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Tetration Analytics开启云时代下网络数据分析新篇章

思科公司在2016年6月15日正式推出了思科Tetration AnalyticsTM平台,该平台在业界率先实现了对现有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平台上的网络流量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为思科帮助用户在云时代实现网络运维的升级和自动化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无限可能。

 

思科Tetration AnalyticsTM平台配合思科新一代基于Cloud Scale技术的硬件设备,流动在数据中心的任何一个数据包的元信息都可以被实时地记录和存储下来;同时,在基于Apache Spark、Kafka和Druid等开源技术的帮助下,配合相应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该平台可以辅助用户在应用关系梳理、应用访问策略制订、模拟和实时验证、应用云端迁移访问策略制订、白名单安全模型等方面脱离传统的手工和被动的工作方式。

 

 

网络数据分析的需求由来已久,早期的用户通过SNMP平台采集网络设备端口的流量MIB 并通过图形化工具来显示流经网络设备的流量情况。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xFLOW技术被集成在网络设备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2到4层的信息把网络数据包形成flow分类,继而进行统计和输出,用户可以基于网络设备输出的flow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随着网络速度的飞速提高,网络规模的快速增大,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化、容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一些用户对网络数据分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xFLow技术的网络数据采集方式在实时性、颗粒度和规模上很难满足要求,这些用户转而采用网络设备 SPAN或者是外部TAP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数据的采集,这些方式在采集能力和代价上作出了较大的折衷。

 

挑战是创新的源泉,思科公司Nexus 9000 交换机的研发团队与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在业界首先实现了大规模高速网络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Tetration AnalyticsTM。该平台由数据采集部分、存储和分析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包括安装在实体服务器或者是虚拟机中的软件数据采集器、以太网交换机转发芯片的硬件数据采集逻辑和第三方数据接口组成;存储和分析部分由基于思科UCS计算平台的服务器集群组成。

 

 

 

软件数据采集器支持业界主流的操作系统平台,可以通过用户自己的自动化服务器部署工具自动地部署到服务器中。软件数据采集器只针对操作系统协议栈发出和接受的数据包头部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且收集相应的发送和接受进程的信息,这些收集到的数据经过严格加密后,发送到存储和分析部分。软件数据采集器看似简单,但是,为了减少对主机CPU、内存和网络资源的占用,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对成千上万个分布部署的软件采集器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思科公司的开发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硬件数据采集器”实际上是思科公司Cloud Scale芯片技术的内置硬件数据采集逻辑,数据中心交换机可以在1RU的设备中做到Tbps级别的转发能力,每秒中流过一台接入设备的数据包可以达到几十亿个,思科在芯片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将每个数据包的元信息和其它网络相关信息都记录下来,并且及时地发送到Tetration AnalyticsTM存储和分析部分。软件数据采集器和“硬件数据采集器”可以根据需求同时部署,或者单独部署。软件数据采集器与用户采用何种网络设备、何种网络拓扑等完全无关,为用户提供了网络数据采集的灵活性和覆盖的广泛性。

 

Tetration AnalyticsTM存储和分析部分是该平台的精彩所在,亿万个网络数据流的秒级快速检索能力、多维度(在第一版软件中可以同时通过20个维度)网络数据流可视化展示只是基本能力。针对万亿个数据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的采用,为网络访问行为基线设立、网络访问异常检测、应用访问关系的动态甄别、聚类动态划分等提供了方便的工具。这些内置的应用也仅仅是网络数据分析新篇章的序曲,这个紧凑高效的平台为用户的数据分析专家提供了网络数据完善的、全面的大数据来源,基于Tetration AnalyticsTM存储和分析部分的外部接口,用户可以在网络数据分析领域无限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人区,只有无畏的探索者——作为专注网络领域的厂商,思科不仅将技术创新视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更将其视作行业领导者对业界的责任。新想法、新技术接连不断地孕育和诞生,为业界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动力,这就是思科公司作为科技乐观主义者对创新的绝佳践行。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原创)

时间: 2024-09-10 12:38:51

思科Tetration Analytics开启云时代下网络数据分析新篇章的相关文章

云时代下的智能云分发平台

云时代下的智能云分发平台  网宿科技副总裁  刘洪涛 云计算时代下 云+管+端展现广阔前景:云:业务网络化.带来的主要矛盾是海量信息的处理问题.云平台将成为未来信息服务架构的核心:管:构建新一代的网络架构,  解决海量信息的传送问题.智能网络是实现该新架构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是实现"云-端"互动的桥梁 :端:终端的智能化.融合终端的智能化,将大规模地在各行业得到应用. 云时代下的智能云分发平台

运维侠客行杭州站沙龙回顾 | 云时代下的运维管理实践(附干货下载)

我们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企业同时面临着数字化和"互联网+"转型的双重挑战,企业对于"稳态IT"和"敏态IT"都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如何推进双态环境下的技术演进变成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中,优云软件推出了一个名为:"运维侠客行"的线下沙龙品牌,杭州作为首站,活动当天汇聚了来自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运维从业人员,其中有几十年的运维老兵,

云时代下 传统运维服务如何突出重围?

本文讲的是云时代下 传统运维服务如何突出重围?[IT168 云计算]2010年,云计算的概念还停留在"云里雾里"时期,企业仍在自建数据中心这件事情上津津乐道,彼时传统的IT运维服务商也过着衣食无忧的逍遥日子.然而,随着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IT热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后,一些非互联网行业的传统企业,也开始积极探索,谋求IT基础架构的转型.一时间,这种可以为企业IT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高性价

云时代下的中国蓝云建设

在2017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浙江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钱永江做出了<云时代下的中国蓝云建设>的分享.中国蓝云包括基础架构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统一监控平台.统一安全平台和云管理平台等五个基础支撑平台,形成以融合内容生产中心为核心的中央厨房框架,专家还分享了"中国蓝云"具有混合云安全防护体系等功能特色,并分享了"中国蓝云"的演进方向:对标中央厨房和下一步工作.

DevOps和IaaS开启云时代的开发和测试

背景 在软件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中,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用更快的速度交付更高质量的软件及服务.无论是不断革新的软件工程思想,还是持续优化的编程语言及工具,亦或是纷纷出现的可复用开发.测试框架,无不大大提高了整个软件开发及交付的效率.但是,与此同时,软件系统复杂度急速上升,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让软件快速交付依然非常具有挑战.尤其是进入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人们对于软件交付的周期已经从原来的以季度.年度为单位缩短到以天计算,以便在市场中快速试错,找到真正的用户需求.这些都给传统的软

云时代下的VMware已经出局了吗?

[原文编者的话]本文作者从容器.云.自动化和网络这几个角度对于VMware现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到位的分析,并认为VMware不会在云时代出局. 在本篇博文中,我将从容器.云.自动化和网络这几方面介绍Vmware公司的下一代企业解决方案. VMware公司的遗留应用策略是非常清晰的.VMware希望尽可能多的企业采用vSphere来虚拟大量的x86服务器.回顾2010年,这个策略已经被执行.VMware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虚拟化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成员.现在由于AWS正在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客户,VMwar

智能云时代下的3D创新和全球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正在经历"云"速巨变.基于云计算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993.html">科技创新正在彻底改变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从投资角度出发,这场颠覆性的革命则意味着部分科技类企业将拥有强劲的增长前景.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促进基础设施运营.软件等信息产业的服务化转型,催生跨行业融合应用的新型增值信息服务业态.毫无疑问,3D技术乃云计算时代之产业

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云时代下双活零切换的七大关键点

作者介绍 朱祥磊,山东移动BOSS系统架构师,负责业务支撑系统架构规划和建设.获国家级创新奖1项.通信行业级科技进步奖2项.移动集团级业务服务创新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3项.   上篇已经详细介绍了我们的项目背景和方案中的各个分层,那么下篇就云化下的双活,分享双活技术关键点和一些试点效果.   三.云化下的双活   1.云化后的双活考虑   云化后,一是出现虚拟化技术,二是应用实现集群化和x86化,难以沿用原有的设计方式,而需要考虑集群化的业务连续性双活方案.      场景1:第三代中EBUS

云时代下 产品质量和服务是ERP厂商决胜关键

云计算的兴起给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不少ERP软件提供商已经开始立足云计算提供基于云环境下的ERP新品.抢先涉足云市场,宣扬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066.html">云ERP的优势,兴许是不少ERP提供商抢先普及市场的前期策略.但我们更应该冷静的认识到,无论是传统环境还是云环境,ERP提供商都应当以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为前提. ERP作为主流的信息化软件从2000年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