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风暴——解码褚橙电商化的成功因子

传奇褚橙

今年双11大促前夕,生鲜垂直电商“本来生活”挂出巨幅专题页,宣告褚橙的预售正式拉开序幕:

本来生活褚橙专题

几乎在同一时间,其它电商渠道也纷纷加入了售卖行列:

JD生鲜频道首页焦点图

新浪网订购专题

销售火爆的情况一如预期,11月5日预售截止时,首批采摘已经全部脱销,经销商追加的订单纷涌而至……

接近6元钱一个的橙子,又一次创造了销售创奇。

渠道难题

褚橙“触电”是从2012年10月开始的, 当时“褚橙进京”的舆论造势可谓轰轰烈烈,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大V的关注,最终让褚橙在自己的电商“元年”满载而归。

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自2012年10月开始,褚橙的关注度随销售期走势变化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就在几年前,褚橙还在为销售渠道苦恼不已。当时褚橙已完成在其产地所在地云南省的销售布局。随着褚橙种植地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如何走出云南,开拓全国市场,成为了摆在褚橙面前的首要问题。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原本想走传统渠道的路子,把自己的橙子摆上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的货架,但这些渠道的账期一般都很长,加上渠道商对采购的严苛要求,褚橙还无力与国际品牌如都乐这样的相抗衡,所以最终未能如愿。而走传统水果批发渠道的话,褚橙在云南的品牌优势在“只认品种,不认品牌”的传统水果分销模式下也将荡然无存。

直到生鲜垂直电商“本来生活”找到了褚时健,为其打通了进入帝都的通路,“橙”色风暴开始席卷,势不可挡。当时艾瑞的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单日订单量过1000单的纪录发生在11月12日,电商“双十一大战”第二天,本来生活销售褚橙刚一个星期。……一进办公室,就看见好几个员工在搬运水果、蔬菜。会议室门上贴着关于褚橙进京的剪报。再往里走,客服、市场、技术部门各占一个区域,大多数人的办公桌堆满了商品,不时有人穿来穿去。一块白板上写着大字:‘1000单是我们干的’,周围布满员工的签名……”在今年5月份的《东方企业家》杂志中也有对褚橙热销的报道:“本来生活网原本进了一车褚橙,原本计划卖一个月,结果三天就卖完了。由于销售太过火爆,中间几度断货,甚至需要预定。最后一共卖了200吨,供不应求。”

成功因子

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褚橙,我们可以发现褚橙其实和很多成功的案例有一些相似的基因:

成功因子一,有故事的人

褚橙的成功,创始人褚时健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因子。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自己就是一个传奇,褚老相关的报道有很多,在此不再展开。核心是:关键人物已成为品牌整个营销价值中最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牌溢价资产的存在。褚时健刚开始销售橙子时,取名“高原王子”,曾一度滞销,直到其妻在产品包装宣传语打上“褚时健种的橙子”,才真正打开了市场。这才有了“褚橙”这个名字,而橙子本来的产品名“云冠冰糖橙”,知名度就不是很高。

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前几天,我把刚买到的褚橙请一位生意同伴品尝,他并不了解褚时健,所以吃第一个橙子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很好吃,很甜”。而当我一边讲述褚老的生平,一边为他剥开第二个橙子时,他的眼神已经流露出惊艳了,吃的时候若有所思,然后自己主动剥了第三个……当时我曾用一句玩笑话总结——吃褚橙,佐以褚时健的故事,褚橙更香甜。

在微博上也有网友这样评论褚橙:“我是冲着这个人而买。”

确实如此。

因为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先人后事”的思维习惯根深蒂固。你和人做生意,对方对你这个人的认可往往比产品本身还要重要。之前听过一个故事,一家VC在评估项目前,会安排创始人去驾车,走一段最拥堵的路线,在这样一个“会出现各种随机状况的场景”里,去观察这个创始人的品性。我们常见的“酒桌上谈生意”,道理也是如此。乔布斯、雷军、周鸿祎……都是将个人资产转化为品牌溢价的高手。

在褚橙热销期间,也不乏企业大佬们争相仿效的身影。比如捆绑褚橙销售的”柳桃”,还有“潘苹果”等,但效果都没有褚橙好。这里面除了主人翁本身的因素外,还有两个关键点:

捆绑褚橙销售的“柳桃”

潘苹果

1.“故事”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关联度。关联度越紧密,受关注的程度越高。今年国家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整,强调“幸福中国”、“中国梦”的正能量,都能在褚时健81年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最贴合的投射。

2.先入效应。从传播学角度来说,重复性的内容会使传播效力减弱,特别是现在的信息消费时代,大众一旦消费了“褚时健”,对后入者的需求和偏好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现代企业对创始人或是领导人都在有意识的包装,但大多不太成功,主要原因就是外在包装与内在的结合度还不够。或者说,“主人翁”自己的观念还不到位,在包装和实际表现时不能形成统一的传播力,第二是领导人频繁的调动,也很难保证持续贯彻的调性。

当然,退一步说,即便是有故事的人,脱离产品本身也是不行的,产品和人之间相辅相成,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成功因子二,有故事的好产品

褚橙的成功,除了褚时健的光环效应外,产品本身的品质也有过人之处。褚橙相比于一般的橙子,色泽自然不艳丽,皮薄多汁,味甘,很直观的让消费者吃出差异性来。

但也仅止于此了,靠这些外在差异性来支撑高昂的售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橙子本身的故事。

随手翻翻褚橙和本来生活的微博,就会看到大量关于种植褚橙的描述,从褚时健整整6年的果树培育、单株260朵花的严格控制,到种植地的气候、水源、管控流程等等一系列的故事,都统统叠加在这个“好吃的橙子”上面时,背后折射出的淳朴、天然、用心、奋斗的汗水……褚橙淋漓尽致的利用了自己的所有优势,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彩云之南的美好印象等所有利好因素全部整合,最后给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的“信赖“二字。——不是每个买橙子的人都能亲眼看见橙子的种植过程,但他们都相信。

在肥料的介绍中,特意点出了“烟梗”的使用,似有若无的在透露着“烟王创奇”仍在延续

产品故事的挖掘,同上文所讲相同,关键是这个故事是否能关联当下的社会环境(比如褚橙之于食品安全),引发共鸣;是否能足够差异化,和其它竞争品区隔。另外,一定不能忽略“有故事的好产品 有故事的人“才能实现1 1>2的效果,很多企业往往只做其一不做其二,无法形成立体营销力。

褚时健与褚橙的故事相辅相成

成功因子三,最适合的渠道

如开篇所提到的,在褚橙遭受渠道困扰时,遇上了生鲜垂直电商——本来生活。

当时的本来生活还只是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而且市场上也不乏其它的生鲜电商。但是拥有媒体背景的本来生活运营团队无疑给褚橙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生命力。这家把采购称为“记者”、把货管称为“编辑”的不那么“电商”的电商,将褚橙的成功因子完美释放出来。我相信褚橙选择任何一家电商都能打通销售,但能否成为“传奇”,还得打个问号。所以褚橙与本来生活的”联姻“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们很难判断到底是本来生活成就了褚橙,还是褚橙成就了本来生活。

本来生活这种将内容附着于产品上的销售方式,本质上解决了众多生鲜类产品的营销难题,如褚橙这样的传统农业产品受成本制约,不会像传统快消或是耐用消费品行业那样,具备比较成熟的市场团队和供应商团队,而更多的聚焦在销售渠道上。本来生活在实质上是将市场和销售双线“并轨“,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帮助这些生鲜企业在营销链条上实现了每个环节的覆盖。相较去年的“褚橙进京”,本来生活在今年对褚橙的故事做了进一步延展,围绕去年褚时健“励志”的主题包装了很多年轻化的元素,比如和韩寒、新生代作家蒋方舟的合作,以及联合新京报推出的“寻找中国励志青年榜样”系列报道等。

蒋方舟新书联合销售

韩寒“一个”的微博互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wOTIwOTQ0.html

《寻找中国励志青年榜样——宋建平:梦想舞台需要自己搭建》

时间: 2024-09-20 17:30:20

“橙”色风暴——解码褚橙电商化的成功因子的相关文章

传统企业电商化困境:变革如同跳崖生存几率小于5%

昨日与一位友人在微博上探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发展,再一次听到曾经令我兴奋而今令我灰心的一句话:传统企业不走互联网发展道路就是死路一条!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话令我猛醒:"1.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不同,但是管理运营的方式是类似的:2.自己的网站是一份事业,别人的网站只算是一份工作."--我的回话只有一条--隔行如隔山.我的猛醒就是:越精英,越难成! 从两个故事可以开启我们的传统企业电商化的思考之门: 故事1.数年前一个本地化家居电商平台兴起的时候我做过大致统计:5%发财,20%赚钱,80%保本.

褚时健“励志橙”进京:小电商借褚橙翻身

褚橙引爆流行,不仅有褚时健的励志故事,还有王石.徐小平等名人的背书.引爆故事只是手段,对于这帮苦逼创业的媒体人,重要的是如何玩转电商生存游戏 月黑风高,杨学涛打了一辆黑车,匆忙从顺义郊区的库房赶回北三环附近的办公室.车流拥堵,他幽幽地说,"我们现在就是一帮农民做电商,还处在小米加步枪的阶段:但按照装备采购理论,小米加步枪是很牛的一件事,因为小米有营养,易消化--" 这位曾经的媒体人,现在的总裁助理,言必称自己做的食品电商.这样来回奔波的日子,一年半来他已经习惯到麻木了.但2012年11

,所谓电商化是一个很多媒体都很关注和重视的方向

国际时尚媒体巨头纷纷涉足这个路径,比如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康泰纳仕集团.它曾经前后做过7次对初创类电商企业的投资,旗下多本时尚刊物都有自己的在线商店,如女性时尚杂志 Glamour运作的 Glamstore 网店,男性杂志 GQ与奢侈品百货 Nordstrom 合作推出的购物网站 NordstromMen.com. 赫斯特出版集团旗下Harper's Bazaar(它的中文版杂志<时尚芭莎>在我国大大有名)与奢侈品电商 Yoox 合作,共同打造了电商网站 ShopBazaar.com,主要售卖奢

腾讯应拯救误入歧途的微信电商化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微信火爆,腾讯内部如狼似虎地进入抢地盘,逻辑可能是:你微信推动,我们都帮忙了啊,你火了,也要帮帮兄弟们啊.微信就是微信,也只是微信,非要把它做成app store,或移动版的Q+,也得用户买账,更可怕的是要什么电商化植入. 微信就是一个产品因简单高效而火爆,却又强加一堆用户未必需要的功能和嵌入,硬生生地将一个黄花大闺女塞到色狼窝里,微信就是通信,是社交化和位置化的通信产生迭代产品,用户在上面是沟通,为了沟通而使用.在这个意义上,微信借钱QQ的一些产

新浪微博全面开放支付系统,社交应用正式进入电商化时代

[亿邦动力网讯]7月1日晚间消息,新浪微博刚刚宣布将全面开放支付系统,并针对首期的企业商户(即蓝V认证)开放收单功能. 据新浪微博方面介绍,支付申请成功后,相关用户可以发布带有商品卡片的微博,其他用户点击商品卡片即可完成微博端的在线购买. 此外,用户也可以进入相关账号的微博,在账号的主页选择感兴趣的商品.服务,下单购买.完成支付后,相关账号将通过粉丝服务平台以私信的形式与用户沟通送货等后续服务事宜. 据悉,企业商户通过微博管理中心可提交自助申请,需要填写用户的基本资料.业务资料.财务资料.在申请

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 勿因O2O丢了魂

本文讲的是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 勿因O2O丢了魂,传统PK电商,最具轰动性的对决非马云和王健林的1亿元豪赌莫属.这个天价赌注的赌资固然吸引人,但是背后的商业模式之争发人深省.现如今,衣.食.住.行无一不在被互联网化,有积极者在为互联网思维奔命,有消极者认为互联网是传统企业通向死亡的最佳途径.但凡和互联网搭边,希望获得互联网服务的人,都在看互联网能否发挥它的神奇之处.  之所以选择零售行业,是因为零售是具备线下的实体消费人群,也是被O2O重点攻克的领域.现如今,有很多的大型商超都在探索O2O的模式,

银行电商化的前景分析

2013年,传统经济渐有电商化.互联网化的趋势.银行在此之中也未能幸免, "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势力将其冲击的七零八落.那么银行怎么才能终止现状,怎么才能不在未来一败涂地呢?当然,银行们有自己的举措.继招行推出P2P借贷平台之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银行现在到底活得好不好? 银行做电商的目的 主要是三点,数据,中间业务收入,提振股价.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银行系做电商是想积累中小企业的真实数据,利用这些数据为贷款类业务做决策.众所周

医药企业转型&quot;互联网+&quot; 踩准电商化风口

本文讲的是医药企业转型"互联网+" 踩准电商化风口,去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孙大海在出席21TIME夏季论坛"中国开放拥抱全球创新"时表示,中国下一个类似于马云的人物会出在健康领域,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到今年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就给创业加了一把火,两者叠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气氛空前高涨. 创业不是凑热闹,都想成功,都想踩到"互联网+"的风口,变成一头"飞猪",可是稍有不慎便被

“拇指身边购”基本解决一个超市电商化的所有难题

摘要: 就像U箱超市报道中提到过的那样,在线上电商逐渐地将他们的触手延伸到线下的过程中,传统零售大鳄超市,也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对抗劣势.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多为超 就像"U箱超市"报道中提到过的那样,在线上电商逐渐地将他们的触手延伸到线下的过程中,传统零售大鳄--超市,也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对抗劣势.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多为超市提供电商化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势必会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比如"拇指身边购". "拇指身边购"为线下超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