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业教父:最好的创业idea具备3个相同之处

要想获得创业idea,请别试图把创业idea想出来,而是要寻找未被解决的问题,最好是你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好的创业idea通常有三个相同之处:它们是创始人自己要、自己能做出来、别人不认为值得去做的东西。微软、苹果、Yahoo、Google 和Facebook 都是这样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说解决你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保证了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你只应该在存在的问题上面花功夫,这点再明显不过,但目前来说,创业公司所犯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试图解决一些没人有的问题。我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1995年,我开了家公司,想要把艺术画廊搬到网上。但实情是,画廊压根就没想要走到网上去。那我为什么还在这个愚蠢的主意上面花了半年时间呢?因为我没有关注用户,生造了一个与现实无关的模型,傻乎乎地埋头浪费时间。直到我试图说服用户付费时,我才明白我的模型是错的。即便如此,我还是心有不甘,费了很长的时间试图纠正回来。我自己陷进去了,在开发上花了大量时间,一心想着一定要让他们接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创始人会做一些没人要的东西呢?因为在一开始,他们的创业idea就是想出来的。这样做相当危险:不仅想不出来几个好的idea,还会产生一堆听上去合理但实则错误的idea,你一不小心就被“忽悠”进去,试图把它实现出来了。在YC 我们会把这类idea 叫做“生造的”或“情景剧”式的创业idea。想象一下,电视连续剧的主角之一开始创业了,然后编剧就得琢磨点东西出来让他去做,但好的创业idea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于是,编剧就会编一个听去合理但实则糟糕的idea出来。举个例子:为宠物主人打造一个社交网络。这一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不靠谱的:养有宠物的人何止千万,为了宠物,他们一个个又洒心血又洒钱的。所以,如果有这么一个宠物主人之间能互相交流的网站,他们凭什么会不喜欢呢。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兴趣,只按2%-3%计算忠实用户,那用户数也达百万级别了。你可以向他们提供专门的商品,又或者对高级功能收费。这类idea的问题在于,在你向你养有宠物的朋友介绍时,他们不会说:“我绝不会用这东西。”而是会说:“嗯,可能我会用得上吧。”等网站正式上线后,还会有更多的人认为这个idea是合理的。他们自己不会去用,至少目前不会,但他们会想象别人会有使用的可能。如果整个世界都是类似的反应,那最终连一个用户你都得不到。关于井一个创业项目推出以后,必须得有一些的的确确是需要该产品的用户存在不是指那些用完一天就算的人,而是迫切需要它的人。通常这类用户群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比较小,背后的原因是:如果有大量的人迫切需要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只需一家创业公司的努力就能把它实现出来,那它很有可能早就存在了。这就意味着,你得在一个维度上妥协:你要么创造许多人都只要一小部分的东西,要么就只针对一小部分人做他们切实需要的东西。请选择后者吧。可以这样说,不是所有这类idea都是好的创业idea,但所有好的创业idea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请想象一下,x轴代表所有可能需要你的产品的人,y轴代表他们需要的程度。如果把这个模型三维化,就可以把x看成是一个圆,需要你的产品的人被圈在中间;他们对产品的需要程度则用纵深的y轴表示。Google 是个巨大的火山口:用户数量庞大,也离不开它。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无法开挖这么大一个火山口。所以你就有必要选择所要的洞的形状:要么是口大但较浅的洞,要么就像一口井一样,口小但较深。“生造的”创业idea通常属于第一种,有大量的人会对宠物主人的社交网络表示有那么点兴趣。几乎所有好的创业idea都属于第二种。微软在做出Altair Basic (BASIC直译器的一种,由比尔·盖兹及保罗·艾伦于1975年共同为Altair 8800电脑所开发) 的时候,就成了一口井。在当时,拥有Altair 的人并不多,算下来不过几千人,但如果没有这款软件,他们就只能用机器语言进行编程。30年后,Facebook 诞生时也同样是一口井。他们的第一个网站只对哈佛学生开放,也不过几千人的规模,但是,这区区的几千人却迫切需要它、离不开它。当你有什么创业idea时,请问自己这些问题:现在有谁要这个东西?谁会迫切需要,哪怕给他们一个由二人创业团队鼓捣出来的蹩脚的第一个版本,他们也还是要吗?如果这两个问题你回答不上来,那很有可能你的idea就不靠谱了。你不需要考虑井口的大小,而是要关注如何把井做深,井口的大小只是你在追求井的深度(和速度)的一个副产品。在实践当中,井口的大小和深浅联系十分紧密,当你发现一个idea能强烈吸引到一群特定用户时,就是一个好兆头。需求的形状像口井可以说是好的创业idea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这还不够。如果说Mark Zuckerberg 做的产品只能吸引哈佛学生的话,那就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创业idea。之所说Facebook 是个好的idea,是因为它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迅速成长了起来。大学院校的情况都差不多,如果它在哈佛能行得通,那在其它院校也同样能行得通,所以Facebook 就迅速扩散到其它院校了。一旦你把所有的大学生都拿下了,那你只需敞开大门,其他人就会自己走进来。微软也类似:AltairBasic、其它机器上的Basic、除Basic以外的其它语言;操作系统;应用程序;IPO。自我你如何判断一个idea是否能成?你又如何判断某样东西是否是一家大公司的萌芽,或只是一个小众产品?通常你都无从判断。Airbnb 的创始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着多大一个市场。起初,他们的idea比较局限,就只是打算在会展期间让房子的主人能把空余的地方出租给别人,而并没有预见到这个idea会大范围扩张开来。在一开始他们只感觉到自己可能会成,Bill Gates 或Mark Zuckerberg 刚开始的时候估计也差不多。偶尔也有从一开始就明显知道产品能从刚开始的小众圈子里走出来的情况存在。有时,我能看到不是特别明显的路径,而这是我们YC的一大特长。但无论你经验如何丰富,都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局限。如果预测不了自己能否找到idea,又谈何在多个idea中间选择呢?事实叫人失望,但也很有趣:如果你人是靠谱的,那你的预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你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的前沿,当你预感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一做的话,很有可能你就是对的。在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一书里, 作者Robert Pirsig 这样说道:想知道如何创作一幅完美的画作?简单!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自然地去画就是了。我是在高中读的这本书,之后一直都在思考这句话。我说不好他针对画画给的建议到底有多大用处,但就创业者面临的情况而言,却是很合适的。从经验出发,要想获得好的创业idea,你就需要成为能产生这种idea的那类人。处在某个领域的前沿,并不是说你就必须得是推动领域发展的那个人。你同样可以是处在前沿的用户。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Mark Zuckerberg 是一个程序员,在电脑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所以Facebook 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自然的idea。假如你在2004年问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愿不愿意半公开地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发到互联网上去,他们多半会以为你疯了。但Mark 早就活在了网上,对他来说,这个idea自然得很。Gmail之父Paul Buchheit 说过,那些处于快速变化的领域的前沿的人,是“活在未来”的。再把他的话和Pirsig 的结合一下,就成了:活在未来,再把缺失的做出来。(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这就很好说明了许多(哪怕不是大多数)最大的创业公司是如何开始的。说起来,苹果、Yahoo、Google、Facebook 一开始甚至都不是间公司,它们是从创始人所做的东西里发展起来的,因为当时世界上似乎有未被满足的空白。如果你观察一下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找到idea的方法,就会发现,他们通常都是先把自己的大脑准备好了,然后再被外部刺激一下,idea就出来。Bill Gates 和Paul Allen 听说了Altair,就想:“我觉着我们可以为它做一个Basic直译器。”Dropbox 创始人Drew Houston 经常会忘了带自己的U盘,于是他就想:“我必须要把文件存到网上去。”听说过Altair 的人不在少数,忘带U盘的人更不在少数,这些外部刺激之所以能促使这些创始人开办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的经历准备了他们,只要机会一出现,就会被他们注意到。就创业idea来说,用在它们身上的动词不该是“想到”而应该是“注意到”。在YC,我们会把从创始人自己的经历当中自然产生的idea叫作是“原生的 (organic)”创业idea。最成功的创业公司几乎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这可能不是你希望听到的。你可能本来想着能在这里找到创业idea的诀窍妙法,但我却告诉你说,关键要有一个以正确方式准备好的头脑。尽管令人失望,但这却是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也是秘诀,只不过这个秘诀在最坏的情况下要花上你一年的时间,而不只是一个周末。如果你现在没处在某个快速变化的领域的前沿,没关系,你也可以走到某个前沿。比如说,一个人只要智商中上,就可以在一年时间里走到编程的前沿(比如编写手机应用)。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会至少消耗你3-5年时间,这样算下来,一年的准备也是合理的投入。在可见的未来里,学习编程也是有必要的。按Marc Andreessen 的话来说就是,软件吞噬世界,这个趋势还会持续数十年。懂得了编程以后,只要你有了idea,就能够实现出来。编程当然也不是非学不可(Jeff Bezos 就不会),但却是一大优势,假如你在琢磨类似如何上线一个大学版的Facebook 的idea的话,你就不再仅限于“这是个有趣的idea”想想而已,你可以变成“这是个有趣的idea,我今晚就动手做个初期版本出来。”假如你既是程序员又是目标用户的话,效果更好,因为从开发新版本到用户测试这个循环只通过你一个人就能完成了。注意idea当你在某个方面已经活在未来的时候,注意到创业idea的方法便是,寻找那些似乎缺失了的东西。如果你确实处在某个快速变化的领域的前沿的话,肯定有些东西是明显缺失的。而“它们是创业idea”这点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如果你想找到创业idea,就不要只把“缺了什么?”的过滤器打开,同时还要把所有其它过滤器给关上,尤其是“它能成为一家大公司吗?”这个过滤器你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测试它能否成为一家大公司,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考虑这个问题,就不但会把许多好的idea给过滤掉,你的注意力还会被转移到不好的idea上面去。大多数缺失的东西都是需要花些时间才能找出来的,你甚至需要对自己“耍点手段”,让自己发现周围的idea。但你知道 idea就在那里,这不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技术进步不会现在就停止,可以肯定,过不了几年,就会有人做一些东西出来,并让人觉得“在x以前我做了什么?”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再回过头来看,它们就会变得再明显不过。你要做的就是,把妨碍你发现问题的过滤器都给关掉。最强大的过滤器便是把眼前世界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哪怕我们当中思维最开放都免不了会这样做。如果你停下来,开始质疑所有事情的话,你甚至都无法从床走到大门(意即思绪如泉涌,满脑子都在想事情)。但如果你想寻找创业idea的话,你可能就要牺牲掉一些你认为现状是理所应当所得来的效率,并开始质疑一些事情。为什么你的收件箱满了?是因为邮件太多,还是因为你没把邮件处理掉呢?你为什么会收到这么多邮件?别人给你发邮件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为什么把邮件从邮箱清理掉会这么困难?你又为什么在看完邮件后还继续把它们留着?请尤其注意那些让你不爽的东西。视现状为理所应当的好处在于,它不但让(本地)生活更有效率,还让生活更可被容忍。你要是知道半个世纪后我们能得到什么新的东西,但现在却还得不到,你就会觉得眼前的日子相当压抑/不爽了,这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从现在被时间机器送回到了半个世纪前一样。如果有什么东西让你不爽,可能是因为你已经活在了未来。找到正确的问题后,你就应该把它明显地描述出来。我们在创立Viaweb的时候,所有的网上商店都是web设计师通过一个个的HTML页面一手一脚地建起来的。而在我们这些程序员看来,这些网站非得通过软件生成不可。也就是说(说来也奇怪),能否获得创业idea的问题在于,你能否看到明显的缺失。这个过程就这么奇怪:你试图找到明显的东西,而它们却是你之前没看到过的。既然你要做的是放松自己的大脑,那最好就不要对问题发动太多直接的正面攻击了,比如枯坐着去想idea。最好的做法可能是,把“寻找缺失的东西”的任务放到后台运行。受好奇心驱动、死磕难题吧,但与此同时,让另一自我留点心,注意那些缺失和反常的东西。给自己点时间。在准备好自己的大脑上面,你有相当的控制权,可快可慢,但对产生idea所需的外部刺激你的控制权就要小得多了。如果Bill Gates 和Paul Allen 把自己找到创业idea的期限限制在一个月以内,那在Altair 出现的一个月前,他们又会选择什么idea呢?很有可能他们最后会做了一个不那么有前景的idea。Dropbox 的创始人Drew Houston 的确在Dropbox 之前做了一个前景差些的idea:关于SAT考试的创业项目。但Dropbox 要好得多,无论是在绝对意义上还是与他技能的匹配度上都是如此。让自己发现idea的一个好办法是:去折腾一些看起来比较酷的项目。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很自然你就能把缺失的东西给做出来。要是改做那些已经存在了的东西的话,就没那么有趣了。试图想出创业idea会容易产生不好的idea,而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被别人视作“玩具”的东西上面,却经常会产生不错的idea。如果某样东西被称为玩具,那就是说,它除了缺乏重要性以外,就是一个idea:它够酷,用户也喜欢它,它只是不重要。但假如你活在未来,创造了用户喜爱的酷的东西出来,它可能会比局外人原认为的更加重要。苹果和微软开始折腾微型计算机时,它们也被看作是玩具。已经一把年纪的我还能记起那个年代,那些拥有微机的人一般都被叫做是“hobbyists (沉溺于某嗜好之人)”。BackRub (Google 原来的名字) 像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科学项目;Facebook 则不过是大学生互相追踪的办法而已。在YC,但凡我们遇到在论坛上被万事通称为玩具的创业公司,我们就会激动不已。对我们而言,这就是好idea 的直接证据。假如你的眼光足够远,你还可以把“活在未来,再把缺失的做出来 (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这句话改得更好:活在未来,再把有趣的东西做出来。(Live in the future and build what seems interesting.)大学我不会鼓动大学生去学什么“创业学”,“创业学”是在实践中才能学好的。最成功的创始人的例子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在学校,你要做的是花时间把自己提升到未来里去,而大学正是步入未来的最好机会。把时间花在学习创业的容易部分,那就是浪费;你要把解决创业的困难部分的机会把握住成为能产生“原生”idea的那类人。不同领域的碰撞是产生idea尤其多产的源泉。如果你很懂编程,并开始涉猎其它领域,你很可能会发现一些能通过软件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别的领域,你更有机会找到好的问题:(a) 该领域的人并不像你这样的软件人员通过软件解决过他们的问题;(b)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后,你甚至都不清楚现状是什么样子,自然也就不存在视现状为理所当然的问题了。所以,如果你读的是CS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 专业,建议你不要去上什么创业学的课,而最好上上别的课程,比如,遗传学。条件允许的话,就去生物科技公司工作吧。CS专业的学生一般能在电脑硬件或软件公司找到暑期工。但如果你想获得创业idea,最好就到不相关领域的公司找暑期工去吧。又或者别上额外的课程,而只管做东西做项目吧。微软和Facebook 都是从1月份开始出现的,这可不是巧合。在哈佛,那就是考试季,学生没有课上,都在为期末考试忙碌。但也没必要每个项目都为创业而做,还太早了。只管做东西就行。能与其他学生拍档一起做会更好。把一个人带进未来的不只有大学的课程,周围和你做同样事情的人也很重要。如果和他们一块做项目,你最后得到的不仅是原生的idea,还有原生的创始团队凭我的经验,这是最好的组合。对研究要小心。一个本科生写了一个他所有朋友都开始用的软件,那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创业idea。但博士论文就很少能做到这样了。由于某种原因,一个项目越被看作是研究,它就越没有成为一个创业项目的可能。在我看来,原因在于,在众多的idea当中,被叫作研究的子集太小,很难既满足研究的条件限定,又满足解决用户问题的要求。然而,当学生或是教授在做附带项目(side-project) 时,他们又会自动地转向解决用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从研究的束缚当中解脱而获得了额外的能量吧。竞争一个好的idea 应该是明显的,而一旦你找到一个,你往往会有迟到了的感觉。真没必要这样,别被吓住了。担心自己迟到了其实是“那是个好的idea”的迹象之一。你只需花上10分钟做一番搜索,就能把疑虑解决掉了。哪怕你发现已经有别人在做同样的东西了,你也可能还没有迟到。创业公司被竞争者灭掉的案例实在罕见,数量少到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除非你发现的竞争者已经把你想要的用户锁住了,你就还是没有放弃这个idea的必要。如果你拿不定主义,就去问问用户吧。你“是否已经迟到”的问题应该归到“有没有人迫切需要你计划要做的东西”这个问题里面。如果你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而一部分用户又迫切需要的东西,那你就相当于拿下了一个滩头阵地(据点)了。然后问题就成了:这个滩头阵地够不够大。或者更重要的是,谁在里面:如果阵地里的人(用户)正做着未来更多的人会做的事情,那无论它(阵地)有多小,它也足够大了。比如说,你在做一样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东西,它只能运行在最新的手机上,那它也算得上是足够大的阵地了。在应对竞争对手的事情上犯错。经验不足的创始人经常会过多地看重竞争对手。你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竞争对手。所以,好的idea 加上竞争对手要比糟糕的idea却没有竞争对手更可取。你无需过多地担心自己是否进了一个“拥挤的市场 (crowded market)”,你只要有一套其它竞争对手都忽略了某些东西的理论就行。实际上那是很有前景的起点,Google 就是这类idea。你的理论要比“我们得做样不错的x出来”更加精确,你得把同行都忽略了的东西给表述出来。最好的情况是,你在引领潮流,而别人都在亦步亦趋地跟随。Google 也属于这类idea。在Google 之前的搜索引擎会故意避开一些根本的问题,尤其是:越快、越好地把搜索结果交给用户,用户就会离开得越快。市场拥挤其实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既有需求,现有的所有解决方案也都还不够好。创业公司不该幻想能进入一个特别大而且还没有竞争者存在的市场。所以,任何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要么是带着秘密武器进入了一个已有竞争对手的市场(像Google 一样,把所有的用户都抢过来),或者是进入了一个貌似不大,但实则随着发展会越来越大的市场(像微软一样)。

时间: 2024-09-20 09:01:04

硅谷创业教父:最好的创业idea具备3个相同之处的相关文章

创业教父箴言:创业之前

(这篇文章是 Sam Altman 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上客座文章,本来是为大学生们准备的,但是对各年龄的的创业者也有潜在的帮助.)有孩子的一个好处就是当你想给别人建议的时候,你 就会问自己「我会怎么跟自己的孩子说?」我的孩子还很小,但是我可以想象,如果他们上大学选了这门课我会怎么跟他们讲创业,于是乎,下面的内容就是我要讲你们听的.创业是非常违反直觉的(counterintuitive),我也不确定为什么.或是只是因为有关创业的知识并没有渗透进我们的文化中.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开公司创业是一件不能

硅谷创业教父:创业成功第一要素是人品

硅谷创业教父.YCombinator创始人格雷厄姆最近专门撰文说"人品",甚至说,成功人士中,很少有卑鄙之人.非常有感触:1.以正合,以奇胜.2.好人品才会有好口碑,互联网世界的本质是口碑.3.好产品首先要正直.什么是你心目中好的创业人品?===人品的分割线:来源: 腾讯科技 文:保罗·格雷厄姆(YCombinator创始人)近年我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我认识的大多数成功人士中,很少有卑鄙之人.即使有例外,也没有几个.卑鄙并不罕见.事实上,互联网已经向我们展示出,人可以卑鄙到何种程度.

硅谷创业教父:创业者应走出去“接地气”

硅谷创业教父.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Silicon Valley Watcher创始人汤姆·福勒姆斯基(Tom Foremski)今天撰文指出,硅谷创业公司弥漫着孤立主义,享有"硅谷创业教父"美誉的知名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建议,创业者应该大胆走出去,更加"接地气",否则他们会与市场渐渐脱节,最终无法获得用户和投资者的青睐.以下为文章概要:切忌坐井观天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创始人

阿里巴巴主席马云:从来没有想过做创业教父

侯继勇 10年间,坐观西子湖,马云却永远心潮澎湃.从一名教师.翻译,到全球市值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领袖,他是无数创业青年心中的"偶像". 但10年后的当下,坐在记者对面的他却用全力要打碎这个"偶像"的幻境."我不知道创业教父是什么东西,也从来没有想过做创业教父!"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CEO马云大声说. 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通常的解答是企业领袖的远见,技术.管理的创新:而马云将个人的成功归结于这个时代."是我的同事,是这个时代,是中国互联网

“创业教父”季琦:后半生不再创业

"上市的时候很开心,但开心仅仅维持了几分钟."被业内称为"创业教父"的季琦这样形容他第三次创业成功的心情. 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季琦敲响了 纳斯达克的开市钟,将他创办的汉庭连锁酒店送上美国股市.对于季琦来说,这是继携程.如家之后,他在10年之间创立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第3家上市公司. 据汉庭投资人.IDG资本副董事长熊晓鸽回忆,在携程和如家上市时,季琦很低调,敲钟仪式都没参加,但这一次季琦却例外前往,可见持股62.67%的季琦对汉庭寄予厚望. "我不会

汉庭CEO季琦:创业教父转向守业 走多品牌稳健路线

8月22日上午,上海被一场急骤的雷雨袭击,汉庭酒店集团总部旁的一个凉亭里,京华记者与汉庭CEO季琦经历了一场畅快的"雨中漫谈". 今年1月,汉庭创始人季琦从执行董事长位置走上前台重掌首席执行官(CEO)帅印.被称为"创业教父"的季琦,站在守业者的新角色上发动的第一场战役,就是面向高端酒店市场的攻坚战. 创业教父转向守业 在最新的管理笔记集兼自传<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的开篇自述里,季琦写道:"我个人的理想--是要用我毕生的精力,将汉庭

“创业教父”季琦: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潜力大

"上市的时候很开心,但开心仅仅维持了几分钟."被业内称为"创业教父"的季琦这样形容他第三次创业成功的心情. 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季琦敲响了 纳斯达克的开市钟,将他创办的汉庭连锁酒店送上美国股市.对于季琦来说,这是继携程.如家之后,他在10年之间创立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第3家上市公司. 据汉庭投资人.IDG资本副董事长熊晓鸽回忆,在携程和如家上市时,季琦很低调,敲钟仪式都没参加,但这一次季琦却例外前往,可见持股62.67%的季琦对汉庭寄予厚望. "我不会

硅谷教父布兰克:创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月26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科技大师中国行上,创新工厂CEO李开复与硅谷教父史蒂夫·布兰克进行了 对话.史蒂夫表示,创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业公司是探索者,成熟的大公司是执行者.布兰克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过8次创业,他 认为创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业公司是在做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的是一种可复制.可升级的商业模式.对此,布兰克将创业经验做成一个模型,与广大创业者进行分享.布兰克表示,对于创业者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发现目标客户.创业需要了解产品如何为自己创造价值,如何为客户创造服务,做的这个产品是为谁

创业教父Paul Graham送给创业者的11句话

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我都希望他们能够明白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830.html">Paul Buchheit曾教会我的一个道理:与其让大多数人享受一半的快乐,还不如让少部分人享受真正的快乐.最近我和一个记者聊天,聊天时我就在想,如果让我送10句话给创业者的话,上面这句话肯定是其中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琢磨,剩下的九句话会是什么呢?我就列了一个清单,结果我列出了不只9句话,而是11句话. 1. 选择 合适的联合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对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