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的不是应用,而是平台。”
这是我在圈子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似乎没有“平台”的雄心就无法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立足。于是我们看到,所有热门App都打出了平台的大旗,比如微信,5.0版本一上线,又有一堆专家开始大肆吹捧。
腾讯正在把“开放平台”的重心转移到移动端,除了风头正劲的微信,还声称手机QQ、浏览器、手机管家这些日活超千万的大流量平台都会在未来向开发者开放;UC浏览器也推出了“UC+”平台,集成网页应用、插件平台、书签平台等功能,用插件的方式实现了微博分享、网页翻译、语音控制、支持快播等功能。
种种迹象表明,以微信、浏览器、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超级App”平台野心逐渐显现,而墨迹天气和唱吧这样的垂直应用虽然还不敢直接挂上平台的名头,但实际上也在做平台的布局,墨迹在用时景天气做社交、图片分享,目标是Pinterest,而唱吧也推出K歌开放平台,供公司或者广告主组织唱歌比赛。
据此,有人说,今天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争夺正在已经不限于产品层面,进入平台竞争阶段。平台的概念被追捧其实不奇怪,一方面,平台更有想象力,以前做PC站的时候,大家就热衷于在标题栏里写上“**网——中国最大/最好的****平台”,另一方面,相比具体应用,平台的商业模式更容易理解,平台意味着用户和流量——如果我们定位是平台,那未来的目标就是腾讯、360。
一站式用户平台,是腾讯的希望,但是这个在PC上都没有完成的任务,在手机上更是“Mission Impossible”。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平台比PC时代更难,核心原因是碎片化,对用户来说,同样是在线,使用PC和使用手机的状态完全不同,同样的软件,在使用深度和依赖程度上,手机都比PC要浅得多。
拿微信和QQ来比较。虽然微信崛起很快,但它毕竟只是短信和通话的替代品,后两者是手机天然具备的功能。换句话说,微信在手机上的地位还远不如QQ之于PC,毕竟很多关系,离了QQ你就彻底找不到了,而微信的社交更多是从线下到线上的关系转移,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是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的,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微信,你也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无障碍地找到这个人,苹果的iMessage实际上已经打通了网络消息和与运营商短信。
在手机与PC上,在浏览器的使用也有很大的不同。PC上,浏览器是上网的唯一入口,用户要通过浏览器实现大部分的网络需求,而PC的屏幕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要被动浏览大量信息,浏览器有很强的“余光”经济效应。但在手机上,用户对浏览器的使用目的性很强,比如搜索、比如新闻,同时手机屏幕很小,两项结合导致浏览器的空间被急剧缩减。
所以,与同类型PC产品相比,微信和浏览器在手机上的控制力不是有所加强,而是在大幅减弱。
实际上,工具类应用盲目的平台化是非常危险的,你首先还是要符合用户的某种核心诉求,可以是交流,可以是娱乐,在满足核心用户的诉求之后,把相应功能做到极致。
今年搜狗输入法推出的智慧版2.0,其中主打功能“心有灵犀”,只需要输入电影名,输入法就自动弹出电影片源,即时播放。这个功能看似好,但真的是使用搜狗输入法的用户需要的吗?但输入框比以前大,快捷键也比以前多,严重影响了打字的速度。再如墨迹天气,因为功能越来越多,iPhone版界面已显得非常拥挤,稍大意就可能会点错。
随着微信、浏览器、地图等等热门应用的越来越臃肿,稍低端点儿手机就有点吃不消了,但是别忘了大量的用户都在使用低端手机,即便是在Android领域,2010年底发布的Android 2.3版本在全球都还稳居市场第一,直到今天仍有34.1%占比,在中国这一比例只会更高。
今天,从硬件到软件,“简约至上”已经是大势所趋。便携式摄像机Flip在美国创造了年销量上百万台的佳绩(要知道当时全美的摄像机整体销量只有600万台),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尽可能简单”,它分辨率不高,不支持物理变焦,只有9个键,没有任何配件,但却精准地满足了家庭用户即兴拍摄,随时共享到Youtube的需求。
而在软件领域,App形态确立后,手机本身就成为了最基础的用户入口,用户也默认其他服务以App的方式存在,这时,无论是微信还是浏览器,想靠单一应用打造垄断性的用户入口是与大势相违背。微信5.0更新后,所有业内人士都在讨论扫一扫和游戏中心,畅想“改变世界的前景”,但实际上对真正核心的普通用户而言,微信就是个通讯工具,其他埋藏在二三级菜单中的功能,新鲜感过后真的能有多大意义?
毕竟对于已经形成的用户习惯,我们只能顺势而为。