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央行叫停网络虚拟信用卡及二维码支付 3月14日上午消息,今日有传闻称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 腾讯 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传央行叫停网络虚拟信用卡及二维码支付
3月14日上午消息,今日有传闻称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针对上述情况,支付宝、腾讯等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新浪科技连线时,暂时未予正面回应。而新浪财经致电央行,其表示正在核实。支付清算协会的人对新浪财经证实,虚拟信用卡确实已经叫停。更新;央行支付结算司以对此事进行了确认。
受此利空消息影响,今日早盘二维码支付概念股普跌,中信银行盘中暴跌逾6%,新大陆跌近7%,证通电子、航天信息、信雅达等均表现弱势。港股方面,腾讯跌逾3.8%。
二维码安全性存疑
据报道,央行通知表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央行在通知中要求,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业务暂停期间的平稳过渡。
央行通知提到,为防范支付风险,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方面未尽义务,并督促 两支行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全面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相关业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
一接近央行人士认为,支付宝、微信所推出得二维码支付实质就是O2O业务,它打通了线上、线下间的藩篱。该业务很难界定是网上支付,还是实体支付, 但对于严格落实央行5号文第16条规定带来了监管障碍。
该条文规定“严格执行《实体特约商户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落实收单业务本地化管理的要求,不得再为 实体分支机构的省市区开展实体/特约商户的收单业务。”
上述人士认为,该条文出于人民银行对风险管控的需求。而支付宝微信等新兴支付行业,一直寻求在寻求跨界支付。
管理细则被指缺位
另有银联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本身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它的门槛很低,所以它一开始是为了做这种小额支付的。但从现在的发展来看,金额在迅速扩大。而 且这种支付方式就使得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民银行所制定的这种为了防范风险,或者为了防范这种移机,为了防范这种套现的措施,可能都变成一纸空文。
当然当面付自己有风控的一些措施,比如说它可以做一些限额,说我最大的一笔交易不能超过多少。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个市场会迅速变化,就一开始可能出当面付这种产品的时候,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是为了进入小额支付市场,这个产品并不奇怪。”
“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讲,目前人民银行尚未出台更为详细的、准确的监管政策,来适应这种新的产业发展。现在的监管政策,在我看来一个还是稍微有点不清楚。”该银联人士表示。
就在昨日,中信银行还发布关于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合作的公告,公告称因中信银行业务发展需要,该行近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一系列相关业务合作安排,具体包括与腾讯合作的微信信用卡,还有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淘宝异度卡。(洁琳)
附录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
近期,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向实体特约商户推出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并将联合商业银行推出虚拟信用卡产品。为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秩序,防止支付风险,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目前,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得支付风险隐患。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为维护支付体系稳定、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总行有关部门将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
二、请你处及时向支付宝公司提出监管意见,要求其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业务暂停期间的平稳过渡,妥善处理客户服务,减少舆论影响,并要求支付宝公司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机构合作情况及利润分配机制、客户权益保障机制、应急处置等内容书面报告你处。请你处全面评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并于3月31日前将支付宝公司报告材料和有关监管建议报送支付司。
三,请你处按照属地监管原则,要求辖内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在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时,应至少提前30日履行业务报备义务,并督促指导辖内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和管理要求开展支付业务,审慎评估产品与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措施,切实保护客户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