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冯导炮轰“综艺电影”,人民日报发文批驳冯导是“乌鸦说猪黑”。这个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冯导怎么能是乌鸦呢,但是我想说“综艺电影”就是猪,是雷布斯说的“风口上的猪”,而且它可以飞得比乌鸦高。
“综艺电影”是如何站在“风口”上的?它的营销方式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翼谋不才,试分析一二:
1.跟“综艺电影”学——“粉丝经济”
综艺电影的核心基础就是演员的粉丝,木有粉丝,综艺电影失败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失败原因之一,就是这帮人真的没有多少铁杆粉、死忠粉和脑残粉。我们的汪峰老师大家更关心怎么帮他上头条,真没几个愿意看他演电影的。至于一个明星怎么才能有脑残粉,我们暂且按下不表,以后再专题论述。
2.跟“综艺电影”学——“整体复制、局部升级”的产品设计
其实“整体复制、局部升级”并不是“综艺电影”所特有的,很多行业、品牌的成功,都是因为遵循这个道理:
快餐
快餐非常需要口味、服务、体验的一致化,在哪儿吃、什么时候吃,都是一个味儿。吃的就是一个方便、放心。所以快餐推出新口味,整体是汉堡还是汉堡,口味稍有更新。假如肯德基卖肉夹馍,必胜客摊煎饼,你就不一定敢吃。
日化
立白新产品天然皂液,打的还是“洗护合一新升级”,整体复制洗护合一,局部升级天然皂液。
手机
苹果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iPhone4 到 iPhone 5 到iPhone5s 到iPhone6,基本上都遵循“整体复制,局部升级”的理念。而有些品牌动不动就换操作系统、动不动就推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外形,结局大家都很清楚。
汽车
汽车行业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标志性的设计、每次新车的推出,都遵循“整体复制、局部升级”的原则。
综艺电影
“综艺电影”也是一样,如果做不到“原班人马”、“原汁原味”,换了核心演员、换了核心的结构和情节,基本就没人看了。因为综艺电影的核心人群是电视观众、是栏目粉丝,他们中一部分可能平时连电影院都不进,任你斯皮尔伯格、大卫芬奇还是彼得杰克逊他们都不买账,他们认的是栏目。 “爸爸去哪儿”就得是这帮爸爸和孩子,就得去旅游,就得有任务,只不过是场面和戏剧化更大,让这帮人去演个《小鬼当家》,还是得歇菜。
3.跟“综艺电影”学——“创造场景”
很多人说“综艺电影”好粗糙、好烂,和几个月拍出来的电影差好远。但是,综艺电影其实卖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个场景、一种气氛。
快餐店都说自己能创造更多的快乐、TVC中年轻人来到店里各种浪漫、暧昧、表白、茨妞,都是创造一种消费场景。各种儿童套餐送玩具也是创造一个和小伙伴玩游戏的场景。
可口可乐的昵称瓶、歌词瓶、优乐美新包装卖的不是产品、口味,卖的是一种社交的场景。汽车卖的不是全景天窗,是一起看星星的浪漫、站出天窗吹吹风的逼格。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为什么大年初一上,就是创造一种带着孩子和明星父子过新年的欢乐场景。
4.跟综艺电影学——“营销前置创造参与感”
营销前置创造参与感,可以说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在其他客户中也有成功案例:
与传统车企在上市前遮遮掩掩、故作神秘,发布会后再吭哧吭哧各种公关、广告砸出声量的后置营销不同,大众lamando凌渡的上市完全是一次“前置营销”。
Lamando凌渡是2015年1月9日正式上市,但是凌渡从2014年Q4 就冠名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把整个节目作为凌渡的上市预热,车的外形、特性在节目中展现无疑;代言人林俊杰在节目中“毫无廉耻”的介绍汽凌渡优点;更与浙江卫视合作,在上市发布会当天做了一场魅力盛典,跑男团悉数到场,不仅high翻了所有的经销商和媒体,更把盛典整个搬上浙卫播出。
透过整个15期节目+1期晚会,观众参与了“Lamando即将登场”、“lamando现已全面预热开跑”、“Lomando凌渡,现已完胜登场,闪耀上市”的全过程。
同样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借助栏目的前置营销,让大众深深的参与其中,最终取得大卖。
“粉丝经济”、“整体复制局部创新”的产品设计、“创造场景”、“前置营销创造参与感”,把握好这四点,也许你的产品也可以成为“风口上的猪”,飞上云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