧,都让产品的生命周期极短。2011年曾有团队喊出口号“做儿童产品的秘诀就是—快!”(虽然这个团队已经解散了)。业内也有知名团队一度是每周一款新产品来保持热度的,也就是说一款产品在一个用户手里的生命周期大约就是1周(不过该团队现在也已经开始投入“做精品、做品牌”了)。一般内容型的儿童产品(游戏、电子书、数字互动玩具),视产品类型和质量,平均生命周期大约也就是1-6周,能做到超过4周的产品已经是很好了。教材型的产品,靠父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长线的课程内容,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打算做儿童产品,首先必须想好如何面对(都还谈不上解决)这“一细、二短”的问题。不过剑总是双刃的,其实也没有那么糟,周期短意味着你的新用户会“很快地”准备好等你来“收割”。儿童产品的市场是“割韭菜”型的,虽然这不意味着你的产品一旦做好就“一劳永逸”了,因为你不知道 1-2年后的用户还是否会喜欢你。这其中其实隐含着另一“难”—但是这一难真的很难而且很难操作(所以我没有列入)—就是建立“品牌/口碑”。在“割韭菜”型的市场里,你必须让你获取新用户的成本因为“老用户”而降低,才具备持续的可能。而这不是所谓“社会化营销”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认证号聚拢粉丝就可以做到的—对大人也许可以,但对孩子无效。

第三难:策划设计出“简单、好玩”的儿童产品,很难

做成年人的互联网产品讲究简单,目标单一(最起码开始如此)。即使是内容产品,成年人的世界里教育和娱乐是分得很清楚的。而对于儿童来说,我认为所有的儿童产品都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目的—否则不仅是浪费孩子的时间,还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比如用平底锅来拍爸爸)—这是成人社会的需要。而所有的儿童产品必须有娱乐性,这是由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否则,孩子根本不喜欢玩,要谈教育必须好玩—这是儿童的需要。因此,一款儿童产品必定具备“教育+娱乐”两种目的,无论孰轻孰重。

教育和娱乐两种目标,推导出用户需求(孩子玩的需求+父母教育的需求),和产品设计原则/原理(儿童软硬件产品设计原则、儿童的教育原理、社会文化的原则、等等),继续推导出产品的形态,要包括动漫动画/绘本故事、游戏/互动、玩具/互联网工具等多种元素形态,对于一个“简单、极致”为信条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便是更大的梦魇。

首先,产品体系和构成元素复杂,各种原则/原理、知识/教育体系交织融汇在一起。虽然对于非专业人士,看到的只是一款“简单幼稚”的儿童产品,但事实上,那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教育体系、儿童发展的原则,与产品的世界观背景、交互原则、视觉风格、激励体系、数值系统交织在一起,而这些大部分是必须在产品策划的早期搭建好架构的(否则后期改起来是更大的梦魇)。

其次,儿童数字产品的第一特点是“互动”,且基本是“自学模式”的互动,而非人对人的交流模式。用“屏幕”保持住孩子短暂的注意力是不容易的,而保持注意力的同时还希望孩子学习到一些知识,那就更难了。而且这样介于故事和游戏之间的产品形态比较新,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研究和探索,这对创业团队就更难了。

最后,让孩子喜欢是最难的。很多大人都会很奇怪:自己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为什么会看着“花园宝宝”乐个不停?为什么 3-4 岁的孩子会觉得对人说“屎、便、屁”极其有趣?为什么可以和“Tom猫”这样的“无聊”小玩意儿玩上 1-2 个小时?为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最爱听的故事(通常不同孩子还不一样),百听不厌?很多人觉得孩子的 high 点低,笑点不一样,其实本质是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和状态决定的,只是孩子的表现各异,背后的规律难以总结。产品设计遵循一些方法原则,做到让儿童会用、能用,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要让孩子喜欢,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真的需要产品创意团队,尤其是策划、设计,能深入孩子的心。

这样引出一个重要但很难下的定义:好的儿童产品的标准是怎样的?我其实还没有笃定的答案(另一篇文章来探讨),但现在如果让我只列出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孩子喜欢!如果你的产品能做到“很多孩子持续地喜欢”,那一定是暗合了大多数的原则,即使你并不清楚那些原则。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喜欢,是有规律的--50岁的《芝麻街》,30岁的《巧虎》,17岁的《爱冒险的朵拉》都告诉我们,跨越时空、地域、文化,让孩子喜欢是可以做到的。

上篇完毕,我们将在下午推出《为什么做儿童产品这么“难”?》的下篇,继续聊聊做一款优质的儿童产品还需要经过哪几步?

在儿童、教育领域摸索3年多。虽然本文总结了七个“难”字,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悲观、诉苦”的话题,相反,我认为这是”清醒的乐观主义“。清楚地定义问题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大道至正、至简,如同孩子的单纯。7个”难“字的分析,根本上指向一句话:”做出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的、有10倍价值的儿童产品(内容)“。创造出价值,商业上才可能变现价值;创造出10倍于过去方案的产品价值,才能扭转用户行为和改变行业格局。这是斑马骑士坚持做精品内容的根本原因。

守正才能出奇,如同孩子的创意。未来的迪斯尼/皮克斯/培生/贝塔斯曼,一定不会再穿着旧时的衣裳出现。困难是创业的障碍也是壁垒,是创新的限制也是路标。但是,只要看到孩子面对屏幕本能的欣喜,就知道未来就在那里。

坚持做儿童数字/互联网产品的,国内还有不少家,而且还有新的团队入场。我相信每个坚持或新加入的创业团队,根本上是相信儿童市场的潜力和价值才会继续的,而非仅仅因为所谓”情怀或理想“。是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而我们已经看到,很多问题中的条件、环境已经在改善,有的问题甚至已经有了非常有希望的解决方法。

欢迎和业内企业、组织的各种合作,也欢迎认同我们理念、想要做出一流产品的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运营、工程师的个人加入。

时间: 2024-10-08 02:46:08

做出一款优质的、可持续的儿童应用产品,需要经历几难呢?的相关文章

怎么做出一款好产品:PM与工程师的关系

文章描述:PM与工程师. 过节前看到一篇文章,讲产品项目就应该由工程师来主导,但国内让PM去驱动项目,搞得乱七八糟,很恼火,怎么可能做出一款好产品来呢? 很显然,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愤怒的工程师,Angry Engineer!我跟他至少有两点共鸣: 1.国内的PM确实常常折腾工程师,甚至不乏"把工程师当工具对待"的情况.2.如果工程师有开阔的产品视野与全面的设计素养,知行合一,由工程师来驱动项目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可惜由于教育环境的问题,国内通才太少.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

如何快速的做出一篇优质的稿子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如何做出一篇优质的稿子?首先,一个稿子要有他的中心,而它的中心的表达首先就在于它的命名.<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命名即创造",一个好的命名.好的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命名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求新.那么究竟一篇稿子要注意些什么呢? 作为一名推广,我们做稿子需要的命名走的是一个大众化.我们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去

Goccia是一款比Misfit shine更惊艳的产品

不单是我们一家认可新硬件和可穿戴的未来,错过了移动手机浪潮的Intel也把重心放在这步棋上.近两年里,Intel在新硬件领域动作频繁,芯片端有Atom.Quark和Edison等低功耗芯片,图像识别方面有RealSense 3D摄像头,另外还以1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智能手表公司Basis,全面开花的节奏. 近日,Intel联合36氪一起推动可穿戴设备挑战赛,面向全球征集可穿戴领域的点子和创业者,不管你是只有最初的idea,还是已经有了原型产品,都可以来试试,优胜者最高可获得50万美元的奖金,以及In

曙光公司发布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专用图形云计算产品

摘要: 近日,曙光公司与NVIDIA公司和思杰共同合作推出基于GRID和Citrix XenDesktop技术的图形云计算产品云图(W760-G10),这是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专用图形云计算产品. 曙光首席运营官王正福 近日,曙光公司与NVIDIA公司和思杰共同合作推出基于GRID和Citrix XenDesktop技术的图形云计算产品-"云图"(W760-G10),这是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专用图形云计算产品. 曙光首席运营官王正福(右)与NVIDIA公司全球副总裁Shanker

告别千篇一律 10款改变你家居生活的奇趣产品

对于每日忙碌的都市人来说,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回到家中才可以找到那份宁静,那份自然.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家居装饰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家居用品都千篇一律没有特别的地方,要生活有创意在家居用品上最能体现出来. 如果将家庭平时的用品换成下面的东西的话,相信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发生.生活就是要不断发现才会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也才会越过越开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奇趣家居的世界吧. 10款改变你家居生活的奇趣产品 ● 名副其实的"挂电话" 电话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在现在家庭中如果没有电话将会是什么

,一款叫做e袋洗的洗衣O2O产品异军突起,迅速抢占市场

2014年,一款叫做"e袋洗"的洗衣O2O产品异军突起,迅速抢占市场.一年时间里,日单量突破3000单,用户突破50万.继7月份拿到腾讯2000万的天使投资后,本月初,e袋洗又获得来自经纬和SIG共2000多万美元的A轮投资. 这场O2O运动的背后,是一家经营20多年的老牌洗衣连锁店"荣昌",他们壮士断腕式的主动革新,只因为"不想成为被温水煮死的青蛙". 11月25日,腾讯汇客厅携手腾讯产品家沙龙,邀请e袋洗CEO陆文勇讲述老牌干洗店的O2O之路

如何做出一款优秀的互联网产品?

1.首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做任何产品之前,肯定都要做一个市场调研和用户调研,要先看看市场上有没有类似的产品,如果有,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如果它比你预期的做得还好,那么在你没有任何比他更酷更好的想法以前你就可以放弃了.如果没有,你的想法的确是独一无二史无前例,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用户调研,明确你的产品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大的利益,看是否有用户真的需要你这个产品,如果用户觉得你这个产品可有可无,或者仅仅是锦上添花,那么你还需要慎重考虑. 2.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大多数时候,

12款超前但未获成功的数码产品

很多时候,一款新概念产品在上市初期,并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即使它的概念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IT数码领域,这种现象则更为常见,很多产品需要经过多年的进化,最终才会赢得市场,比如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机.以下12款数码产品,在各种领域或失败.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都未大红大紫,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们都是后来者的指路明灯.1. AT&T Picturephone可视电话(1964年)在1964年的纽约世博会上,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展示了可视电话服务,使用了一个内置摄像头的小型的CRT显示器来实

介绍几款不是太有名的固态硬盘产品

固态硬盘行业,虽然在遭遇闪存缺货事件以来,深处涨价危机,但是鉴于固态硬盘在性能和成本上的潜力,即使在行业危难时刻,依旧有许多新的品牌杀入固态硬盘市场,并且推出许多固态硬盘新品,争夺行业大蛋糕. 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简单推荐几款新近推出的固态硬盘产品. 铭瑄巨无霸系列 铭瑄,作为深耕主板显卡等硬件领域多年的硬件品牌,近年来也开始大力发展固态硬盘产品,其用意自然是打造一个硬件生态闭环.近日,铭瑄也正式发布旗下新款固态硬盘铭瑄巨无霸系列固态硬盘. 铭瑄巨无霸系列固态硬盘,在核心配置上,采用慧荣主控搭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