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鸫
我国微博问政联系着两头,一头是党和政府,一头是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来说,要拜人民为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更好地公开信息、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和汇聚民智;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向有关方面问政策、问政事甚至问责任,更便利地了解信息、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和舆论监督。面对微博问政的大趋势和新力量,这两头不论是哪一头出现问题,都可能适得其反,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
能否有效运用微博问政的风险
微博问政打开了信息公开的一扇窗,增加了透明度,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言行完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一旦官员出现言行不当,就会引来微博围观和拍砖。这就成部分官员忽视微博问政,害怕微博问政,使我们面临失去掌握微博问政先机的风险。
开通了微博账户,却不更新、不回应,呈现“僵尸微博”状态,使我们面临失去掌握微博问政话语的风险。不少官员不具备与网民对话交流的技能,内容发布失当,打官腔、说空话,“无可奉告”、“正在办理中”、“有关部门”等用语经常遭遇“板砖”。不善于用微博引导舆论,不善于与网民互动交流,使我们面临群众对微博问政失去信任的风险。
微博问政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在日常管理方面还比较滞后。一方面,针对微博问政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对于如何发布信息、发布哪些内容、如何答复网民、引导舆论等都缺乏制度性规范。有的政务微博账户由多人轮流维护,造成信息混乱、观点矛盾。另一方面,微博具有信源匿名、传播便捷、实时播报等特点,加上目前缺少严格内容审核,微博上的信息泥沙俱下。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使我们面临失去维护微博问政秩序的风险。
能否有效应对其他参与者的风险
微博问政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效应,对公共事务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日益深入。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微博问政,但是各种乱象也随之而来,传播有害信息、渲染煽动负面新闻、放大负面情绪、非法社会动员、从事颠覆渗透活动等问题也不时显得十分突出。这些都给我们掌握微博舆论话语权、主导权,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带来新的风险。
微博深刻改变网络舆论格局,成为新的主舆论场。从舆论影响看,微博舆论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公共事务,甚至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改变社会热点事件走向。我国微博问政的突出特点就是公众强烈关注时事,从群体事件到公民调查,从舆论监督到针砭时弊。微博舆论引领社会舆论、主导网络舆论的特征明显,使党和政府的网络话语权、主导权特别是强势主流舆论面临失控的境地。
微博越来越成为传播热点新闻、炒作热点事件的平台,成为负面新闻的通讯社。从炒作内容看,微博炒作与政务政事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现象日渐增多。从炒作效率看,微博具有群对群的传播特性,比论坛、博客更加容易聚集人气、聚焦热点,舆论规模更大。在许多热点炒作中,微博进一步加速了舆论传播速度,扩大了舆论影响,催生了负面情绪,甚至形成社会动员。微博炒作还产生了模仿效应。微博炒作形成的舆论压力和动员效应,使其负面作用日益明显。
微博拥有强大的人际交往功能,更容易催生意见领袖。有的意见领袖故意制造讽刺性段子或深度评论,通过发表过激或诱导性言论,激化网民情绪,成为负面热点的推手。微博意见领袖批判社会现实、引发舆论震荡、引领社会行动,使舆论引导的效力大打折扣。
别有用心的人,也把微博问政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战场。从策划活动方式看,微博动员成为策划组织非法活动的新手段。微博作为新的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使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更加直接、更加激烈。
第三种力量介入的政治风险
在网络传播无国界的情况下,还有第三种力量会影响到微博问政,即掌握问政平台的微博服务提供商及其控制国。美国的推特网站是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如果我们回顾推特的发家史,就会发现推特的每一次引起世人瞩目,几乎都与美国以外的他国政治事件相联系,甚至直接介入和干预他国内政。
实际上,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早就把微博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的重要方式。有些别有用心的针对我国大量发布微博不良言论的境外网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对一些人在微博上对我国散布的敌对言论,我们要针锋相对进行驳斥和斗争。
对微博问政力量和风险的思考
微博问政的现实力量和诸多风险,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微博问政,更好地思考如何开展好微博问政。从国内外有关教训和经验看,必须把微博问政作为当前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重大问题。
首先,微博问政带来的正负效应,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趋势,深刻认识其内在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全面评估可能带来的各项风险,提高各级官员运用微博问政的能力。
其次,微博问政带来的网络话语权转换,迫切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内容管理工作,改进舆论引导和管理工作模式,构建全新的导控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
再次,微博问政的落地化、行动化,迫切需要我们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好网络虚拟组织和网络意见领袖,更好地发挥其积极面。
最后,微博问政带来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探索防范颠覆渗透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中宣部舆情信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