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终于尘埃落定,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
牌照的发放引发了诸多的讨论,且集中在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合法化”和“与银行平起平坐”的多业务发展领域。但人们往往忽略,全球电子商务革命性的发展已经使得第三方支付肩负着更大的使命,而这个使命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人民币结算
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显得更为迫切,这场金融危机在许多人眼里是美国政府通过美元的手段对全世界财富的一轮新“洗劫”。如果人民币能够与美元在国际货币结算上分庭抗礼,至少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在危机中能够有更强的防御性。中国政府曾经做过两大方面的努力:
一是确定两大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和扩大全球企业间的人民币国际结算力度。包括在香港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形成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中国香港、中国上海等世界几大金融城市。在抗御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人民币以相对稳定的币值赢得普遍赞誉,并逐步成为“硬通货”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人民币应当走出国门,担当起区域性、国际性货币的职能。这是目前国际社会上对美元和人民币之间关系普遍的认识,这种共识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大为增强。
人民币通过传统企业贸易进行“国际结算”这条路必然更为坎坷和漫长,来自美元、欧元甚至是日元等已经国际化的货币狙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种狙击也使得许多企业在货款结算面对强势货币无奈妥协,最终放弃人民币继续使用美元、欧元或日元进行结算。
二则借道银联系统,通过银行卡特别是国际化信用卡进入到终端消费领域的结算系统,这样的系统很快就遇到来自VISA的狙击:2010年6月初,国际卡组织Visa向其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2010年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4”开头BIN号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从这个举动来看,VISA很清楚中国政府希望借道银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算的“野心”!
前面两条道各有实力强劲的对手狙击,虽然他们非常强大,但面对美元的强势地位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及财富的血洗历史,中国绝不可能妥协接受如日本那样的结局,这就注定中国政府不可能会放弃以上的两种努力。只是针对企业和消费者结算的努力无论是阻力上还是时间上,显得似乎都有些漫长。于是在全球化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第三方支付被迅速提上日程。
淘日本试水
2010年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也是情理之中,作为中国最大、拥有全球最多使用用户的支付宝深知其重任所在,在办法出台前的一个月淘宝宣布进军日本看来就不是一个突然事件,应该是早有准备,甚至可以说是为支付宝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探路。毕竟日元是亚洲区最强势的货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第一时间需要解决的阻力之一。
淘日本的开通,使得日本的卖家可以在中国更轻松地销售商品,而不需要远渡重洋来中国开实体店,这样一来最终的货款结算也很有可能直接在支付宝的平台内完成,毕竟淘宝最大且唯一的支付系统只有支付宝。这样一来,人民币成为日元的结算货币并是在中国政府监管下的支付宝平台上完成自然水到渠成了!
如果淘日本的模式在运行后获得巨大的成功,中国本土的消费市场将成为其它国家垂涎的重要消费市场,在利益的趋动下,各大企业自然而然会接受支付宝这样的一个人民币结算平台,推行的阻力自然小了很多,甚至没有阻力!
在获得牌照后,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拥有自己关联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自然会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合法化扩张,那人民币在第三方平台内的国际化结算平台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想!
其它拿到牌照、相对独立、没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则仍然有广泛的空间,这些也从中国最大的B2C商城——京东解除和支付宝的合作关系可以看出,对接这些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让内贸B2C可以省下更多手续费,而且交易数据和顾客信息更安全。加上内贸型B2C的高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和厂家希望进驻这些商城来更为快速和轻松地将自己的商品销售给中国的消费者,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性和高效,中国强势的B2C零售商城将极有可能要求这些国外的厂家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货款的结算和汇兑支付,这个过程必然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除了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外,这些大型的内贸B2C商城和进军电子商务的传统零售业也看到了第三方支付的机会,苏宁易购在建立之初就直接采用自行开发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易付宝,而百联商城更是耗资过亿打造“安付宝”。这一切都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拥有更为广泛的想像和发展空间。
另外不可忽视的外贸型B2C的未来似乎更为不可限量,作为中国制造来说,我们已经不想再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赚所谓的血汗钱,但是通过原来的零售体系进行国际化零售业务的拓展,显然成本过高且难度过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OEM、ODM基地,这个很好的基础在外贸B2C的模式下使得中国更多的厂家和品牌有了成本更低、难度更小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机会。外贸B2C的直销模式将逐步取消国外代理商、零售商的环节,更全面体现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使得全球消费者受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第三方支付自然而然也将成为各国消费者进行货币汇兑的中介平台。
淘宝平台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使得支付宝成为国际结算平台可能性大为增强,内贸B2C用于提升国外厂家和品牌在中国的销售的作用则使得他们自建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和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这个机会,而外贸B2C的发展则使得国外的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产生国际货币结算的需求,这三类电子商务企业使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自然成为国际货币的汇兑和结算平台。加之第三方支付公司合法化之后的平台化发展,使得基金购买、股票交易、商家数据库营销支持都更容易拓展至全球范围,在这样的趋势下形成新的有别于美国政府百年构建的金融体系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
我们来思考和回顾为什么美元会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撇开政治和武力因素,单纯从经济层面来分析是二战后的美国强劲的国内需求造成,到现在美国市场仍然是全球各大企业争夺的重要消费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元成为国际通用结算货币,所以中国政府不断利用金融危机促成的内需式发展成为国际战略的一部分,实际上也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要战略,而在这些重要的国际化战略中,第三方支付必将肩负起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