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人员在维护信箱。
公仆信箱页面活泼。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实习生 刘秋香
从最初的“市长信箱”到如今体系完整的网上信访系统,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走在同行者的前列,河源的网络问政,经历了前后两届书记交接的考验,并未因为“人走”而“政息”,显示了制度化网络问政的生命力。
市长信箱河源迈出第一步
河源网络问政是从最初的市长信箱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河源网上信访大厅实现1020个子信箱纵横互联,并链接“广东网上信访”网;“公仆在线”、“公民广场”、“公仆微博”、“微博播报”、公仆信箱手机版、手机短信信访系统等与“公仆信箱”互联互通。
2005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新的《信访条例》。3个月后,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推出了“市长信箱”。
2008年8月,时任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开设了第一个书记信箱“华哥信箱”,由他亲自回复信件,顿时受到外界瞩目,也让河源的网络问政江湖顿时搅得风生水起。
2008年下半年,河源市委专门成立了网络信访筹备小组,由河源市委副秘书长刘汉文担任小组办公室主任,建立一个专门的网上信访操作系统成为大家的共识。
河源市政府委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来开发这个系统,这在全省还是首创,“我们的要求是,群众的问题反映进来,整个处理过程以及最后群众对处理的评价都能够在系统上公开显示,大家都能看到。”刘汉文说。
整套系统做好后,河源网络问政如虎添翼,有了飞跃发展。2008年底到2009年底,河源市开通了由市党政领导班子、市直各单位、县区主要领导等186个子信箱组成的“公仆信箱”,名声在外的“华哥信箱”也被纳入其中。
到2009年12月,子信箱扩展到1020个,延伸到全市所有县直部门和镇街(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实现了市、县、镇三级贯通。
考虑到不会上网的群众,各级政府在全市镇、村、街道、社区团组织设立“公仆信箱”团员代写网上信件服务站,发挥青少年善用网络的优势,帮助群众代写网上信件,让“公仆信箱”成为广大群众都能运用、都能参与的“百姓信箱”。
在全省推进网上信访大厅的建设时,“公仆信箱”被整合进了网上信访大厅,2011年9月1日,河源网上信访大厅(公仆信箱)在全省率先开通,网络问政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到目前为止,河源网上信访大厅实现1020个子信箱纵横互联,并链接“广东网上信访”网;“公仆在线”、“公民广场”、“公仆微博”、“微博播报”、公仆信箱手机版、手机短信信访系统等与“公仆信箱”互联互通,将网络问政的触角更广泛地延伸,为群众构建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诉求渠道。
建设制度公仆“熬夜翻信箱”
将网络问政工作纳入严格的考核,是河源网络问政制度化的重要保障。市直单位“公仆信箱”绩效考核在年度考核中最多的能扣除两分。“这两分很重要,扣了这两分,这一年的评优就没有了,而且考核只有扣分没有加分。”
“因为有主要领导的力推,河源的网络问政才风生水起,宛如江湖藏巨龙,如今巨龙走了,江湖会不会重归寂静?”2011年底,在河源市新旧书记交接之际,河源的网友公开表达了这种担心,并引发了一场热烈讨论。
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实际证明,经过率先的探索和建设,网络问政在河源发展已趋成熟,并没有因为“人走”而“政息”。据统计,今年截至6月30日,河源的“公仆信箱”就收到有效信件60146,已回复57840,办结56006,办结率为93.1%。
让河源引以为傲的是一系列的制度化措施,保证了网络问政没有流于形式,而真正成为了老百姓一个发声问政的平台。“在这里,老百姓的话说了不会白说。”具体参与了大量网络问政建设工作的河源市委办工作人员程学勇说。
这些措施包括《关于开通县区“公仆信箱”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公仆信箱”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群众网上信访管理的通知》等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将网络问政工作纳入严格的考核,是河源网络问政制度化的重要保障。在《河源市“公仆信箱”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中,对“公仆信箱”的来信处理、问题解决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且把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考核内容包括“及时回复率”、“限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承办信件数”、“抽查”五项内容,其中“限期办结率”占的分值最高,为40分。
市直单位“公仆信箱”绩效考核在年度考核中最多的能扣除两分。“这两分很重要,扣了这两分,这一年的评优就没有了,而且考核只有扣分没有加分。”程学勇透露,有的部门在扣过分后,都非常重视。
在走访中,多个负责本部门“公仆信箱”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为了及时给群众回信,经常“熬夜翻信箱”。
严格的监督流程成为另一道强有力的保障。河源规定,领导要亲自回复来信,管理人员按领导批示跟踪督办;按照回复和办结的限期,系统配置绿灯、黄灯、红灯警示,警示情况自动进入市纪委的行政监察系统;来信人满意度将作为考核结果依据。
成效明显群众“没事逛信访大厅”
事实上,网上信访对群众来说是一个极低成本的信访渠道。主管信访工作的刘汉文感受特别明显:群众进京到省越级上访数量大幅下降,纸质来信也同比大幅下降。而公仆信箱开通以来,网友提出了13298条意见建议,占总来信的22.1%,有些已经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当群众知道领导们把自己在网上反映的事情都放在心上的时候,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愿意通过网络来反映问题,事实上,网上信访对群众来说是一个极低成本的信访渠道。”一直负责网络问政建设的河源市委副秘书长刘汉文,同时又是市信访局的负责人,对信访的变化深有感触。
据统计,自公仆信箱开通以来,网友提出了13298条意见建议,占总来信的22.1%。河源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网友的不少意见和建议已成为改进河源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的依据,有些已经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群众信访渠道的改变,也让主管信访工作的刘汉文感受特别明显:群众进京到省越级上访数量大幅下降,纸质来信也同比大幅下降。
网络问政平台日益成为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意见的日常工具,许多河源的网友还表示,自己“有事没事就爱到信访大厅来逛一逛”。
记者登录河源的网上信访大厅看到,各版块各信箱的群众来信热闹非凡,不仅反映事情,发表议论,还有很多是群众对网络问政效果很满意而专门发来的感谢信。
刘汉文介绍,近年来,网友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公园城市、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度相当高,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建议。
河源在网络问政方面的探索还在继续。刘汉文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认为可以由政府作为主导,在“公民广场”不定时地发起一些议题的讨论,涉及到政府的工作和决策并能够影响广大群众的生活,这样更能够充分利用“公民广场”的功能,也更能调动网友讨论的积极性。
统 筹:胡念飞 蓝云
执 行:钟健 戎飞腾 徐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