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YouTube网站发表了恶搞竞选美国总统的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的竞选广告。这个匿名政治广告发表几天以来,点击率很快就超过了150万次。
这个广告是苹果公司1984年为促销其独家电脑品牌所制作的广告片的翻版,被比作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希拉里在一个黑白电视大屏幕中对一群神情呆滞木讷的听众发表演说,一个身穿奥巴马支持者背心的女运动员抡起一把大锤,奋力投向大屏幕,捣毁了希拉里演说的电视画面。这时,字幕打出:“你会看到2008年为何不会像1984年那样。”
这个广告片借用美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讽刺小说《1984年》的寓意,把在民调中领先的希拉里比作对思想受到禁锢的民众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并且把可能在明年民主党内初选中跟希拉里对决的奥巴马参议员及其竞选班子牵扯进来。
奥巴马和他的竞选班子坚决否认他们和这个广告片有任何关联。而希拉里只是对这件事一笑置之,尽量避免扩大这个广告片对她造成的不利冲击。
虽然政治人物试图淡化这个广告的负面影响,但是阿拉斯加大学政治学系的杰拉尔德·麦克白斯教授认为,尽管这个广告做得有些过分,而且比喻得有些牵强,但是人们不能低估利用因特网搞政治竞选的宣传效果。“对因特网的利用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三四年前,霍华德·迪恩就有效地运用了因特网,在网上为他的竞选筹集了4000多万美元。这种负面广告并不是头一次,我们当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利用因特网的现象。”
就在奥巴马及其支持者极力澄清他们和这个神秘的政治广告之间的关系之际,广告的作者浮出水面,向美联社记者表明了真实身份。他叫德·威利斯,在为奥巴马竞选活动设计网站的蓝色州数码公司(BlueState Digital)当策划员。他说,他已经辞去了工作,并且表示他在这个广告方面的所作所为全由他个人负责,与公司和奥巴马及其竞选班子无关。
麦克白斯教授认为,公众人物在因特网上被讽刺恶搞或者成为取笑批评对象,这在美国已经司空见惯,目前的法规并不禁止这样的意见表达方式,公众人物应该有包容的度量。“事实上也很难制订一项法律,既处理这样的案子,又仍然允许人们享受让美国人感到骄傲的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