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运行敏捷:三大挑战

在大型企业内,IT领导者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来应对数字化需求。该模型假定,如果团队以持续交付的方式支持数字产品和服务,则应用开发将需要规模化敏捷方法的使用。

在寻求规模化运行敏捷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对工具,培训和SAFT等框架进行了大量投资。 但这些投资本身是不够的。在实施和扩展敏捷时,大多数框架,培训和工具忽略或忽视了业务限制——最重要的一个事实就是敏捷团队必须互动的许多合作伙伴,并不理解敏捷。

CEB根据过去五年来从近300个敏捷团队收集的数据,发现敏捷要想在大型企业中取得成果,IT领导者需要解决敏捷团队与三个关键交付合作伙伴:产品负责人、财务主管和交付团队之间的协作性挑战。

挑战1:产品负责人需要培养

尽管业务期望全面数字化,实施数字化项目的实际工作比许多业务领导者想象的,要更加困难。敏捷的大多数解读可以让人以为,一位业务“产品负责人”唯一需要具备的品质是愿意参与,并具备IT项目经验。但这些都是表象,并不是有效产品职责的真正组成。为了规模化运行敏捷,IT领导者需要努力在产品负责人身上打造三个品质:能力、职责和承诺。

能力是指产品负责人能够提供敏捷项目所需的有效的业务领导能力:战略思维,强大的涉众管理和创业型领导力。前两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创业型领导力更难获得,因为它需要一个敏锐的客户关注度,并倾向于创新思维。领先的企业认识到,可以通过为产品负责人提供能力模型和培训,来构建创业型领导力。

产品负责人还需要明确他们需要执行的职责,以确保敏捷项目的成功。许多敏捷团队将他们业务伙伴对于数字化的热情和他们自身对于如何有效投身于敏捷项目的知识相混淆。领先的IT企业会创建清单,详细说明产品负责人履行职责所需的活动,项目干系人的投入和可交付成果,无论之前的经验如何,都确保结果。

最后,产品负责人必须承诺参与度,并交付业务价值。当IT领导者提供支持,企业的产品负责人可以借此交流最佳实践,提供同行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最容易构建这样的承诺。

挑战2:遗留融资流程会削弱敏捷目的

传统的IT融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被优化,以配合瀑布方法和以项目为中心的交付。规模化敏捷——本质上,迭代和敏捷,以数字产品的持续交付和增强为导向——需要更灵活,更动态的方法来获得资金和资源分配。

更多的IT企业正在尝试与敏捷方案相匹配的其他方案,比如价值流融资,基于团队能力的融资和风险投资融资模式。规模化运行敏捷的能力将要求IT领导者首先了解替代方案的优缺点,并且说服业务和财务领导者对这些替代方案的需求。

领先企业的经验表明,对“敏捷融资”的全面变更并不一定要在一夜之间完成。IT领导者可以尝试使用较旧的和较新的融资模式相组合的方案,以配合项目组合中不同的交付方式和数字化项目类型。这种实验的好处是为业务和财务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培训,随着企业意识到将风险投资方法应用于概念证明项目,或将价值流融资应用于数字化产品的优势。

挑战3:敏捷必须成为“松散耦合”流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管一些企业试图使敏捷普及,但大多数企业将继续使用并从多种交付框架和方法中获益。关键是不要考虑“整体敏捷”,而是考虑如何将敏捷,瀑布,ITIL和其他框架构建成可互操作的“松散耦合”系统。

互操作性的责任从敏捷团队开始。虽然许多敏捷团队专注于“客户的声音”,而很少将重点放在与其他交付团队和IT团队(比如基础设施和安全性)的“协作”上。领先的IT企业将协作分配为一个明确的,团队层面的责任——无论是管理项目中的上游和下游依赖关系,还是描述项目中的“安全用户故事”。强调“协作”的领导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敏捷与其他团队和框架之间所需要的转化上,这样即使该项目离开开发团队,敏捷的好处也不会丢失。

敏捷“大使”的重要性

当涉及到规模化运行敏捷时,IT领导者(出于好心)通常侧重于传播敏捷的好处,在开发团队中推广变更管理和获得拥护。与直觉相反,当在一个大型公司内规模化运行敏捷时,这些努力实际上可能导致风险,因为合作伙伴并不熟悉用户故事,产品责任方,kanban开发等语言。虽然刚开始进行宣传,也许是有必要的,但是规模化运行敏捷性更多地取决于协作——协作能够确保成果的成功交付。正如许多企业所学到的——虽然是痛苦的——但是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严格地遵守方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1-05 20:28:31

规模化运行敏捷:三大挑战的相关文章

【重磅】全球脑科学十年路线图:解决三大挑战,建立国际大脑站

理解人脑是最大的科学难题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都在以飞快的速度收集从连接图.计算方式到脑疾病相关的数据.然而,将所有这些工作整合在一起并且得出可实现的目标还仍是问题.因此,在 9 月中旬,国际脑科学研究人员将齐聚纽约,商讨如何就重大目标协调工作. 不过,这些重大目标究竟是什么,还没有人知道.因此,一个重大问题就成了:脑科学家应当专注研究的重大挑战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因一场头脑风暴得到了答案.今年 4 月,很多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家在一场研讨会上确定了未来十年脑科学应当解决的 3 大问题,也

怀进鹏:大数据时代的三大挑战

中云网 讯 2012年10月29日,<中国云·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奖赛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创业论坛>在北航举行.会上,中国云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航怀进鹏校长做主题报告.他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面临三大挑战:1.软件和数据处理能力.2.资源和共享管理的挑战.3.数据处理的可信能力.现场速记如下. 中国云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航怀进鹏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尊敬的各位临时,特别是从美国专程赶来参加我们这次论坛的陆奇先生,亲爱的益民老总.李彦宏老总,我今天快点讲,把时间留给

邬贺铨:大数据共享与开放面临哪三大挑战?

2013年,在北爱尔兰召开的G8会议,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提出了开放14个重点领域数据.要求发布的数据不是一般的数据,而是高价值的数据,不仅仅是加工过的数据,还要有源数据.以往我们认为,政府发布的数据是加工过的,实际上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政府应该开放原始数据.开放的数据要完整的.重要的.及时的.共享是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单位之间,开放是对社会. 联合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包括三项,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在线服务情况.其中,在线服务与开放数据有关.据统计,2016年开放电子政务数据发

工业大数据应用的三大挑战和五大商业趋势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自然磨损本身会使产品的品质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传感器技术,实时感知数据,知道产品出了什么故障,哪里需要配件,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因素能够被精确控制,从而真正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一定程度上,工厂/车间的传感器所产生的大数据直接决定了"工业4.0"所要求的智能化设备的智能水平. 从生产能耗角度来看,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况,由此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实时优化能源的消耗.同时,对所有流程的大数

国内机场面临三大挑战 大数据驱动安全创新

6月7日-8日,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机场安全(安保)大会在大连召开.本届大会以"改革创新与安全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大数据驱动下的机场安保.新技术在民航安保领域的应用.安检新技术与管理创新.平安民航建设经验交流.反恐法在民航安保领域的适用讲解等议题. 中国机场协会安全(安保)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副总裁侯庆平在论坛上提出,目前机场安全和安保工作面临"快速增长的运输业务量与运行保障能力不匹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安保反恐形势严峻&

智能家居遭遇三大挑战 2017年将继续蛰伏

随着谷歌收购NEST温控器,智能家居概念宣传铺天盖地,这几年热度有所下降,大部分业者都在研究开发智能全家居系统和智能单品系统.智能家居产业一直没有明显的质量突破,更多是数量的累加,市场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甚至往后几年智能家居市场空间虽稳步提升,不过增长率持续下降.这确实引发了大面积的担忧! 智能家居遭遇三大挑战2017年将继续蛰伏 说到智能家居,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某个智能产品.能称之为智能家居的产品必须是一套可互联互通.自由定义成多种智能场景的智能系统.像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一样,智能家居是通过各类传感

各个击破!云时代数据中心管理三大挑战

本文讲的是各个击破!云时代数据中心管理三大挑战 [IT168 资讯]2010年Novell云计算大会于7月20日在京隆重召开,IT168云计算频道进行独家直播报道(IT168 Novell云计算大会直播专题).此次大会由上午的主题演讲和下午的三个分论坛组成,在下午的"云计算安全与管理"分论坛上,Novell高级技术顾问沈志刚做了主题为"下一代业务服务管理战略和路线图"的演讲,在他的演讲中,讲述了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管理面临的三大挑战,并介绍了Novell针对这三大挑战

工业大数据的三大挑战及大数据未来中国五大商业趋势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自然磨损本身会使产品的品质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传感器技术,实时感知数据,知道产品出了什么故障,哪里需要配件,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因素能够被精确控制,从而真正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一定程度上,工厂/车间的传感器所产生的大数据直接决定了"工业4.0"所要求的智能化设备的智能水平. 从生产能耗角度来看,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况,由此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实时优化能源的消耗.同时,对所有流程的大数

大数据时代 数据中心面临三大挑战

近期支付宝.携程数据中心连接出现问题,让数据中心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15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创新峰会上,我们了解到,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数据中心业务在中国将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同时面临安全.建设标准.能效这三大挑战.   IBM商业研究院与牛津大学的合作调研报告称,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2013年的44倍.数据的安全有效运行无疑需要可靠的数据中心的支撑. 在此次峰会上,数据中心工作组组长钟景华介绍称,中国对数据中心建设有严格的构建标准,但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