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昨天,记者从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了解到,目前该社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10月14日《">京华时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将收录到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中,这无疑是拜获得诺奖所赐。然,细细追问之下:高中语文课程的编审标准何在?难道因为此人是诺奖得主便必须要将其作品收录其中吗?那么,高中的语文将会沦落为何种田地呢?直接变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大观园了,每年都会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难道每年都要调整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吗?这是最为荒诞的地方之所在。如果不是,那么,中国的语文编审标准何在?
尽管,莫言的作品很优秀,否则,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最重要的是在没有统一和严格标准的情况下导致的无所适从的窘态。试想,假如有统一的标准,假如莫言的作品值得考究。那么,莫言的作品,诸如《透明的红萝卜》等早就应该入编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去,也不必要值得最终获得诺奖之后才姗姗来迟。这一方面是对于莫言作品的漠视,令一个方面乃是对于缺乏必要的通用标准的具体表现。我想,莫言的作品完全具备着入编中学语文教材的标准,只是缺乏这样的编审标准而已。
其实,当莫言的作品决定入编中学的选修篇目的时候,是否所图的仅仅属于应景的范畴,是图“一时之快”的新闻事件呢?这也应该是我们拷问的部分。因为在出版社、书店和读者们群体发疯的时刻里,难道中学语文也应该跟着一起发疯,一起为了这样的新闻事件而沸腾吗?当然,再次评论的,并非说明莫言的作品怎么样。因为,笔者没有看过莫言的任何作品,只是知道这个人而已。在此所言皆涉及到当下社会的舆论环境,莫不会出现当年选择鲁迅作品时候的形势吧?举国上下,大中小学都要选录鲁迅的作品,这难道就是一种自由的表征吗?非也。
语文课程的编审幸亏已经不在教育部的审核之下,可以有中学语文编审委员会决定。但对于如何选择作品仍旧是一个大文章,这些作品到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是能够接受也是一个重要的标杆。因为语文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无论是教材的选编还是作品的选定,否则,语文教学便沦落为一种为了迎合新闻事件和政治事件的工具,而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出来的学生会变成何等样子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