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在网上分享个人隐私吗?

  社交网络在用户的生活中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方面能够让用户认识更多的人;另一方面让用户维系当前的熟人关系。没有分享于是就不产生社交,而这里的分享就是信息的分享,公开自己的相关信息,这些相关信息中包括自己的想法、经历、个人描述等等。在社交网络中,如果用户没有信息分享,就不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己,于是就不会认识更多的人;如果没有信息分享,那么已经建立起来关系的熟人也无法了解你的信息,于是无法形成沟通的基础。分享成为了社交的根本。

  分享的动机

  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的信息分享给别人呢?笔者分析认为第一个动机出于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自己,通过网络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在信息分享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描述过程和树立个人形象过程;当用户在网络上公开用户资料,目的想描述用户是怎样一个人;用户在网络上分享信息,能够直接的表达出自己关注什么,会对什么产生兴趣,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真正的自己。

  分享的第二个动机就是分享信息是为了寻找大家的认同,希望能够达到一致的认知。对信息表达的观点比较认同,让周围的人能够了解你的价值观,用户也期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每个人交友都希望能够有趋同的价值观,能够达到对很多事情的认知统一。用户在转发社会新闻时,总是带着赞同或者批判的情绪,有些人还会在转发时,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描述一下对该条新闻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这是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能,一个社会总会形成一种趋同的文化、道德和行为水准。

  分享的第三个动机就是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生活上有趣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快乐的事情,还有自己的心情等等。生活积极的人分享生活中的快乐,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生活消极的人,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分享是社交网络的根本,但并不是在社交网络上的用户就没有隐私,反而社交网络中用户最为担心的就是隐私泄露。隐私信息是指不允许分享的信息。任何“人”或者“群体”都有自己的隐私,但这种隐私信息,并不是完全不能分享,是一种与可公开信息相对的隐私。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权问题,隐私权的法律解释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隐私的特征和形成隐私的成因。

  隐私的特征

  隐私的第一个特征是范围的相对性。隐私相对于分享的人群而言的,在一定的人群内隐私是可以成为公开信息,公开信息也可能会转换为隐私信息。按照其范围可以依次分为:个人隐私、夫妻隐私、家庭隐私、公司隐私、国家隐私… …可以看出个人隐私,只能让自己知道,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夫妻隐私,在夫妻二人之间是可以公开的信息,但是出此之外就成为了隐私信息;公司隐私是在公司内部公开,但是对公司外的人是属于隐私信息;“棱镜门”事件就是暴露了美国的国家隐私,在此之前,政府内部已经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由此可见,隐私具有公开人群对象的相对性。

  隐私的第二个特征是具有唯一的归属性。隐私总是归属于某一个唯一的人或者人群,脱离了隐私的唯一归属性,也就没有隐私可言了。当我们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时,人会完全放松下来,可更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在长期生活的环境中,要顾忌自己的地位、身份,但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对方并不知道我是谁?在新闻报道中,既想体现国家实力,又想保证其隐私性,一般的引述都采用“我某集团军… …”等等的用词,就是为了规避其隐私的归属性。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分析规避个人隐私的方法就是屏蔽其归属性的方式,即使隐私公开了,也无法确定到特指的哪些人或者人群。陌生人社交应用就是利用了这一个特点。

  隐私的第三个特征是具有时间性。隐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是隐私信息,然而过了一定的时间后,一些隐私是可以成为公开信息,我们经常看到的“大解密”的节目就是属于此类信息,很多名人在去世后,他的隐私也公诸于世。很多事情我们在发生之前还是隐私,但发生之后,就可以公开分享了,成功的个人或者公司分享成功的经验,也只有在成功之后才会给大家分享,在成功之前就是一个隐私的信息。

  从隐私的上述三个特征来看,信息是否是隐私还是公开信息,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属性,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属性。“微信”的朋友圈就是提供一种在好友之间的分享----分享的信息好友都能够看到;“微博”就是一种广播式的分享----粉丝们都可以看到;“微秘”是一种可变场景下的信息分享----创建不同的“事情”分享给不同的人群,有些类似于 google+。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担心隐私信息泄露呢?这要从隐私的成因说起。形成隐私的主要因素就是安全感和价值。

  隐私的评判标准

  隐私的第一个评判标准就是是否对信息的拥有者(人和群体)是否有安全的威胁。就是人的安全感意识,当信息公开后,影响到自己的安全时,就会认为该信息是一条隐私信息,当公开信息后,不会造成安全问题时,就会觉得隐私公开也没什么不可以。这里说的安全不仅仅是来自于对身体安全的考虑,也包括财产、精神、形象、地位等等安全的考虑,这种安全就是不能给自己造成负面的影响。越没有安全感的人,越会注意个人的隐私。当一个社会环境下的人们缺乏安全感时,人们的分享意识也会随之降低。当一个社交网络建立时,让用户有安全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当一个用户在没有安全感的前提下,就会产生隐私泄露的担忧。

  这种安全感还体现在用户的可控性,用户如果能够自己掌控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同样也会降低人们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微信的朋友圈可以屏蔽一些好友,实现其可控性,但这种简单的可控性,无法满足用户的隐私分享需求。微秘是可控性很强的信息分享应用,用户针对每一类信息都可以控制其分享范围,让用户更加具有安全感。

  隐私第二个评判标准是对隐私的拥有者是否具有价值。这是每个人或者群体判断是否是隐私的判断标准,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大都不愿意分享,就会成为隐私。但是公平的隐私交换平台,也会让用户在可控范围内,分享隐私信息。也就是这种可控范围内的隐私分享,才能够体现出隐私信息的价值。

  在社交网络中本身就是个人信息的价值交换,其中一个重要规则就是想获得其他人的信息同时,必须分享自己的信息。一般个人的当前位置信息,都会被认为是自己的隐私数据,但是 LBS 应用就是利用了在获得位置附近的信息时,必须共享出自己的位置信息。网购时,用户必须公开自己的收件人信息,比如地址、手机号码等等。但这种隐私信息的公开都是用户自愿,认为是一种合理范围内的分享。

  信息如果一直成为隐私,也体现不出信息的价值所在,但是隐私信息的价值会随着范围传播,会迅速贬值。因此隐私信息的分享一定是在可控范围内才能让用户分享。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种互联网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时代,用户也处在一种混沌迷茫的状态,很多用户在使用应用时,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平台环境是怎样的一个场合,更多的用户也不清晰信息是否会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影响。索性就分享一些心灵鸡汤、社会新闻等一些毫无价值的信息,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的朋友圈都已经被大量的这类信息充斥。但这并不是社交软件倡导的方向,任何一个平台都提倡发布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才会提升整个平台的价值,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才是信息平台的最终目的。在文章开始就讲述了社交应用的两个作用----建立新关系、维系老关系,用户起码将一个作用能够作为使用社交软件的目的,使用社交软件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时间: 2024-10-26 00:55:57

你喜欢在网上分享个人隐私吗?的相关文章

喜欢用文字分享我心中所想的以及我所发现的东西

我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似乎就喜欢上了写作,但我的写作不是那种特别有文采的,我只是喜欢用文字分享我心中所想的以及我所发现的东西,也许是我本人不善于言辞的缘故,似乎必须用文字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我所想的,而现在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我想分享的一点儿文字. 这次我要写我是带着喜悦的心情的,因为在上个星期我的导航网站的百度权重突破了5,在站长工具上查询百度每天来的流量将近八千,而事实上我通过网站后台的数据统计也是差不多的.可以说今天我分享这篇文章肯定是有点嘚瑟的,但并不表示我就是一个骄傲的人,也算

不少人喜欢在网上发布信息

不少人喜欢在网上发布信息.一些信息,如一时冲动写下的不恰当评论或拍摄的不雅照片,日后可能给发布者带来麻烦.德国一名信息技术专家设想开发一种技术,让人们今后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时能给信息设置一个在网上留存的期限,超过期限,信息就会自动从网上消失. 办法 即使经常去删除发布在网上的文字和图片仍难以消除痕迹,因为搜索引擎会自动"梳理"网络,记下上面发布的一切信息. 德国萨尔州大学信息安全和密码系统专家迈克尔·贝克说,要想彻底清除所发布信息,"需要阻止数据自动存储". 德新社

新疆人喜欢在网上购买什么商品呢?

"我现在已经基本不去逛街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网上购买,甚至是洗衣粉和抹布都在网上买."2011年,乌鲁木齐市民张女士从一个逛街达人变成了网购达人,所有的消费都在网上完成,仅仅在淘宝的消费,就达两万余元. 淘宝网日前公布的2011年消费数据显示,新疆网民在淘宝网购物的花费超过20亿元,这还不包括京东.拍拍等大型网络购物商城.新疆在超过20亿花费中,网购服饰超12亿元,购买数码产品超过5亿元,购买家居超过1.6亿元,购买化妆品近2亿元.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距离海洋最远的省区,在2011

藏无可藏 你在网上泄露的隐私超乎你的想象

6月9日消息 互联网的发达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之上,然而很多人对隐私问题并不上心,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隐藏的".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杰弗里·福勒(Geoffrey A. Fowler)进行一番研究后发现,一旦人们了解了他们在网上的暴露程度,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并改变对互联网隐私漠不关心的态度. 一位女士在4年前与伴侣分手,之后开始独居生活.突然她开始接到陌生男人打来的骚扰电话,社交网络上收到奇怪的加好友请求,甚至有一次发现陌生男子出现在她家. 女子怀疑她的前男友用网络跟踪她

越嗨越透明 - 网上分享信息越多越裸露,这衣服敢穿吗?

class="post_content" itemprop="articleBody"> 穿上这件衣服,你再发朋友圈或 instagram 时一定会三思而又三思.研究人员为我们展现了这件智能裙,使用者在网上的活跃程度越高,它就会越透明.贯穿整条裙子的镶嵌板先闪几下,然后变"透视",露出底下的肌肤-- 相关阅读:神奇"情欲"礼服 – 荷兰设计师这又是点错科技树的节奏? 该项目的设计者 Pedro Oliveira 和 Xu

轻松把玩HttpClient之封装HttpClient工具类(一)(现有网上分享中的最强大的工具类)

       搜了一下网络上别人封装的HttpClient,大部分特别简单,有一些看起来比较高级,但是用起来都不怎么好用.调用关系不清楚,结构有点混乱.所以也就萌生了自己封装HttpClient工具类的想法.要做就做最好的,本工具类支持插件式配置Header.插件式配置httpclient对象,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自定义header信息.配置ssl.配置proxy等.        是不是觉得说的有点悬乎了,那就先看看调用吧: public static void testSimple() thro

研究显示美国2岁儿童92%拥有网上记录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由安全厂商AVG委托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岁的美国儿童中,有92%有着某种形式的网上记录,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于青少年及儿童信息在网上曝光的担忧. 该研究由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Now负责部署,在截至9月27日的一周内,共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的2200名孩子年龄较小

Pretty Easy Privacy如何保护网上通信隐私?

开源Pretty Easy Privacy项目是一个用户界面,可帮助用户保护通信渠道的隐私.专家Michael Cobb在这篇文章中概述了其工作原理. 一个可用于在线通信的新开源加密工具"Pretty Easy Privacy"(简称"pEp")推出了.大家会提出疑问:它是如何工作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个吗?它和其它同类加密工具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响应群众监督的关注,业内已经推出了一些开源项目来帮助更好地保护网上通信的隐私.然而,安全工具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易用性弱,

保护隐私:清除cookie、禁用cookie确保安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常在网上漂,隐私保不了.ytkah深有体会,某天搜索一个词,然后你就能在一些网站上看到这个词的相关广告,神奇吧?这就是你的浏览器cookie泄露了,或者更严重地说是你的隐私泄露了,可怕吧!搜索引擎通过获取cookie,得知你的搜索记录.访问记录,进而展示相关广告给发布网站.网上搜索一下cookie查看器,cookie提取器,一搜一大堆.有些第三方公司会利用cookie软件专门收集cookie.获取邮箱等联系方式,在利益的驱使下把这些信息卖给电商网站或更危险的网站,后果可想而知.这还算好的了,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